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百年河大国学旧著新刊》系列之一的《唐集叙录》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玉川子诗集》、《李文饶文集》、《章孝标诗(附章碣诗)》、《沈下贤文集》、《朱庆余诗集》、《樊川文集》、《李义山集》、《会昌进士诗集》等内容。
《列朝诗集小传》系钱谦益编写《列朝诗集》时为集中所选作家写的小传。钱谦益是由明入清的文人、学者。本书收录明代约二千个诗人的小传,兼评各家各派诗作的工拙得失优劣,评述中肯、深刻,颇具卓见。在这些诗人中,既有名流大家,也有许多未见经传的小人物,其中女诗人就有一百余人,经作者搜摭考订,保存了许多重要文献。本书全面而完整地反映了钱谦益的文学见解,其中论述精辟处如吉光片羽,令人读后时有所思,是一部较重要的古代文学批评著作,尤其值得治明代文学史者参考。
一、本書考述對象,原則上為唐前別集。雖人唐而傳統視為唐前者,亦人列。如沈婺華之《沈后集》,沈后虽唐贞观初尚存,然世以陈后主皇后视之,故予敘錄。有爭議而難以確定者,亦人列。如《隋書.經籍志》著錄陳沙門《釋嵩集》六卷,釋嵩或即為由南北朝入隋進而人唐之釋慧。嵩,然難以遽定,亦加敘錄。 二、人選之集,盡量按照作者卒年確定其所在朝代,並以此為據,確定其別集所在朝代。如《陶淵明集》,依《隋書.經籍志.》歸人南朝宋,而不依傳統習慣歸人束晉。又如《蕭琮集》,《隋書。經籍志》歸其集於梁,其人實已人隋,故本書不依《隋志》,而徑歸其入隋:但開國帝王(或類似情形)之集不循此例,一般置於其所創朝代之首。如曹操為漢人,《魏武帝集》置於魏;司馬懿為魏人,《晉宣帝集》
本书内容包括卢前创作的古体诗、现代诗、词、散曲以及杂剧。其中,古体诗选自《冀野选集》的“卅前诗选”和“冀野近诗”,以19417年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的《冀野选集》作为底本。现代诗则收录了《春雨》和《绿帘》两部现代诗集。《春雨》以1926年南京书店印行的版本为底本,另参考了1937年开明书店第三版《春雨》。《绿帘》以开明书店1934年再版本为底本。第三部分的词,收录了卢前较具代表性的《中兴鼓吹》,此书版本较多,我们选择了刊录较为完整的南京版四卷本(19477)作为底本。散曲部分主要选自1985年齐鲁书社所出的《全清散曲》,并参考了江苏古籍刻印社1979年重印的《饮虹乐府》。此外,还收录了卢前最引以为自得的《饮虹五种》杂剧。书后附录当时人在笔记或著述中对卢前诗词曲的评介。 在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戏剧研究中,卢前是重要的大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并于绘画、书法均有很高的造诣。他作诗倡导融会古今,生新出奇,是宋代江西诗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作家。本书选注黄庭坚诗162首、词12首、文30篇,较全面地反映了作家的创作经历和思想艺术特色,注释详实,于黄庭坚诗受儒、佛、道三家影响所形成的独特风格,有较深入的探讨。
《中华国学文库:伊川击壤集》是北宋理学家邵雍的诗集。邵雍精于易学,“遇事能前知”,以致后世术士谬托他为祖师。江湖上的大名,反而遮掩了他“粹然儒者”的本来面目。与周敦颐、张载、二程相比,大儒邵雍还擅长吟诗。他以诗抒情言志、阐述哲理。他生于北宋国力鼎盛、经济繁荣之时,当时世风恐怕也是浮躁的,但他的诗展现给我们的是闲适、自在。他自命居所为“安乐窝”,诚然他是既安且乐的。邵雍一生作诗三千余首,收入《伊川击壤集》中。我们这次从理学丛书本《邵雍集》中抽出相关部分,横排改简化字单行。
一代才女李清照,因其不同寻常的经历和际遇,创作出非凡卓异的文学作品,百代流传,千载景仰。然而人们是否真正读懂了李清照的作品?《李清照集笺注》学者徐培均先生倾力之作,被海内外知名学者称为笺释李清照集的"性"著作。此次出版修订本,比原版《李清照集笺注》增加约2万字,是徐先生近年来研究李清照的成果,是更加完善之本。读此书可对李清照身世经历和著作有一个正面的了解。
《擬山园贴》係明末清初书法家王铎所书,由其子王无咎摹刻。全十卷,贴後有张缙彥、龚鼎孳及王无咎跋。 王铎(一五九二——一六五二)字觉斯,号嵩樵、痴仙道人,孟津(今河南孟津)人。明天啓二年进士,入清官至大学士,謚文安。行草宗二王,正书出钟繇,亦能自出胸臆,书法雄视一世。清梁巘《评书贴》称:“王铎书得执笔法,学米南宫(米芾),苍老劲健,全以力胜。然体格近怪,祇为名家。” 《擬山园贴》是王铎书法的代表作,各种书体兼备,集中表现了王铎书法的多种风格,历代书法家所推重。现据清初拓本影印出版,供广大书法爱好者鉴赏临摹。
