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年 649年)于贞观初年令谏官魏征及虞世南等,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 采摭群书,剪截淫放 ,于贞观五年(631年)编辑成书,计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言,取名为《群书治要》。这个 治 是政治,是治国*重要的理论与方法的指导,荟集了千百年古圣先贤治国的智慧、方法、效果及经验! 如此珍贵的一部典籍,然因当时中国雕版印刷尚未发达,此书至宋初已失传,《宋史》亦不见记载。此书经由日本遣唐使带到日本,从此被日本历代天皇及皇子、大臣奉为圭臬,成为学习研讨中华文化的一部重要经典。 20世纪90年代,我国原驻日本大使符浩先生通过日本皇室成员获得一
《苏州老街志(精)》由柯继承等编纂,为苏州市专志系列之一,采用条目体。以城区、市区、市(县)分类。苏州城区,首记主干道人民路、干将路,次以乐桥为中心,分为城内东南部、城内西南部、城内东北部、城内西北部四块面,再联阊门外石路、留园地块、山塘街地块共七个块面。记载时先作块面下无题序,然后先主干道,带主干道两侧街巷里弄。除阊门外,其他各城门外老街,附列在相邻的块面。每个块面内,以街巷名称为条目,按照自东而西、自南而北顺序逐一排列。后接苏州高新区(虎丘区)、苏州工业园区、吴中区、相城区、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市的乡镇老街。
昔余宰渭南六年,尝裒其公牍批判付诸剞劂,已数干部流布人间矣。光绪己亥春,开缺,以道府用。辛丑夏,遂擢秦臬,秋摄秦藩事。其自治文牍,一如为令长时。每一批词挂发,吏民传写殆遍。癸卯以后,秦中官报即以吾公牍为资料。积久手橐,多至盈尺。戊申秋,莅江藩任时,新政繁兴,公私困匮,事冗于秦者数倍,然亦时有批苔,为人传诵。吾乡李茹真大令劝付排印,以供众览。乃发陈臬以后之公牍,自辛丑迄庚戌,凡十年,厘为二十卷,名曰《樊山政书》。属夏午贻编修校雠删订,而付李君督匠排印。曩张文襄师最爱鄙文。每秦报至鄂,欣然披览。时对僚属诵之,且曰“云门下笔有神,每言出若口,必与人异”,已而曰“藩司官不为小,而好作谐语是其一病”,感念斯言,为之泣下。今汰其甚游戏者,而仍间存谐语,聊志吾过,且实师言也。宣统二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