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清初文人吴楚材、吴调侯叔侄选编,吴兴祚审定,中国历代散文精华选集,重要文言启蒙读物,与《唐诗三百首》并称为中国古诗文选本的 双壁 ,鲁迅赞其与《昭明文选》并美。 古文观止 取意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辑文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凡十二卷,二百二十二篇,兼收各类文体,择选贤哲名篇,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代表先秦至明末散文的高水平,极具思想性与艺术性。 清初问世以来,盛行不衰,备受推崇。我国现当代文学大家,如鲁迅、巴金、朱光潜、余光中、王蒙、贾平凹等,皆深受其影响,对其盛赞有加。
王夫之早年致力于反清复明,明亡后披发入山,隐身、授徒、著书凡四十余年。隐居期间,先生以 述往以为来者师 (《读通鉴论》卷六)的态度,以 六经责我开生面 的创新精神,对历代统治者,尤其是明代统治者的成败得失进行研究;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而深刻的反思。写下了大量富有独创性见解的著作,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学、天文、地理、训诂、考据等诸多方面。凡500余万言。 同治四年,1865年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为弘扬船山学说,特在南京设局重刊《船山遗书》,计收著作56种,288卷。光绪年间,又补刻了6种,10卷,附于其后。共计62种,298卷。通称 金陵本 或 曾刻本 。后者也被称为 衡阳补刻本 。 本次出版的简体横排版,即以 金陵本 为底本,在内容上完全忠实于底本,其他版本适当参照。
《曾文正公家书》是晚清一代中兴名臣曾国藩影响深远的作品,为世人修身、教子的经典读本。编者以李鸿章、李瀚章兄弟编校的光绪己卯年(1979年)传忠书局刻本《曾文正公家书》为底本,采用简体横排,新式标点,完整收录,绝无删节。更加在原书内容基础上,补充曾国藩家人对应的来信,形成了这本《曾文正公家书》(增补版)。随书附赠《曾文正公家训》(增补版)。 全书集结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同治十年(1871年)前后撰写的致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诸弟、妻子及儿辈的家信,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的阐发,可谓事无巨细,一皆覆载。 增补的家人来信,综合参考了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版《湘乡曾氏文献》、台湾学生书局1975年版《湘乡曾氏文献补》、海南出
......
楚国的地方音乐对“楚辞”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影响。春秋时,乐歌已有“南风”“北风”之称。战国时,楚国地方音乐已极为发达,歌曲就有《涉江》《朱菱》《劳商》《薤露》《阳春》《白雪》等等,《楚辞》中都有提及。《楚辞》里不少诗篇都有“乱”辞,有“倡”“少歌”,这些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楚辞》中保存这些乐曲的形式,就说明它的产生同音乐有关。 其实,“楚辞”是在出现了屈原这样伟大的诗人,和他在自己独特的楚国地方文化基础上,吸取了北方中原文化之后,才真正产生的。 “楚辞”有以下特点: 第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宋]黄伯思《东观余论·校定楚词序》:“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词。”这不但指出了楚辞的地方色彩,而且说明,正因为具有地方色彩。这种新的诗体才被人称为“楚辞
大美中文课之古文观止新编》(全三册)在清代《古文观止》的基础上,保留传统优秀篇目,去掉落后于时代的篇目如应试策论,添加未收录的优秀篇目如诸子经典、明清小品文等。以时代为纲,以作者为目,天文地理、春夏秋冬、山川湖泊、花鸟虫鱼、琴棋书画无所不包,愿“极声貌而穷文”,在浩如烟海的佳作里,选取适合现代读者阅读的优秀篇目,以期达到“观止”的目的。
《曾国藩家书》是晚清一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流传 广泛的书信作品,全书集结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同治十年(1872年)前后撰写的致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诸弟、妻子及儿辈的家信,所涉内容小到家庭生计,大到治国带兵,涵盖修身、为官、处世、教子、养生等方方面面,极为广博,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家书读来平平淡淡,背后却蕴育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这些思想精髓对当今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同样大有裨益。 《曾国藩家书》为了能准确还原曾国藩思想与心路的形成与变化,严格按照信件书写时间排列,为读者完整地呈现了曾国藩的人生轨迹和思想精髓。文中还插入一些曾国藩在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和信件手稿,这不仅能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体验,也能帮助读者 好地
《曾国藩家书》是晚清一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流传 广泛的书信作品,全书集结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同治十年(1872年)前后撰写的致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诸弟、妻子及儿辈的家信,所涉内容小到家庭生计,大到治国带兵,涵盖修身、为官、处世、教子、养生等方方面面,极为广博,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家书读来平平淡淡,背后却蕴育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这些思想精髓对当今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同样大有裨益。 《曾国藩家书》为了能准确还原曾国藩思想与心路的形成与变化,严格按照信件书写时间排列,为读者完整地呈现了曾国藩的人生轨迹和思想精髓。文中还插入一些曾国藩在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和信件手稿,这不仅能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体验,也能帮助读者 好地
中国是诗的国度、文的国度,古代诗文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味。为了便于诗文的普及和收藏,自古以来就有一些学者仁人在做着遴选编纂的工作,每个时代都有一些优秀的选本涌现出来,泽被当世,并且穿越历史的时空,流传下来。古人编辑的诗文选本为我们保存了不少名篇佳作,也为我们了解他们所处时代的审美趣味提供了依据。古 人在筛选篇章、分门别类、议论评点和抄录刊印的过程中向我们客观地展现了他们内心深处对诗文的理解和审美尺度,为我们追寻古代文学观点的流变打开了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