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典誦讀教材》(全18册)遴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儒釋道典籍三十五種,采用大字注音、正體豎排,是一套專門用於誦讀的經典教材。經文采用*善的底本,反復校對,標點、注音參考學者註疏,力求準確無誤。適合作為少年兒童的經典誦讀教材,也可以作為成年人學習經典的誦讀讀本。 全書包括:《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德育啟蒙、孝經》《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附:朱子治家格言、文昌帝君陰騭文)》《了凡四訓》《女四書、女孝經》《聲律啟蒙、笠翁對韻》《幼學瓊林、龍文鞭影》《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禮記選》《詩經》《尚書》《左傳選》《易經》《道德經、莊子選》《唐詩三百首》《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心經、金剛經(附:佛說阿彌陀經、普賢行願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地藏菩薩本願經》。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名著之一,主要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被誉为万经之王。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文化名著中《道德经》的发布量只次于《圣经》。老子之道,可知,可解,可传,可行,可证,可悟,以载道,以寄情,以解惑,以明智。五千言精华,八十一章节,道不尽的道。《道德经》这部不朽著作,既是中国道教的思想源泉,也是东方智慧的代表之一。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完整的哲学著作,它所探讨的 道 是一切智慧的源头。 《道德经》书成,因无标点符号,故后人根据不同理解自行断句。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一字之差,谬之千里。《道德经》新译也藉此对很多篇章的文字断句做了大幅修改,以其更接近 道 矣。此次《〈道德经〉新译》以大道至简、正本清源为宗旨,将其一一还原。让 大道至简,返璞归真 。人人
葛洪著、赵玉玲注译的这本《抱朴子内篇》原本单独成书,不与《外篇》相并。与《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不同,《内篇》核心内容是神仙思想及修道成仙的方法,主要解决了三个问题:神仙的存在问题、神仙的属性问题、神仙与人的关系问题。通过这三个问题系统地论述了神仙信仰的理论和实践,阐明了 信仰的宗旨和哲理基础,为后来神仙 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列子》原底本正文只有三万六千余字,而此次新补得二万四千余字,增加了百分之七十。这新补的两万多字,是传统《列子》一书中所未见的手新材料。其中包括《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说苑》等书中许多的故事,如“卞和献玉”、“楚王细腰”、“螳蜋捕蝉”、“飞卫学射”等。而“天地之外无极无尽”、“生异死白”、“蒲屦柳屐”、“善举秋毫”等诸妙语,均可证为列子所言。
本书是止庵先生研读《老子》的心得。二十年前,止庵先生参照几十种相关著述,对《老子》加以自家注解,写下自家体会。本书采取的形式是原文 注解 心得,如作者所言,《老子》八十一篇,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要通读完全书才能有完整理解。《老子演义》和《樗下读庄》都是止庵先生的治学专书,是读者深入阅读国学不可绕过的两部书。
这本《庄子》分为内篇、外篇、杂篇部分。内篇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庄子自己写的;外篇共十五篇,杂篇共十一篇,一般认为是他的学生或他的后学写的。总的来看,内篇无论是在思想深度上,还是在文笔的雄奇瑰丽上,都代表了庄子的成就,是全书妁精华部分。这一部分的文章,都是议论和比喻交错使用,而纯议论很少,主要是由趣味性强的寓言故事构成,篇与篇之间形成了一个有组织的有机体。外篇和杂篇,一般是以篇首的两个字为篇名。篇与篇之间,甚至一篇内的各节之间,很少有组织与条理,因而一般称之为“杂纂”。”。庄子的思想很复杂,不容易用几句话谈清楚。大体而言,他思想的主体有:相信宇宙和人生存在着一种自然的法则,即“道”。“道”主宰一切,人应该顺应它,不该违逆它;顺应它是正确的,违逆它就会造成灾难。他主张人应该逍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