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志林》,宋代苏轼著。 《东坡志林》所载为作者自元丰至元符年间二十年中之杂说史论,内容广泛,无所不谈。其文则长短不拘,或千言或数语,而以短小为多。皆信笔写来,挥洒自如,体现了作者行云流水涉笔成趣的文学风格。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内涵古代丰富的文物典章制度、礼节仪式、行为规范及相关义理。其中,《礼运》展示了儒家大同、小康的社会理想,《大学》揭示了为学的内容和顺序,《中庸》成为宋儒构筑理学体系的经典依据。本书除力图准确表达原文外,对一些名物制度,详细疏解,字斟句酌,平实有据。难字又加直译,很好浅显易读,是学习儒家文化的入门书。
《龙文鞭影》是以介绍人物掌故和历史知识为主的韵语书,自清代中叶以后广泛流行。内容主要来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同时又从诸子、古人诗文集和古代寓言、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列仙传》、《世说新语》、《酉阳杂俎》、《辍耕录》、《鹤林玉露》等书中广泛吸取资料,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德行、儒林、文艺、方术、怪异等诸多方面,全书共收集典故两千余则,可称之为典故大全。《龙文鞭影》正文和注释文字简明扼要,正文都用四言,成一短句,上下两句对偶,各讲一个典故。
《其人如天》读史记,直接触及历史人物的魂魄,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作者如同司马迁及其笔下人物的知心人,经他勾勒,刘邦、项羽、张良、韩信、萧何等一代豪杰便仿佛有血有肉活脱脱地来到今天;作者从他们身上发现的生命气象又着实给人新鲜感,仿佛我们今天才识得他们的真容。刘邦表面上无赖轻慢,内里的伸缩自如却是王者风范;项羽外表上盖世无双,负才任气却是他英雄气短的原因;张良的从容有余令人遥想不尽,相较之下,韩信的自矜倨傲就显得格外刺眼…… 当我们触摸到这群古“汉”人敞亮饱满的魂魄,再看历史会感到格外真切,我们自己也能从中找回中国人该有的生命气象。 “今天读到仁明写的这本书,真的有一种魂兮归来话史记的感觉。……仁明要告诉我们的是,原来汉人的真容就在《史记》里。”——诗人 杨键
《仪礼》是儒家礼学最早也是最重要的著作。然而,它素称难读,研究与阅读者望而生畏。鉴于此,《仪礼译注》将它译成易读的现代汉语,并加以注释。全书破疑释难,译文清通,不仅于经学,且于文化史之了解研究,大有助益。
本书讨论的是苏格拉底(socrates)及其操学的基本要点,涉及历史和哲学两个方面。变苏格拉底的哲学而言,我主要讨论苏格拉底方法,以及这种方法(及其结果)对自我认识、道德和人类幸福的重要性。不过,在历史性多于哲学性的章,读者还将了解到一些政法因素,这些常被忽视的政治因素可以对苏格拉底的受审起到了定的作用。另外,作者还探讨了“苏格拉底问题”即在阿里斯托苏(Arishtophanes)、柏拉图(Pla-to)和色诺苏(Xenophon)互相矛盾的见证基础上如何确定谁是历史上真正的苏格拉底。这三位古典作家的描述,我们都将加以读者讨论,而且给出支持柏拉图见证的最为准确的一些理由。 第二章的主题是苏格拉底的受审及其申辩,在受审时,苏格拉底说出两种对他的指腔,早先在非正式指控和稍后的正式指控,在讨论荔枝和拉底的申辩和反驳时,我们还会
《先秦文系年注析丛书:今文尚书文系年注析》采用编年体例,全面考察今文《尚书》中所存各类作者的各类文体的散文作品,力求辑录的穷尽性和使用的针对性,以达到学术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统一。《先秦文系年注析丛书:今文尚书文系年注析》分为导言、正文、附录三部分。正文编撰体例为:1.纪年:2.纪人:3.纪事:4.录文:5.注释:6.简析。具体编撰原则有三:1.辑录全面:2.注释精慎:3.简析扼要。附录包括《纪年表》、《作者篇名分类表》、《主要参考文献书目》。
《温公家范》以儒家经典论证治国之本在于齐家的道理,广泛选取历代人物史事作为“轨范”、“仪型”,具体阐述各项道德准则和治家的方法,既采用儒家经典的所述道德准则与相关事迹,又辅以司马光本人的论述,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家庭伦理关系、治家方法、子弟的身心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 思想都对现代人经营家庭有借鉴作用。
本书是童书业(1908-1968)晚年之作,“为总结本人六十岁以前全部之先秦史考证性研究”,包括《春秋左传考证》和《春秋左传札记》,以《左传》为核心,结合有关典籍及铭文,从考证史料入手,运用唯物史观,探讨春秋史、西周史和上古历史,被顾颉刚誉为“二十世纪的一部名著”。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内涵古代丰富的文物典章制度、礼节仪式、行为规范及相关义理。其中,《礼运》展示了儒家大同、小康的社会理想,《大学》揭示了为学的内容和顺序,《中庸》成为宋儒构筑理学体系的经典依据。本书除力图准确表达原文外,对一些名物制度,详细疏解,字斟句酌,平实有据。难字又加直译,很好浅显易读,是学习儒家文化的入门书。
《中西学术文丛:尚书集释》是著名学者屈万里先生代表作之一。作者在其早年《尚书释义》基础上进行了大量增补,更采用了大量民国以来的学术成果,尤其是考古学、文字学等成果,比传统的注疏家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作者集释《尚书》文句,博采广涉,不泥于一家一派,亦不拘于陈见,更有自己的裁断。有些论点,至今还被经常引用。通过经作者梳理后的字句注释,读者可以大致通读号称“佶屈聱牙”的《尚书》。
