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沈括所着的《梦溪笔谈》以笔记的体裁,记录、考订了当时和前代的典章制度、掌故轶事、文物考古、物产民俗等,成为后代文史研究的可靠依据,北宋一些重大科技发明和科技人物也赖本书记载而得以传世。《梦溪笔谈》成书后影响深远,不仅在国内受到重视,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十九世纪中期,日本用活字版排印了这部名着;二十世纪,法、德、英、美、意等国都有学者对此书进行了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
《考工记》是我国部手工技术汇编,闻名中外的科技名著。相传春秋战国时作,列为《周礼》“冬官”,为儒家经典的一部分。《考工记》译注。将古朴的原文译成白话,详加注释,将《考工记》中有关“百工之事”及官营、家庭手工业的“三十二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分列细述。附“考工记著作年代新考”等,供相关读者阅读参考。
《文房四谱》五卷,含《笔谱》二卷和《砚谱》《纸谱》《墨谱》各一卷,前有序文一。各谱体例大致相同,首先叙事,次讲制作,三是杂说,四为辞赋。叙事重在说明定义、沿革及产地;制作重在介绍制造技术;杂说讲述典故和轶闻;辞赋汇集历代有关“文房四宝”的诗词、文章。《蕉窗九录》是一部札记性著作,按纸录、墨录、笔录、研录、帖录、书录、琴录、香录的顺序编排。前有文彭序。
本书收录书画装潢著作四种。一、《装潢志》,周嘉胄撰。周嘉胄,字江左,明淮海人,钱谦益称其‘鉴古,工书’,另纂有《香乘》。是书专论书画之装潢,凡四十二则,每条各立标题,详述洗、揭、补、全等装潢之法,亦及天候、裱房、用糊、纸绢、轴品,所论‘装潢者,书画之司命也’‘古迹重装如病延医’‘优礼良工,宾主相参’可谓甘苦之言,为历来装潢家所重。此次出版,以学海类编本点校整理。二、《赏延素心录》,周二学撰。周二学,字幼闻,号药坡,又号晚菘,仁和人,诸生。通诗文,善书,尤精鉴别,所蓄书画甚富,书画之癖,以致‘学殖渐荒,家计日消’。生平详金甡墓表、《杭郡诗辑》、《两浙輶轩录》诸传。所撰《赏延素心录》,凡十则,可谓《装潢志》续篇,论揭洗、补缀、装裱、糊法、题跋印记及画闩、画案、画匣等,以为书画装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百科全书类的传世巨著。《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是由秦相吕不韦和汉淮南王刘安分别组织宾客所写的著作。全书思想杂采百家而庞然无统。但使今人感兴趣的是这两部书积累丰富的古代历史文化资料:大量的神话传说,旧史佚闻,前人遗语,古代的科学知识,以及早已湮灭的家派学说。这两部书的文章,述事简洁,说理晓畅;《淮南子》尤其写的词翰美富,色彩缤纷。《吕氏春秋》和《淮南子》早在汉时即有注本,今为普及而作白文本。本合订本的底本前者采用陈奇猷的《吕氏春秋校释》,于后者采用刘问典的《淮南鸿烈集解》。本书之标点、分段,《吕氏春秋》沿用陈氏本;《淮南子》则由杨坚先生参考前人圈点进行标点及分段。本书纳入岳麓书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系列。
《考工记》是我国部手工技术汇编,闻名中外的科技名著。相传春秋战国时作,列为《周礼》“冬官”,为儒家经典的一部分。《考工记》译注。将古朴的原文译成白话,详加注释,将《考工记》中有关“百工之事”及官营、家庭手工业的“三十二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分列细述。附“考工记著作年代新考”等,供相关读者阅读参考。
《快雨堂题跋》为王氏友人汪谷子承谊所编,所谓‘梦楼太守以能书名海内,心农中书以收藏甲吴下,遂相契厚,中书所收藏,太守必加墨焉。中书令子桐孙裒集成帙,并搜太守他所评识辑而刊之,为《梦楼题跋》’(李兆洛《快雨堂题跋序》)。是书卷一至卷六皆题书帖,起自《阁帖》,讫于自书;卷七、卷八为题画之作。文治善书,精赏鉴,其评定诸帖持‘不倚考据,专贵眼照,古人如曰不然,请俟之五百年以后’之论,故书中多有精诣,所谓‘持论姽婳,不循常流,神理时出元章、山谷之外’(李兆洛《快雨堂题跋序》),在清代众多书画题跋中独树一帜,颇具价值。本次点校,以民国间广智书局铅印本为底本,校补以道光间谼荪阁所刊本,予以标点整理。由于整理者学识謭陋,加之时间仓促,书中讹误在所难免,敬祈方家指正。
本书共分十章,主要对锅炉的基本知识、结构、燃烧设备、附件、仪表、附属设备、水质标准、锅内水处理、锅外水处理、运行操作、维护保养、故障处理、节能技术都作了详细的讲解和说明。 本书共分十章,主要对锅炉的基本知识、结构、燃烧设备、附件、仪表、附属设备、水质标准、锅内水处理、锅外水处理、运行操作、维护保养、故障处理、节能技术都作了详细的讲解和说明。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该书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
《考工记》是我国部手工技术汇编,闻名中外的科技名著。相传春秋战国时作,列为《周礼》“冬官”,为儒家经典的一部分。《考工记》译注。将古朴的原文译成白话,详加注释,将《考工记》中有关“百工之事”及官营、家庭手工业的“三十二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分列细述。附“考工记著作年代新考”等,供相关读者阅读参考。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是由秦相吕不韦和汉淮南王刘安分别组织宾客所写的著作。全书思想杂采百家而庞然无统。但使今人感兴趣的是这两部书积累丰富的古代历史文化资料:大量的神话传说,旧史佚闻,前人遗语,古代的科学知识,以及早已湮灭的家派学说。这两部书的文章,述事简洁,说理晓畅;《淮南子》尤其写的词翰美富,色彩缤纷。《吕氏春秋》和《淮南子》早在汉时即有注本,今为普及而作白文本。本合订本的底本前者采用陈奇猷的《吕氏春秋校释》,于后者采用刘问典的《淮南鸿烈集解》。本书之标点、分段,《吕氏春秋》沿用陈氏本;《淮南子》则由杨坚先生参考前人圈点进行标点及分段。本书纳入岳麓书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系列。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是由秦相吕不韦和汉淮南王刘安分别组织宾客所写的著作。全书思想杂采百家而庞然无统。但使今人感兴趣的是这两部书积累丰富的古代历史文化资料:大量的神话传说,旧史佚闻,前人遗语,古代的科学知识,以及早已湮灭的家派学说。这两部书的文章,述事简洁,说理晓畅;《淮南子》尤其写的词翰美富,色彩缤纷。《吕氏春秋》和《淮南子》早在汉时即有注本,今为普及而作白文本。本合订本的底本前者采用陈奇猷的《吕氏春秋校释》,于后者采用刘问典的《淮南鸿烈集解》。本书之标点、分段,《吕氏春秋》沿用陈氏本;《淮南子》则由杨坚先生参考前人圈点进行标点及分段。本书纳入岳麓书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