《资治通鉴》是我国部编年体通史。为宋代名臣司马光主编,与刘攽、刘恕、范祖禹等当时治史名家,历时19年,将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1362年的大事,按年记载,一气衔接,使自汉末以来的学者所编纂的各朝断代编年之书,一变而为联结古今的大编年史,是中国史学界的一大创作,与《史记》并称为古今史学大著,为学史者之著作。 司马光主持编纂之《资治通鉴》,其意在于“治道”,故对史事裁选,极为明确:凡有关国家兴衰、生民休戚的重要事件,以及才德并高、行为世范、与国休戚的人物,都叙述详明,以作为当时和后世的借鉴。而于骚客吟咏、隐士高蹈等无关政治民生的人物言行,均不予记载,故像屈原、陶渊明、李白这等隐士高才,均不见采。 司马光所处时代,距今已900余年,当时文言与当下所用的白话文已相去甚远,故现代人读之,多有因感到
本书从分析《黄帝内经》中养生理论之精髓入手,综合了大量操作性极强的中医养生实用方法,帮助读者切实掌握补足阳气的方法、不同体质的养生法、十二时辰养生法、四季养生法、情志养生法、饮食养生法、体质养生法等。读懂老祖宗留给我们关于养生的启示,并将之运用到现代日常养生中去,从而实现健康和长寿的目标。
《旧日笺:民国文人书信考》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的书信内容考证。作者选了诸如徐志摩、叶圣陶、丁玲、梁实秋、林语堂、茅盾、郭沫若等等文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共三十四篇,选择的角度是在以往的出版物中没有出现过的,或者是被编入文集但是对书信的内容、时间、人物解释有误的,作者对做了重新的考证,并且写信当时的时代背景做了介绍,读来非常有意思。
全书分为四章,章是《周易》源流。简介《周易》的性质、缘起等。第二章是《周易》天地心——易学基础。常识性的知识虽然一点就破,但不讲就会成为障碍。第三章是全书的主体,分别讲解六十四卦。其基本体例是:各卦段说明卦画,并依《序卦》《杂卦》为据解释卦名,正名知本。第二段解释卦辞,彖传、大象。先对原经、原传作简单译述,紧附于原文之后。第四章讲解《易传》。因为《彖传》、《象传》、《说卦传》、《序卦》、《杂卦》、《文言》已在各卦中分散讲过,所以主要是讲《系辞传》。
本书是已经出版的《论语通解(一)》一书的姊妹篇,续集,内容包括作者第十四讲至二十四将的内容。本书作者以亲和力的语言和轻松的讲座方式呈现给读者。作者通过自己对《论语》经典著作的深刻地理解和切身地体悟,结合当前读者工作生活中的困惑,进行了通俗地讲解和阐释。
本书是清代学者孔广森四部经学著作的合集,包括《经学卮言》六卷、《礼学卮言》六卷、《诗声类》十二卷、《诗声分例》一卷。其中,《经学卮言》是孔氏研读《周易》、《尚书》、《诗经》、《尔雅》、《论语》、《孟子》、《左传》等经籍的学术札记;《礼学卮言》是孔氏研读《周礼》、《仪礼》、《礼记》的学术札记;《诗声类》、《诗声分例》是孔氏厘定《毛诗》音韵方面的学术札记。此次整理,所用底本为《顨轩孔氏所著书》本,校本有《皇清经解》本、《指海丛书》本等。
本书是华东师大已故教授史存直先生(1904-1994)的遗著,是作者晚年对汉语文言语法的思考和总结。全书共十五章:一,绪论;二,句法概说;三,词法概说;四,主语、谓语;五,宾语、补语;六,定语、状语;七,名词及其附类;八,表词和表词结构;九,副词;十,数量词;十一,代词;十二,介系词;十三,助词、感叹词;十四,复句;十五,省略。作者建立的文言语法体系严密,阐述简明扼要;对传统的和通行的各种语法理论,明确表示反对什么,主张什么,并辅以大量文言例句,使初学者可以很容易地掌握文言特有的语法规律,对古汉语语法研究者也有独特的参考价值。
《先秦诗经学》是在作者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扩充而来的,涵盖了《诗经》的成书过程、孔子删《诗》说检讨、《诗》六义、春秋时期《诗》学思想的形成、春秋时期《诗》学思想的成熟、战国《诗》学理论的发展等七部分内容。
《史记会注考证》,日本汉学家泷川资言(1865~1946)编撰,1934年刊行于世。《史记会注考证》是继三家注之后,对《史记》研究成果最重要的总结和梳理,集《史记》问世以来,两千年来注家、学者研究之大成。 泷川资言收集了明、清两代金陵书局本与在日本流传的宋以前的《史记》版本,又据日本学者的校勘成果,进行全面校刊。在此基础上,搜罗中日一百二十余种典籍,将历代注释整理后加上自身的研究成果,以“考证”的形式,与经订补后的三家注,合刻于《史记》正文之下,成就此书。 《史记会注考证》在《史记》版本校勘、究明司马迁所据资料、《史记》三家注的订补、历代注释集成等方面皆有重要成就。这使其一经问世便好评如潮,时至今日,在其问世七十余年后,仍无人能出其右,依旧是《史记》研究者的之书。
《钱塘遗事》十卷,南宋遗民刘一清撰。该书虽以钱塘为名,实纪南宋一代之事,尤详于宋理宗、度宗和宋恭帝数朝之事。其内容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一、南宋败亡之历史教训;二、南宋之典章制度;三、大臣进退与政坛秘闻;四、宋蒙征战与南宋之亡;五、临安风土人情与士大夫诗词之作。 《钱塘遗事》是一部很有史料价值的笔记作品,元人编纂《宋季三朝政要》于宋末史实抄此书者颇夥,《南村辍耕录》、《说郛》、《西湖游览志》等亦多加选录。四库馆臣亦云:该书“于宋末军国大政以及贤奸进退条分缕析,多有正史所不及者。盖革代之际,目击偾败,较传闻者为悉。”这个评价是比较公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