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的竞起争鸣,开创了我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需在儒、道、墨、法等几大家学派中,庄子是道家的集大成者。在哲学上,庄子对后世读书人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直接激发了魏晋玄学禅宗的思辩;而在文学上,庄子独特的文风又是启发后代浪漫主义创作的思想源泉。但由于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并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像丰富,同时也给后人阅读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故而历代注本极多,良莠不齐。本书结合各家之长,对《庄子》作全文收录。本书根据内容,配有597幅图片,其中既有古代木刻版画及汉画像石、历代古人的字画、先秦时期的文博照片、古书版本书影等,又有当代画家特地为《庄子》创作的国画182幅。图文相随,互相 诠释。珠联璧合。
《中国儒学》是一套百科全书式的著述,它着眼于对儒学这一中国历史上影响的思想流派作较全面、系统的介绍。本书是卷,主要介绍中国儒学自春秋末诞生以来至现代两千多年的发展史略。全书共分十三部分,基本按历史发展顺序叙述,举凡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历程或嬗变,诸如孔子与早期儒学、儒学的繁荣与没落、官学化与世俗化、玄学的兴起、儒释道的冲突与调和、理学与心学的深化、现代新儒学等等,皆作了客观如实的介绍。全书内容丰富,脉络清楚,整个中国儒学发展演变轨迹在书中得到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反映。展演变轨迹在书中都得到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反映。
《庄子》应该于先秦时期就已成书,我们所看到的三十三篇本《庄子》,是经西晋郭象删订并流传下来的。汉代《庄子》有五十二篇十馀万字,这种五十二篇本到魏晋时期仍然可以见到。魏晋时玄风盛行,庄学渐起,为《庄子》作注者多达数十家,但这些注《庄子》者往往根据自身对庄子的理解和个人喜好,对《庄子》一书的篇目做了的删改,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庄子》版本。郭象以前,主要的《庄子》版本有崔譔本、向秀本、司马彪本。其中崔谟、向秀本为二十七篇(向秀本一作二十六篇,一作二十八篇),司马彪本五十二篇。现在人们所看到的郭象三十三篇本,是郭象在五十二篇本的基础上吸收各家尤其是向秀庄子学成果之后删订的,是郭象对司马彪五十二篇本“以意去取”,并删去其中“十分有三”之后的结果。经过郭象删订的《庄子》,无论从篇章还是
《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详细记述了领先于当时世界的我国各种工农业生产措施和科学创见,全面反映了明末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技术发展水平,而且也体现了作者的农本思想。一直为后人所喜爱,也受到外科学技术史研究者的重视,先后有日、英、德、法、俄等译本。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称宋应星为“中国的阿格瑞柯拉”、“技术的百科全书家”。本书以涉园重刻本为底本进行整理,参校其他各本,《目录》仍沿用涉园重刻本目录,并作了一些简注,方便阅读。宋应星编著的《开工开物》是世界上部有关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百科全书,书中详细论述了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全书配有一百多幅插图,画面生动,立体感强,是研究我国古代科技史极其重要的图样资料。《天工开物》是宋应星主要代表作
本草纲目、序例上、历代诸家本草、引据古今医家书目、采集诸家本草药品总数、《神农本经》名例、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序例下、主治、水部、火部、土部、金石部、石部等。
唐贞观十七年,太宗召阎立本绘功臣长孙无忌、秦叔宝等二十四人于凌烟阁,亲为之赞,又命褚遂良题额,以表彰瞻仰于后世。刘源即取此二十四人绘成绣像,并附大士像三幅及关帝像三幅,共计三十图付刻。因书中所绘人物用笔严谨细密,刻手又为当时名手,刀法颇精,故而此书在当时即极有声誉,有人赞之云:“气象雄伟。衣装镶异,虽阎立本不过是也。”
钟繇(一五一二三0年》,字元常,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三国时期曹魏书法家、政治家。传世钟繇书迹以《荐季直表》最为、最为可信。此表点画古朴,布局疏朗自然,有古雅、幽深之美,为历代书家所重。 《荐季直表》有多种版本传世,良莠不一。今选择善本三种以原大原色影印出版,以供参考、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