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生活经典:溪山琴况》为明末清初古琴家徐上瀛所著。徐上瀛,号青山,娄东(今苏州太仓)人,曾两应武举。明亡后改名为,号石汎,隐居于苏州穹窿山。作为一介民间琴人,徐青山的生平已无法考证清晰,有关其生平的所有资料几乎都汇集于钱棻、陆符、夏溥、彭士圣等人为
《茶具图赞(外三种)》为我社“古刻新韵”系列丛书中的一种,该书包括四种:《茶具图赞》、《文房职方图赞》、《续文房职方图赞》及《燕几图》,生动反映了古代文人的闲雅生活。此次影印以明刻本《欣赏编》为底本影印。
本书为三国嵇康原著,苏轼手书,武国忠评注。是1095年,花甲之年的大书法家苏东坡在四月初八日为他的好友惠州冲虚观道士邓守安抄写了长达千余字的《养生论》。这是苏东坡小楷墨迹中极为罕见的精品力作。整部作品,充分体现了苏东坡楷书用墨丰腴、结字扁平、横轻竖重、妩媚天真的特点。
《二十四孝图绘本三种》是周殿富先生遴选清及现代著名画家三家绘本编著而成。分别是清代王素、任伯年和现代画家李霞的《二十四孝图》。三种版本,各有风格。王素本为此类作品中的麟角之作,画风古典精细,色彩丽而不艳;任伯年的作品,人物塑造与线条自有陈洪绶、任熊之遗响;李霞的作品则独具一格,笔墨行云流水酣畅淋漓,人物造型表情生动,既有传统中国画之画风,又集现代绘法技法于一炉。三位名家合集出版,既有欣赏价值,亦有收藏价值。
《三希堂法帖》全称《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凡三十二卷。帖中有王羲之《快雪时晴图帖》、王献之《中秋帖》及王珣《伯远帖》三件稀世墨宝外,还精选魏晋唐宋元明书家一百三十五人的三百四十件楷、行、草书真迹,名家题跋二百余条,共九万余字,印章一千六百余方,乾隆后又命汪由敦等人编出唐、宋、元三代褚遂良等十六人的楷、行、草书,名为《续刻三希堂法帖》,共四册。本书还特将清人陈焯奉敕编著的《三希堂法帖释文》一并影印附后,方便读者识别帖中字迹印钤全称《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凡三十二卷。帖中有王羲之《快雪时晴图帖》、王献之《中秋帖》及王珣《伯远帖》三件稀世墨宝外,还精选魏晋唐宋元明书家一百三十五人的三百四十件楷、行、草书真迹,名家题跋二百余条,共九万余字,印章一千六百余方,乾隆后又命汪由敦等人编出
印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包涵篆刻艺术、古文字学、金石学、书法、印谱以及印学史论等多个学科。 西冷印社创立于一九○四年,宗旨是『保存金石,研究印学』,迄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其社员,先后有一百余人,分布于各地,以及海外日、韩、东南亚,远及欧美等国家。他们大多是篆刻名家与印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或收藏鉴赏家,终身或业余从事篆刻创作印学研究、印学艺术品鉴赏收藏,孜孜不倦,成果斐然.在爱社如家的精神影响与传承下,他们在离世之前,或留遗嘱,将自己所创作之佳品捐于印社,或将藏品无偿捐赠印社保存,传承后学,以光大印学的普及与研究,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发展篆刻艺术,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为了更好地弘扬『保存金石,研究印学』的宗旨,光大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团结奋进、深研印学、普及提高、爱社如
《二十四孝图绘本三种》是周殿富先生遴选清及现代著名画家三家绘本编著而成。分别是清代王素、任伯年和现代画家李霞的《二十四孝图》。三种版本,各有风格。王素本为此类作品中的麟角之作,画风古典精细,色彩丽而不艳;任伯年的作品,人物塑造与线条自有陈洪绶、任熊之遗响;李霞的作品则独具一格,笔墨行云流水酣畅淋漓,人物造型表情生动,既有传统中国画之画风,又集现代绘法技法于一炉。三位名家合集出版,既有欣赏价值,亦有收藏价值。
本书中草书的起源,或言汉初,或言季秦,且有谓始于屈子草藳者,而皆失之拘泥!若以草书这构造立说,则章草或今草茂密整齐之组织,尚不曾见于汉初;若以草书之意义立说,则宋张拭所谓“草书不必近代有之,必自笔札已来便有之,但写得不谨,便成草书”,最为笃论!则亦可云远昉靈均之前!故吾人当以今日所见之草书法帖,及竹木砖石等材料为依据,然已有千余年之历史矣。文字为载记思想之符号,愈更利,愈适用,试观数千年来书体之演进,益征此理。而初为趨急赴速应运而生之草书,至后世仅重笃其个体之发展,而玩疏其係统之组织,致翻不若楷书之普及社会,至号憾焉! 先生法书炳曜寰宇,青年学子,最喜规抚,而标准草书,发千余年不传之秘,为过去草书作一总结账,为将来文字开一新道路。
《三希堂法帖》全称《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凡三十二卷。帖中有王羲之《快雪时晴图帖》、王献之《中秋帖》及王珣《伯远帖》三件稀世墨宝外,还精选魏晋唐宋元明书家一百三十五人的三百四十件楷、行、草书真迹,名家题跋二百余条,共九万余字,印章一千六百余方,乾隆后又命汪由敦等人编出唐、宋、元三代褚遂良等十六人的楷、行、草书,名为《续刻三希堂法帖》,共四册。本书还特将清人陈焯奉敕编著的《三希堂法帖释文》一并影印附后,方便读者识别帖中字迹印钤全称《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凡三十二卷。帖中有王羲之《快雪时晴图帖》、王献之《中秋帖》及王珣《伯远帖》三件稀世墨宝外,还精选魏晋唐宋元明书家一百三十五人的三百四十件楷、行、草书真迹,名家题跋二百余条,共九万余字,印章一千六百余方,乾隆后又命汪由敦等人编出
《中国京剧流派剧目集成》囊括了京剧流派的代表性剧目,是建国以来收入流派最广、剧目最多、整理最详备的京剧剧本集。其中许多剧目是此前从未出版过的。整理者主要是流派传人、后人,票友、京剧研究家,以及学校教学骨干,阵容强大。剧目整理采用全本的记录方式,剧本曲文、唱腔伴奏、锣鼓经、身段表演、服装扮相等一应俱全。本集收录了余叔岩的代表性剧目,包括太平桥、洪羊洞、乌盆记、断臂说书,和汪笑侬的哭祖庙等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