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词风流变为主脉,以词派消长和各时期重大词创作活动及群体实践为骨干,从而经纬以大家、名家创作成就的论评。评估则以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两个方面探觅其“因”和“变”的沿革流向为重点。凡“史”都不应该也不可能跳脱历史时代的顺序,时势人心则总是直接间接地影响或支配着文学风气的演变,清词风气与时势人心这二者之间的感应同样契合如符。但词的历史毕竟不是社会政治史,所以词史不可能全同于历史书的分期。特别是如嘉庆、道光时期的词风的流变,套用“近代史”的习惯分期法会显得不切实际。 考虑到文学史或文体史不宜于考证辨析,所以本书中有相当一批词人的生卒行年,虽系笔者爬梳史料所得,然一般一不作考辨性展开,拟另著专稿辑述。
《王国维词集》系“词系列”之一种。王国维是中国近代的学者。他是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艺理论家。他的《人间词话》是近代最有影响的文学批评论著,他力图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贯彻其美学理论。王国维词现存仅一百一十五首,其中绝大多数为小令。其词“大抵意深于欧(阳修),而境次于秦(观)”,真切不隔,颇多“造境”。另有中山大学陈永正教授的导读。
本书汇编况周颐《香海棠馆词话》《餐樱庑词话》《珠花簃词话》《纗兰堂室词话》《词学讲义》五种词话,并附录收入《织余琐述》,是唐圭璋《词话丛编》所收况周颐《蕙风词话》正续编、《玉栖述雅》之外况周颐词话的。作者精心校雠,多方辑补,并对况周颐各种词话之间的重出互见情况作了说明。本书的编纂不仅可以考察况周颐各种词话的原始面貌,亦可考察《蕙风词话》的取舍,从而更为全面深刻地认识况周颐的词学批评理论思想。
本书收录竹枝词4486首,以吟咏湖北为题旨,从铺陈空间而言,有总括湖北全省的,有分述某一州县乃至一街一巷、一桥一村、一人一事的;从时间段落而言,自唐宋至元明,起于清末民国,上溯千载,下涉现世,共同编织成时空纵横、宏观概述与微观细描相交合的湖北风貌全景图,又以清末民初篇什较为密集,称其为以近世作展开部的韵文体简明湖北百科全书并不过分。 本书所辑,较为繁富也尤具认识价值的,是关于近世武汉的篇什。清道光间叶调元所撰篇帙浩繁的《汉口竹枝词》(292首),状述当年作为“贸易之巨区”的汉口“商贾麇至,百货山积”的情景。继此之后,民初罗汉的《汉口竹枝词》、蔡寄鸥吟咏武汉的多篇竹枝词(《女子解放》、《旅馆竹枝词》、《洪山竹枝词》)等,则提供了关于武汉社会及文化转型的生动影像。以罗汉1915年载于《汉口
本书收录竹枝词4486首,以吟咏湖北为题旨,从铺陈空间而言,有总括湖北全省的,有分述某一州县乃至一街一巷、一桥一村、一人一事的;从时间段落而言,自唐宋至元明,起于清末民国,上溯千载,下涉现世,共同编织成时空纵横、宏观概述与微观细描相交合的湖北风貌全景图,又以清末民初篇什较为密集,称其为以近世作展开部的韵文体简明湖北百科全书并不过分。 本书所辑,较为繁富也尤具认识价值的,是关于近世武汉的篇什。清道光间叶调元所撰篇帙浩繁的《汉口竹枝词》(292首),状述当年作为“贸易之巨区”的汉口“商贾麇至,百货山积”的情景。继此之后,民初罗汉的《汉口竹枝词》、蔡寄鸥吟咏武汉的多篇竹枝词(《女子解放》、《旅馆竹枝词》、《洪山竹枝词》)等,则提供了关于武汉社会及文化转型的生动影像。以罗汉1915年载于《汉口
《人文典籍影印丛刊:郑文焯批校汲古阁初刻梦窗词》的特点,首先是词调之下标注宫谱。明钞本词调之下并注雅俗宫谱,郑氏认为此乃从宋元本旧钞所得,故据以校正。朱祖谋《彊村丛书》本《梦窗词集》(三校本)采取了与郑文焯相同的做法,可见二人共有的“存旧文”之校勘理念。其次,此本在校字上据音近、形近、义近之校例校订错讹之字多处,并据明钞本对词调、词题、衍文、脱倒之处加以校正。再次,《人文典籍影印丛刊:郑文焯批校汲古阁初刻梦窗词》还运用了律校法校正字句讹误,同时还将吴文英与枊永、周邦彦同调词比勘考察辅助校订,这既是郑校梦窗词一贯的校勘方法,也是此本的显着特点。
本书收录竹枝词4486首,以吟咏湖北为题旨,从铺陈空间而言,有总括湖北全省的,有分述某一州县乃至一街一巷、一桥一村、一人一事的;从时间段落而言,自唐宋至元明,起于清末民国,上溯千载,下涉现世,共同编织成时空纵横、宏观概述与微观细描相交合的湖北风貌全景图,又以清末民初篇什较为密集,称其为以近世作展开部的韵文体简明湖北百科全书并不过分。 本书所辑,较为繁富也尤具认识价值的,是关于近世武汉的篇什。清道光间叶调元所撰篇帙浩繁的《汉口竹枝词》(292首),状述当年作为“贸易之巨区”的汉口“商贾麇至,百货山积”的情景。继此之后,民初罗汉的《汉口竹枝词》、蔡寄鸥吟咏武汉的多篇竹枝词(《女子解放》、《旅馆竹枝词》、《洪山竹枝词》)等,则提供了关于武汉社会及文化转型的生动影像。以罗汉1915年载于《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