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训诂学原理”、“训诂的方法与原则”和“训诂学的应用”为纲来建构全书的结构体系,深入阐释了训诂学的对象、内容、任务和性质;梳理了随文释义的注释、通释语义的训诂专著和文献训诂札记等三大训诂体式的源流,并重点评介了其中的部分训诂要籍;介绍了训诂的方式和术语;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了训诂方法的原理和训诂原则,从不同角度阐明了训诂学在当代的应用价值。本书的主要特色是: 一、基本理论的继承与创新。诸如在训诂学的对象、内容、任务和性质以及训诂学的界说等方面,本书在吸收前贤时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二、内容的继承与革新。在“训诂学的内容”方面,以往的训诂学著作大多于“解释语言”,而本书新增了阐释义理、汉语词语形音义相结合的规律、古汉语词义之间的关系、词义的发展演变规律等内容
《长城抗战:谁守卫中华国土 抗战中华民族百年复兴史记忆》采用纪事本末体,以人类战争文明史与鸦片战争后至抗日战争百年中华民族复兴史、抗战史为双重视角,记叙西方列强侵略和掠夺中国经济及各种资源,一步步不断殖民、分裂和瓜分中国,以致日本军国主义全面侵华引发中日两国历大的军事战争抗日战争,重点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战区所发生的极其重要的历史事件“长城抗战”、“卢沟桥事变”、“百团大战”的深远历史背景、不同历史起因、前后历史事态演变及其结果,以及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大影响所在。以“大历史”全景观,开创中华民族复兴史记忆解读新范式。
《中国与世博(历史记录1851-1940)》共分3章,分别从世博会的百年历程、中国与世博会的关系以及相关原始史料的辑录3个方面,以历史的眼光反映了早期中国参展世博会的进程。
由清昆山人王钨编辑,成书于乾隆四十六年(178l)的这部全日韵辑要》(又名《中州音韵辑要》,是明清时期的一部重要曲韵书,它比沈乘鏖的《韵学骊珠》早编成十一年。王钨编辑此书的原因大致与沈乘摩编辑《韵学骊珠》有相同之处,即都有感于当时曲韵南北分宗,而没有一部统合南北于一身的曲韵书。此外,各韵书在详略、繁筒、分目等方面也各有长短优劣,不尽完善,因此他们都希望能编出一部适用于南北,更而实用的曲韵书来。
《教坊记(外7种)》收录《教坊记》、《隋唐嘉话》、《唐国史补》、《刘宾客嘉话录》、《尚书故实》、《北里志》、《幽闲鼓吹》、《中朝故事》共八种。
《任中敏文集:优语集》为《任中敏文集》之一种,乃任中敏先生早年词学研究文章的汇集,共收《研究词集之方法》、《校补阳春白雪提要弁言校例》、《增订词律之意见》等文6篇及附录王小盾《任中敏先生的全宋词批注》一篇。原文均散见于民国各期刊杂志,现搜集整理为一册。
《论语诠释》以对《论语》的今注今译为体例。在每一节原文后加入“注释”“诠释”“解析”三部分。其中“注释”是对文中个别字词的解释;“诠释”是对原文的今读“翻译”,还原了原文语境,并结合当今社会生活加入作者自己的发挥;“解析”或是对该节的补充,或是对原文意涵的进一步深化。
《刘雪湖梅谱(外一种)/古刻新韵》以古代经典刻本为底本,予以影印出版。旨在反映中国古代的版画艺术水平和在相关领域取得的成就。全书图文并茂,既具可读性,又具可观性,对了解版画史、艺术史具有重要价值。《刘雪湖梅谱》,内含明代画家刘世儒(号雪湖)梅花谱版画26幅:一枝春信、数点天心、珠胎乍裂、斗柄初开、鳌头独占等,书前有“雪湖小像”一幅。
本书是老学的研究成果,对于老子其人、其书都在考证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上篇“老子辨析”在政治哲学视野下重新解析老子的道论产生的思维范式,包括比类式思维、批判式思维、体证式思维等。下篇“老子通释”根据近年出土文本解读《老子》全书,既有关键字句的分析,又有整体思想现代价值的考量。
《甲骨文字典》是一部简明的甲骨文专用工具书。2009年作为重点图书列入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计划。 为了把这部字典编好,出版社专门成立了项目组,负责与作者沟通,与各类相关的辞书核对,体例统一等。增加了汉语拼音索引,为此作了反复的修订,开了远古文字拼音索引和排序编典的先河,从而使这部字典的面貌得到很大的改观。 这部字典完成以后,项目组又对全部索引与正文进行了逐一核查,为把好质量关提供了保障。 经过项目组与作者的共同努力,这本《甲骨文字典》终于与读者见面了。尽管我们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做了很多工作,但仍不免有疏漏,敬请广大读者指正。
杨树达是民国时期小学领域的学者之一。他的《词诠》是我国文字研究方面解释虚词的代表性著作。作者的初衷是要读者明白词无定义,虚实随其所用,不可执著。本书原与作者所著《高等国文法》相辅而行,前者释词,后者释文法,读者兼读两书后,庶几可会通我国古文法,于读书得事半功倍之效。
杨树达是民国时期小学领域的学者之一。他的《词诠》是我国文字研究方面解释虚词的代表性著作。作者的初衷是要读者明白词无定义,虚实随其所用,不可执著。本书原与作者所著《高等国文法》相辅而行,前者释词,后者释文法,读者兼读两书后,庶几可会通我国古文法,于读书得事半功倍之效。
《南村草堂文钞》为其中一册,题材十分广泛,除了写遗民、忠烈、耆旧等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传记之外,其于古今治乱、赈荒、团练、河渠、洋事、艺文、教育、史评、考证……莫不皆备。亦有不少行状、墓志、碑铭,则无一不剪裁精致,文采焕然,以简洁的文字叙事实之本末,更能见人物之秉性与精神。 《湖湘文库》不仅是一部汇集湖湘历代诗人文献的巨著,更是“文献所系,以诗存人,亦以人存诗”,实际是以诗存史。为湖湘文献,系前人著述。是系统地、大规模地整理出版湖湘文献典籍,弘扬传统文化。阅读此书,湖湘文化的源流汩汩滔滔扑面而来,从上古自民国,湖湘的英才、文明历史、民俗风物一一在眼前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