《湖湘文库:李星沅集(套装共2册)》的编纂以文献典籍为主,兼顾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以古籍整理为主,兼顾今人研究,并围绕湖湘文化这个主题展开,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湖湘文库:李星沅集(套装共2册)》涵盖湖湘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各个层面,具有浓郁的湖湘地域文化特色。汇集了湖湘历代诗人的巨著,对研究湖南历史、文化、文学和地方风情很有参考价值。
王维是盛唐诗人。本书据清乾隆刻本排印,是王维诗文的一个有重要价值的笺注本,订正前人之失甚多。摩诘诗集是其弟相国夏卿所编次。诺家刻本予所见者。庐陵刘氏。武陵顾氏。句吴顾氏、吴兴凌氏四家而已。此外街有蜀本、广信本、维扬本。惜末得一见。又谷林五弟言。义门何氏有来本右丞集,考正疑误。最为。今在扬州一藏书家。更恨末得寓目。据所见而论。惟殖溪评本为最善。旧史载夏卿对代宗之言。谓臣兄开元中诗百千余篇。天宝事后百不存。比于中外亲故间相与编缀。都得四百余篇。今须溪本所载者。仅三百七十一篇。则已非宝应中进御原本矣。洪兴祖谓王涯在翰林时。与令狐楚、张仲素所赋宫词诺章。俱误入王维集中。今吴兴、武陵二本所载游春辞三十余首。即是涯等所作。须溪木独无此误。以此知其本为最善也。是编自十四卷以前之诗。皆须溪
《藥王飬性篇箋注》從《備急千金要方》〔飬性篇〕舆《千金翼方》〔飬性篇〕、〔退居篇〕中辑出類编而成。《要方》底本采用日本江户醫学馆影刊宋本,並以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新雕孫真人本千金方》、北京圖书馆藏元刻本、上海涵芬楼影印明书院刊本,以明万曆王肯堂校刻本進行校正。同时对《要方》、《翼方》底本采用元大德梅溪书也逐一進行了比勘,並寫出校记。他校所用版本多为通行本。兹不列叙。 书中古今字、異體字、俗寫字一筆改为通行规范字。
《湖湘文库:李星沅集(套装共2册)》的编纂以文献典籍为主,兼顾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以古籍整理为主,兼顾今人研究,并围绕湖湘文化这个主题展开,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湖湘文库:李星沅集(套装共2册)》涵盖湖湘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各个层面,具有浓郁的湖湘地域文化特色。汇集了湖湘历代诗人的巨著,对研究湖南历史、文化、文学和地方风情很有参考价值。
《文心雕龙》是一部我国先秦至南齐时期文学理论的集大成著作。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先秦的萌芽、两汉的发展,到魏晋时期正式开始对文学本身作逐渐深入的研究,产生了一批颇具卓识的单篇文论,这是刘勰作《文心雕龙》进行理论探讨得以继承的丰富的思想材料。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部宏伟巨制,对文学起源、文体类别、神思、风格、修辞、鉴赏、作家人品、文学语社会变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作者刘勰的文学观,以儒家为主,兼容道家和佛家思想。他对人物和作品的评点,见解精辟,开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作品风格刚健,富有诗意。
陶宗仪编著的《南村辍耕录》是部笔记,“凡六合之内,朝野之间,天理人事,有关于风化者,皆采而录之”。这些史料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尤其是上海地区的社会状况有一定的价值。其中有关黄道婆的生平及她为发展松江棉纺织业所做的贡献,《松江谣》、《不平诗》、《奉使来谣》等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的民间歌谣,极为珍贵。特别是书中大量的戏曲史料,到目前为止,是我们研究金代院本的唯一史料。《南村辍耕录》是陶宗仪为我们留下的一份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其中《氏族》条,列“色目”31种,提供了元代西北氏族、部落、种族等基本情况。该条内将回回与畏吾儿并列,对区分这两个民族提供了历史佐证。《嘲回回》条云“其婚礼绝与中国殊”,记叙了元代回回人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回回石头》条列出了来自回回地区并为回回人所经营的五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