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编纂的笔记小说,记载了东汉后期到南北朝期间名士的言谈风尚和奇闻逸事,以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人物鲜活生动著称于世,鲁迅评其“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是欣赏“魏晋风度”的经典读本。
“长物”,原指多余之物,它们虽非生活必需品,却是中国古代文人构筑精神世界不可或缺之物,寄托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品格意志。这部中国古代名士精致生活的百科全书,共十二卷,集合实用与审美双重功能,其中讲述居家陈设的有室庐、几榻、器物、位置四卷,与造景布局相关密切的有花木、水石、禽鱼三卷,与文人雅趣直接关联的有书画、香茗两卷,集中谈论日常生活的有衣饰、舟车、蔬果三卷。 明末名士文震亨,出生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崇尚清雅,遵法自然,借品鉴长物而标举人格,完美呈现簪缨世族的清雅生活格调、明代江南书香世家的高洁风致。 《四库全书》收录《长物志》,评其“惟震亨世以书画擅名,耳濡目染,与众本殊,故所言收藏赏鉴诸法,亦具有条理”。为后世营造生态家居、鉴藏文物雅玩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仿的范本,
“长物”,原指多余之物,它们虽非生活必需品,却是中国古代文人构筑精神世界不可或缺之物,寄托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品格意志。这部中国古代名士精致生活的百科全书,共十二卷,集合实用与审美双重功能,其中讲述居家陈设的有室庐、几榻、器物、位置四卷,与造景布局相关密切的有花木、水石、禽鱼三卷,与文人雅趣直接关联的有书画、香茗两卷,集中谈论日常生活的有衣饰、舟车、蔬果三卷。 明末名士文震亨,出生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崇尚清雅,遵法自然,借品鉴长物而标举人格, 呈现簪缨世族的清雅生活格调、明代江南书香世家的高洁风致。 《四库全书》收录《长物志》,评其“惟震亨世以书画擅名,耳濡目染,与众本殊,故所言收藏赏鉴诸法,亦具有条理”。为后世营造生态家居、鉴藏文物雅玩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
《汉魏六朝诗选》选录从汉兴到隋亡八百年间的约三百首诗作,其诗歌按汉诗、魏诗、晋诗、宋诗、齐诗、梁诗、陈诗、北朝诗和隋诗分为九部分,选择每一时代最重要的诗人和诗作,进行诗人简介、题解和注释,并在题解部分概述重要的诗歌形式,对篇幅较长的诗歌还在每一层次之后增添内容简析。前言部分分析了汉魏六朝诗歌各个阶段的具体特征。本书作为古典文学名家精心遴选的选本,可使读者了解汉魏六朝诗歌的精华。
《唐宋词格律》原是用于大学专门讲授唐宋词体制格律的教材,书中收入唐宋词牌一百五十三调,以常用者居多,一般涩体省略不取。每一词格,除标明句、豆、韵外,每字逐一标明平仄,或可平可仄等。每一词牌,皆说明它的来历及所属宫调,间或指出适宜表达何种情感。每一词牌,有“定格”和“变格”等词格的区分,并列举一首或数首唐宋人的经典词作示例,供参考比较。
韩愈写出了大量光照千古的文学作品,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短幅小品,都能气势充沛、闳中肆外、纵横捭阖。同时,韩愈还培养或团结了一大批文人志士,声势浩荡地把散文推向了新的阶段。自韩愈开始,散文才被 为一种文学形式。到了宋代,韩愈的声价 是日丽中天,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奉之为“百世师”“天下法”,赞誉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在散文 ,韩愈是一座巍峨的丰碑。 他不但善于制作雄丽典雅的大块文章,也时时吟咏隽永新奇的小品文字,如《杂说 》《获麟解》等寓言小品,蕴含怀才不遇的感慨或穷愁落寞的叹息, 委曲深致;又如《女挐圹铭》《祭房君文》等哀祭小品,寥寥淡淡, 摹写真情,字有尽而泪无穷;至于赠序小品,佳作 多,如 《送董邵南序》《送高闲上人序》《送王秀才含序》《送区册序》等,构思精巧
