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概》乃刘熙载论艺之作,全书包括《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及《经义概》等六部分,分别从起源、发展过程及具体做法等层面对各体文艺进行了探讨。约略言之,《艺概》一书有以下价值:一,在传统
《中华生活经典:溪山琴况》为明末清初古琴家徐上瀛所著。徐上瀛,号青山,娄东(今苏州太仓)人,曾两应武举。明亡后改名为,号石汎,隐居于苏州穹窿山。作为一介民间琴人,徐青山的生平已无法考证清晰,有关其生平的所有资料几乎都汇集于钱棻、陆符、夏溥、彭士圣等人为
《点石斋画报》为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创刊,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停刊,画报内容反映19世纪末社会热点。朝政大事,三教九流,各国风俗景物,近代科学知识无不列入其中。参与创作的画家除吴友如和王钊外,还有金蟾香、张志瀛、周慕桥等17人。绘画采用西方透视画法,构图严谨,线条流畅简洁。
《点石斋画报》为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创刊,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停刊,画报内容反映19世纪末社会热点。朝政大事,三教九流,各国风俗景物,近代科学知识无不列入其中。参与创作的画家除吴友如和王钊外,还有金蟾香、张志瀛、周慕桥等17人。绘画采用西方透视画法,构图严谨,线条流畅简洁。
《中国历代绘刻本名著新编:点石斋画报故事集(午集)·客从何来》为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创刊,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停刊,画报内容反映19世纪末社会热点。朝政大事,三教九流,各国风俗景物,近代科学知识无不列入其中。参与创作的画家除吴友如和王钊外,还有金蟾香、张志瀛、周慕桥等17人。绘画采用西方透视画法,构图严谨,线条流畅简洁。
《管领风骚300年:近300年学人翰墨(清初卷1)》介绍的是对于书法,我同样本着自己的书学立场,而不以所谓的“书法史”作为参照。而“学人书法”正是中国书法美学之正脉。书法至清代,金石碑学倡,自三代而直贯古今,可谓异象环生,群峰兀立。书法面目之多,格高趣新,岂今日张口晋唐、闭口宋元、夸夸其谈者所可定论也。
本书为清初康熙年间画师刘源所绘,御用刻师朱圭镌刻。图册描绘唐二十一位开国功勋长孙无忌、王孝恭、魏征、虞世南等,后增补三位,计二十四位。又加大士三尊、关公三尊,全书共三十图。本书线条朗润,画工刻技。原书人物附小传。本次影印增加《全唐书》二十四位人物列传,满足读者赏画时的阅读需求。
《二十四孝图绘本三种》是周殿富先生遴选清及现代著名画家三家绘本编著而成。分别是清代王素、任伯年和现代画家李霞的《二十四孝图》。三种版本,各有风格。王素本为此类作品中的麟角之作,画风古典精细,色彩丽而不艳;任伯年的作品,人物塑造与线条自有陈洪绶、任熊之遗响;李霞的作品则独具一格,笔墨行云流水酣畅淋漓,人物造型表情生动,既有传统中国画之画风,又集现代绘法技法于一炉。三位名家合集出版,既有欣赏价值,亦有收藏价值。
《三希堂法帖》全称《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凡三十二卷。帖中有王羲之《快雪时晴图帖》、王献之《中秋帖》及王珣《伯远帖》三件稀世墨宝外,还精选魏晋唐宋元明书家一百三十五人的三百四十件楷、行、草书真迹,名家题跋二百余条,共九万余字,印章一千六百余方,乾隆后又命汪由敦等人编出唐、宋、元三代褚遂良等十六人的楷、行、草书,名为《续刻三希堂法帖》,共四册。本书还特将清人陈焯奉敕编著的《三希堂法帖释文》一并影印附后,方便读者识别帖中字迹印钤全称《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凡三十二卷。帖中有王羲之《快雪时晴图帖》、王献之《中秋帖》及王珣《伯远帖》三件稀世墨宝外,还精选魏晋唐宋元明书家一百三十五人的三百四十件楷、行、草书真迹,名家题跋二百余条,共九万余字,印章一千六百余方,乾隆后又命汪由敦等人编出
