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家喻户晓的古诗启蒙读本和李煜、李璟词的最全辑本,尽在本书! 《南唐二主词》系南唐李璟,李煜两位词坛大家的精彩作品集,他们的词作形象鲜明,语言明净,感情真真挚。这两部著作,现在共同辑录于本书,让你可以尽情欣赏古典诗词带来的美感。
纵观整个文学史,历代对刘禹锡的研究从未间断过。北宋的苏轼一门及后来的江西诗派对刘禹锡的研究可谓深入,但相关的研究多散见于一些诗话当中,所以显得不够系统,难成体系。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作为一门现代科学学科诞生了,对刘禹锡的研究也逐渐从多方面展开。学界对刘禹锡的生平、世系、交游、思想、文集版本、作品整理和艺术品味等多有涉及,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十多年,对刘禹锡的研究又有了长足的发展。研究专著纷纷面世,关于刘禹锡诗文的注译也时有新出。 本书选择性地评注了《刘禹锡集》中的诗歌80馀首,散文20馀篇,供读者阅读参考。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散文传统,从先秦至明清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各种文章选本可谓汗牛充栋。在众多的散文选本中,《古文观止》堪称其中最有影响的一部。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经历的是一条由浑沦到分化的道路。最初的散文是文史哲浑然一体,见不到严格意义的文学散文。只是从战国后期开始,文学散文才脱离它的原始状态,从浑沦的母体中分化出来,成为比较纯粹的文学作品。随着时代的推移,创作主体的文学自觉性日益提高,散文的文学性也逐渐加强,更具有审美鉴赏的价值。阅读《古文观止》这部书,可以看出古代散文的上述演变轨迹。 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理解《古文观止》,本书与现行的版本比较,不仅将原文、注释、白话翻译融为一体,更增加了“鉴赏”,对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进行分析,让读者更好
《陶庵梦忆》为明朝散文家张岱所著。其中记载了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构成了明代社会生活的一幅风俗画卷,同时也以此表达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乡土之情,抒发沧桑之感,寄托兴亡之叹。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一生留下的作品不多,但《草庐对》、《出师表》、《诫子书》等却广为传颂。本书据段熙仲、闻旭初编校的《诸葛亮集》选译、注释并撰写题解。对前人已有定论的伪作,尽可能不选,但是考虑到某些伪作流传已久,影响广泛,选译时在题解中详加说明。
有明一代,文学煌煌,小说、戏曲成就斐然,尤其是散文创作领域,风格多样,流派纷呈。明代散文在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地位重大。今该本选取宋濂、刘基、王守仁、归有光、徐渭、三袁到张溥、夏完淳等不同流派作家的代表作,体现了近三百年的明代散文发展历史。
这本小书命名为《姓名的故事》,意思是它不算什么姓名学的著作,只是力求写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趣味性,不但为学文史的青年朋友提供一点文化知识,而且为学科学技术者提供一点“谈助”资料。 初民社会时,任何人一生下来,就有一姓一名,表示她或他属于某一氏族的成员,因此每一个氏族成员都能背诵自己祖先的名字和世系、谱牒,可以背诵四五十代以上至七十余代。姓从女生,最初人类父家长为首的宗族成员,包括高祖,曾祖、祖、父子及其妻妾、奴婢等人,这父家长及其族人不常称姓而称为氏,就是说,姓是氏族的分支,氏是宗族的称号。 本书以研究华夏——汉族的姓名的起源、功能、演变及其方式为主,三国以后至魏晋南北朝,西北至东北,游牧民族乘机崛起,建立政权,与汉族相对峙,既有战争,也有来往,呈现杂居状态。但先进的
《幽梦影》大约成书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前,是一部笔记随感小品集,收录作者格言、箴言、哲言、韵语、警句等219则。张潮取幽人梦境、似幻如影之意,尽情地抒发了对人生、自然的体验和感受,蕴涵着破人梦境
本丛书在策划之初就考虑到避免以上各种译本之不足,本着推陈出新、汇聚英华、弘扬传统、振兴华夏之宗旨,化艰深为浅显,融译注为一炉,俾使社会各界广大读者了解我国古代各名著之完整原貌,有利于当下人文精神建设,又利于中外文化之交流译介,乃延聘海内学界通人,精选史有定评之夏商迄晚清经史子集四部,以全注全译形式重新装帧、重新校勘整理出版。所选各书前言对该名著之时代、作者、内容、成就、文献版本皆有详赡说明,各篇各卷前有简明扼要的题解,原文选用业经整理的善本,注释采用学术界公认的成果,译文强调忠实原文、通达流畅。 书行天下,道亦随之,既有品味,又有普及,为大家营造出一片文化底蕴深厚、知识境界广博、思想空间深邃的精神沃土,是《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的孜孜追求。此次修订是在前辈学人呕心沥血的基
笑林广记》,就是这样一种可以令人笑口常开、青春长驻的养生妙品。 《笑林广记》是由明代通俗文学大家冯梦龙的《笑府》改编而成。周作人《苦茶庵笑话选序》中曾说:“《笑府》,原本十三卷……后改编为《笑林广记》,原本遂不传。”这也许可以从一个侧面显示出《笑林广记》所具有的文化魅力。连伟大的革命领袖,也抵不住它的强力吸引。在《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一书中,曾有这样的记载: 本书所依据的底本是乾隆四十六年本,原书为清代游戏主人纂辑,白岭予以校点、今译。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突出的性色彩是中国古代笑话的一个重要特征。本书考虑到目前的文化生态,对其中过于直露的篇目作了一些删削,但显然很难彻底清洗,望读者诸君对之能正确看待。
周清原著的《西湖二集/古典文库》,明末拟话本小说集。共三十四卷,每一卷都是一个与西湖相关的故事。这三十四个故事广泛地反映了明代末期的社会以及时人的生存状态。此次整理,以《古本小说集成》据以影印的傅惜华藏明崇祯聚锦堂刊本(所缺部分据日本内阁文库本补配)为底本,并酌情参考刘耀林、徐元二位先生的整理本。
陶渊明的作品不但继承了汉、魏、正始之传统,而且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内容充实,情感真挚,风格冲淡,韵致悠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
????《幽梦影》大约成书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前,是一部笔记随感小品集,收录作者格言、箴言、哲言、韵语、警句等219则。张潮取幽人梦境、似幻如影之意,尽情地抒发了对人生、自然的体验和感受,蕴涵着破人梦境、发人警醒的用心,为此名为《幽梦影》。它以清丽明快的文笔、精辟独到的议论、深蕴丰富的思想独树一帜。
《唐宋名家文集:苏轼集》是我国历目前千古一人的大文学家、艺术家苏轼的散文选注本。这些散文大部分选自茅坤编的《唐宋八大家文钞》,另选入了《唐宋八大家文钞》未录而作者个人认为相当很好的几篇文章。在这本《唐
《浮生六记》正文选用朱剑芒所编的《美化文学名著丛刊》本为底本,该书于1936年刊行。之所以选用这个本子,主要有两个考虑:一是这个本子的校勘比较精,错误不多;二是它抢先发售刊出了第五、六卷,是一个“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