《东坡志林》是苏轼自元丰至元符二十年间的杂说史论。《东坡志林》内容广泛,无所不谈,不但记载了许多的朝野大事,也融入了许多荒诞不经的传说。其文长短不拘,或千言或数语,而以短小为多,皆信笔写来,挥洒自如,体现了作者行云流水、涉笔成趣的文学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开启了后世小品文的风格。
《史记》是西汉时期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迂所著,记载了上起轩辕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它规模宏大、体制完备,涉及了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甚至医学占卜等方面,几乎囊括了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活动的内容,堪称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它既是对先秦文化的重要总结,也是后人了解西汉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手资料,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读中国历史,不能不读《史记》。 《史记(彩色图解版·白金版)》通过创新的形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向读者呈现这部中华历史巨著,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书中增设了导读、注释、译文、名句精解、文史知识等辅助性栏目,并对难解字词进行了注音,为读者扫除阅读障碍,深入体昧作品的内涵。同时,编者
《新编说文解字字典》既解释了每个汉字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读音、词性以及书写应注意的问题等。又结合汉字的形成解释了汉字的造字意图和造字方法以及本意或较早的含义。在说明这些问题时,编者引用了《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新附》、《甲骨文字集释》以及近代文字学家的著作等一百余种字书、工具书。
《后汉书》为纪传体断代史书,所载起于光武帝刘秀起兵推翻王莽,中兴汉室,终至刘协禅位于曹丕,曹魏代汉而立,记载了东汉近二百年的历史。它上承《汉书》,下接《三国志》,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为国学经典名著之一,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享“前四史”之美誉。 体例上,《后汉书》吸收了诸史体例之长,以纪传体形式“网罗一代,事义周悉”撰写东汉历史,兼采“以类相从”的著史方法,人物传记不囿于时空限制,将当时社会上品行相似的人物归于同一列传,含有综述的性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后汉书》开创了《党锢列传》《宦者列传》《文苑列传》《独行列传》《方术列传》《逸民列传》《列女列传》七种人物类传,不仅以更开阔的视角描绘出东汉一代的社会风貌,而且也反映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批判精神。 就史
本书是本有较高水平的研究古籍虚词的书:一、所收单字,除同音相通者外,有476字,较之王引之《经传释词》的160字,几乎有近3倍之多。二、所收的例句,除先秦两汉古书以外,下及唐诗宋词,范围广泛。三、所收复音词不少,甚至“等头”、“等闲”、“者边”等唐宋人常语也收了进去,约略计算有1140条。刘淇不收元曲,说“他日别为一编”。本书曾经几次木刻,但已难见到,早年开明书店印有章锡琛的校注本,他一方面校订脱误,一方面汇释各家注释解说,分别列于有关词句之后,排印出版,且附以索引,检阅方便。
《徐仁甫著作集:乾惕居论学文集》主要内容包括:跋唐写本隶古定尚书释文残卷、对雨楼本《荀子考异》跋、章太炎《中学国文书目》跋、刻龚向农先生《孝经郑氏注附叔录》跋、书郭沬若《子禾子釜考释》及杨遇夫《子禾子釜再跋》后、书瑞典马悦然博士关于《公羊传》“与”字的研究后、巴黎国家图书馆所藏五代刊本切韵残卷跋等。
《山海经》共计18卷,其中“山经”5卷,“海经”8卷,“大荒经”4卷,“海内经”1卷。该书记载了大量关于地理山川、古动植物、风土民俗、神话传说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先民丰富奇特的想象力,非常值得一读。此次推出的《山海经详注》,结合郭璞、吴任臣、郝懿行、袁珂等多家注释,对《山海经》一书中的疑难字词,尤其山川地理、古动植物、神仙怪异等加以详细注释,内容深入浅出。为了便于读者更加直观理解文字所述的内容,特将清人汪紱于《山海经存》中手绘的430余幅图片移植于相应位置。
《论语通释》是一本谈论修身治国道理的书。“修身”就是培养高尚的品德,它是正确地为人处世、妥善地治理国家的前提。不可否认,《论语》中的某些思想已经不适合于当代社会,但里面还有很多精华值得我们继承。我们在用现代先进思想武装自己头脑的同时,再用《论语》中的精华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就会变得品德更高尚。 阅读《论语》,贵在有自己的心得。从古到今,注释和解说《论语》的著作出现了很多种。无论我们阅读哪一种,都要记住:修身治国读《论语》,自己的心得最重要。而读《论语》要有自己的心得,就必须读懂原文。而要读懂原文,就必须对原文中的每个字词、每一句话都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在这一方面,《论语通释》或许可以作为您的选择之一。 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让我们在实现修身治国的理想中,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