《近三百年学人翰墨(清中卷1)》由许宏泉所著,你可以看到,戴东原、章实斋、王念孙、王引之、江声、程瑶田、桂未谷、孙星衍、梅曾亮、钱南园的严谨与厚重,也不乏袁子才、姚惜抱、厉樊榭、杭大宗、金冬心、赵瓯北的风雅和超然……书法至乾嘉,碑帖之争,旗鼓相当,书法之道亦充满鲜活,笔墨间流溢学人之严谨和文士之性情。
中国的绘画艺术由来已久,在两千年前的战国就有了在丝织品上绘画的艺术。后来又有了岩石画和陶瓷彩画。随着地域文化的引入,本土文化与域外文化的撞击、融合,在汉代和两晋时期形成了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绘画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取材文学作品。例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根据曹植的《洛神赋》创作而成。没有能够直视的景物与人物,而是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通过巧妙的构图,传神的笔墨,描绘出曹植在洛水之畔与洛水之神宓妃相会的情景。此外,此时的山水画、花鸟画也开始萌芽。张婷婷主编的《中国传世名画(彩图版共4册)》收集名画百幅,展现了各个时期的名家名作,带您品读久远的艺术,赏析中国的国画精粹。
《中国古代绘画精品集》精选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绘画名家及其名作,以馆藏书画珍品为源本,以册页的形式出版,呈现了较完善的中国古代绘画代表性流派和个人风格体系。《中国古代绘画精品集:任伯年花卉册页》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获取画卷信息,逼真再现了难得一见的原作风貌,读者能更准确欣赏到这些绘画的独有的用笔特征和微妙的墨色韵味;另外,设计上采用正面全图,背面局部放大的形式,以满足广大收藏和艺术爱好者欣赏、临摹的需求。
“艺术文献集成”搜集中国古代艺术方面的经典原著,以可靠的版本为底本,并予以重新校点整理,本书即是其中的一种。该书为明代高濂所著《尊生八笺》之一笺,共三卷,内容涉及文玩鉴赏、书画、文房、梵香、养花等方方面面,是了解明人生活情趣的不错的读物,其中提到的笔墨纸砚的选择、书画之真伪鉴别、各窑瓷器之品第等,今日读来有其价值。
《二十四孝图绘本三种》是周殿富先生遴选清及现代著名画家三家绘本编著而成。分别是清代王素、任伯年和现代画家李霞的《二十四孝图》。三种版本,各有风格。王素本为此类作品中的麟角之作,画风古典精细,色彩丽而不艳;任伯年的作品,人物塑造与线条自有陈洪绶、任熊之遗响;李霞的作品则独具一格,笔墨行云流水酣畅淋漓,人物造型表情生动,既有传统中国画之画风,又集现代绘法技法于一炉。三位名家合集出版,既有欣赏价值,亦有收藏价值。
《庚子销夏记》八卷,清孙承泽撰。一至三卷为作者所藏晋唐至明代的书画真迹,四至七卷为刻帖和石刻,共二百一十六件。第八卷为寓目记。内容以记述、评品、议论为主,大凡作者之生平、品性,作品之风格、得失、流传、真伪等皆所关注,其所论述或承前人之论,或发己之所见,皆娓娓道来。又间插考据,罗列证据,疏通线索,也多有知见。但此书仅为「销夏」之作,所以考证之中多有舛误,大约仅凭记忆,不及查阅资料所致。虽然有所疏失,但其真知灼见仍为后人所重。《四库提要》评论说:「其鉴裁精审,叙次雅洁,犹有米芾、黄长睿之遗风。视董逌之文笔晦涩者,实为胜之。其人可薄,其书未可薄也。」附录收入孙承泽传记、序跋、四库提要、何焯撰《庚子销夏记校文》及孙承泽《闲者轩帖考》。
《中国古代绘画精品集》精选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绘画名家及其名作,以馆藏书画珍品为源本,以册页的形式出版,呈现了较完善的中国古代绘画代表性流派和个人风格体系。李弘主编的、张复绘画的《潇湘八景册页》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获取画卷信息,逼真再现了难得一见的原作风貌,读者能更准确欣赏到这些绘画的独有的用笔特征和微妙的墨色韵味;另外,设计上采用正面全图,背面局部放大的形式,以满足广大收藏和艺术爱好者欣赏、临摹的需求。《潇湘八景册页》为丛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