王国维曾说:“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以其题材广泛、意境高远、语言通俗、音韵和谐、描绘生动,在中国文学艺苑中折射出璀璨夺目的异彩。 元曲拥有唐诗、宋词无法取代的本色魅力,它取唐诗之风骨,宋词之雅变,融当时之社会风貌,语言变得更加灵活,题材变得更加广泛,或泼辣或幽怨、或感慨或讽刺,风格多样,有哀婉典雅的闺怨情怀,有苍凉感慨的怀古之情,有激越悲壮的边塞之风,不一而足、雅俗兼容,因而深受人们喜爱,一代代中国人为之陶醉,其中不少名篇佳句脍炙人口。传诵至今。 《元曲三百首彩图全解详注(超值白金版)》是阅读、欣赏、学习元曲的理想读本,所
苏轼的文中有 真实的人间情。他敬重自己的师长,《贺欧阳少师致仕启》的字里行间是为天下叹息身为老成大臣的欧阳修的离开, 深的意思则在为欧阳修明哲保身而喜,虽为骈体,读来却觉得有古文之风,潇洒自然。《记与欧公语》中,却又不失谐趣。《答秦太虚书》写家常琐事,平直动人,他宽慰他的学生秦观,虽“廪入既 ,人口不少”,但终究“胸中都无一事”。他爱他的朋友们,赤壁下、石钟山中、黄山上、安国寺内,都有他们一起谈文、写字、作画、唱词、喝酒的经历。 苏轼一生中 为重要的情感依靠来自家人,他们往往因日常的琐碎生活入文。他会自得于妻子王闰之不仅能诊断出牛的病症,还能够对症下药;自嘲于收获大麦后吃大麦时的“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欣然于和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爬山看瀑布、观火烧云、看山月。而弟弟苏辙
王永彬著的《围炉夜话》,儒家通俗读物,是明清时期 的汉族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围炉夜话》分为221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 “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中华文化讲堂注释的《围炉夜话》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吴敬梓以他杰出的艺术才能,在《儒林外史》中表现了我国古代社会后期知识分子的生活、遭遇,并以此为中心广泛地反映了当时文化教育界的状况。 作者选择了代表性的人物,基本上做“个体”分析,并对小说中某一类型的人物“群体”做综论研讨。 本书全面地揭示《儒林外史》人物形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同时也 深入地表述吴敬梓的审美眼光和创作才华。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南)人,世称柳河东。唐代 思想家和文学家。柳宗元与韩愈为中唐古文运动的 ,并称“韩柳”,同列“唐宋八大家”。 其山水游记,雅淡而味深长,语言简洁明快,善用短语,骈散相兼,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音韵美。他善从小处着笔,发现山水之奇美。常借山水写心境,抒发失意的情怀,表达对现实的感慨。他的山水游记既像是一幅迷人的风景画,又像是一首真挚深沉的抒情诗,清新自然,充满诗情画意,将山水游记小品推向了一个高峰,这是 的伟大杰作。 其事理性情,多为寓言讽刺小品,巧用嘲谑、讽刺、反语、夸张等手法,文思机智,言语幽默、想象丰富,以幽默风趣的形式表达了对社会弊端和不正之风的讽刺与抨击。 他写有一些人物传记、论事、祭文等,他是 个用大量笔墨为平民立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与苏轼并称“苏黄”。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为“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散文的重心已从军国大事、治世方略等重大主题转向文人生活的私人领域,展现文人在读书修身、作文从世、游山玩水、参禅悟道、品鉴名物、事亲交游、进退出处、聚散晤对等方面的体悟感受,随感而发,涉笔成趣。 山谷文中每有生动的人物描写,散见于各体文中,如《小山集序》之写晏几道的天真痴 ,《跋东坡字后》之传苏轼的率性放达,《董隐子传》之述主人公的“狂而不悖”,《庞安常〈伤寒论〉后序》之叙庞氏的任侠仗义;还有其墓志碑铭中写传主的勤政爱民等高行尚义,无不服务于凸显高尚的人格境界。山谷文中还有众多题写器物的作品,尤其是关乎文人生活的笔、墨、纸、砚及酒、金、药、果等类事物的小品,都体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