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共分五集,前四集每集十六卷,第五集为十卷。这部书内容繁富,评论精当。历史风云、文风诗艺、经籍传注、典故沿革、科举礼仪、民俗风物、天文地理、阴阳象纬、姓族谱牒、仙梵医数,一时网罗。作者对宋代的典章制度、官场见闻、社会风尚、经济状况,对宋代以前的王朝废兴、人物轶事、制度沿革着力犹多;严谨细致的考订,如情如理的分析,其资料的价值自不待言,内中一些观点也颇有见地。作者对诗歌的评点也是慧眼独具,后人就曾汇集书中有关论诗的部分,以《容斋诗话》之名刻印行世。 《容斋随笔》一经问世,即在朝野引起强烈反响,当时的 学士大夫争欲传袭 ,其后的历朝历代文人学者莫不赞誉有加。历来被认为是一部很有价值的笔记,与沈括的《梦溪笔谈》、王应麟的《困学纪闻》并重于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容斋随
《安徽古籍丛书萃编》可以集中、全面地展示安徽先贤古籍研究的成就,展示20多年来安徽古籍整理研究的成就和20多年来安徽古籍整理出版的成就。对安徽历史文化的积累和传承,展现安徽历史文化形象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安徽古籍丛书萃编》将成为内容权威、装帧精美、印制精良的首套《安徽古籍丛书》精选本。本项目从2010年(包括2010年)以前出版的《安徽古籍丛书》中选取文献资料价值大、点校整理质量上乘、学界仍有需求的图书进行重印。2010年以后出版的图书因市场上新版图书尚多,此次不复列入。
王兆鹏“流变论”的精髓,是他所创用的“代群分期”理论和方法。关于宋词流变的过程,历代词话家少有具体明晰的叙述。20世纪以来,学者们对宋词分期提出的意见都没有遵循最基本的历史原则,没有完全顾及作家的时代先后,词史的发展有时被割裂、颠倒,难以完整地把握词人个体和群体的心态、词境、词风的变化。而著者认为,“历史活动的中心是活动的主体——人,文学历史活动的中心自然是创作主体——作家。”从这一认知出发,著者主张宋词分期应以作家群体为中心,以词人的生活年代、创作年代为依据,将同一年龄组(同一世代)、生活和创作又基本同时的词人划分为一个代群。以此为准,则两宋三百余年的词史,先后共出现过六代词人群体,宋词的发展也相应地经历了六个阶段。王兆鹏这一崭新的“代群分期论”,跳出了近世研究者因用一元的
《安徽古籍丛书萃编 郭祥正集》由(宋)郭祥正 撰;孔凡礼 点校
王维是盛唐诗人。本书据清乾隆刻本排印,是王维诗文的一个有重要价值的笺注本,订正前人之失甚多。摩诘诗集是其弟相国夏卿所编次。诺家刻本予所见者。庐陵刘氏。武陵顾氏。句吴顾氏、吴兴凌氏四家而已。此外街有蜀本、广信本、维扬本。惜末得一见。又谷林五弟言。义门何氏有来本右丞集,考正疑误。最为。今在扬州一藏书家。更恨末得寓目。据所见而论。惟殖溪评本为最善。旧史载夏卿对代宗之言。谓臣兄开元中诗百千余篇。天宝事后百不存。比于中外亲故间相与编缀。都得四百余篇。今须溪本所载者。仅三百七十一篇。则已非宝应中进御原本矣。洪兴祖谓王涯在翰林时。与令狐楚、张仲素所赋宫词诺章。俱误入王维集中。今吴兴、武陵二本所载游春辞三十余首。即是涯等所作。须溪木独无此误。以此知其本为最善也。是编自十四卷以前之诗。皆须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