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曲通解》是郑孟津先生一生研究成果的精华。分为“期刊论文”和“专著节选”两部分。“期刊论文”是郑孟津生前发表在各大期刊的单篇学术论文,共24篇;“专著节选”是郑孟津四部专著《词源解笺》(合著)、《宋词音乐研究》、《昆曲音乐与填词》、《中国长短句体戏曲声腔音乐》(合著)的选录,两部分内容基本代表了郑孟津的学术成就。
本书自1957年问世以来,迭经重版,蜚声海内外。邓广铭先生精益求精,与时俱进,对本书的撰写与修订工作几乎与其学术生涯相始终,先后对全书的笺注与编年作了大幅度的修改调整,补充了大量颇具价值的文献资料,其定本较初版增幅一倍以上。 此次《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推出“简体版”,在保持繁体版的各项笺注释读内容、专名线标点等基础上,寄望于以较易进入阅读的简体横排形式,使更多的读者接触到传统文化的正统解读,领略其中的优质精髓所在。
本书收录竹枝词4486首,以吟咏湖北为题旨,从铺陈空间而言,有总括湖北全省的,有分述某一州县乃至一街一巷、一桥一村、一人一事的;从时间段落而言,自唐宋至元明,起于清末民国,上溯千载,下涉现世,共同编织成时空纵横、宏观概述与微观细描相交合的湖北风貌全景图,又以清末民初篇什较为密集,称其为以近世作展开部的韵文体简明湖北百科全书并不过分。 本书所辑,较为繁富也尤具认识价值的,是关于近世武汉的篇什。清道光间叶调元所撰篇帙浩繁的《汉口竹枝词》(292首),状述当年作为“贸易之巨区”的汉口“商贾麇至,百货山积”的情景。继此之后,民初罗汉的《汉口竹枝词》、蔡寄鸥吟咏武汉的多篇竹枝词(《女子解放》、《旅馆竹枝词》、《洪山竹枝词》)等,则提供了关于武汉社会及文化转型的生动影像。以罗汉1915年载于《汉口
这部书,横向看是一个完整词人,纵向看是一部丰实词史。它分析了我国古代包括温庭筠、韦庄、李煜、苏轼、秦观、周邦彦、朱敦儒、辛弃疾、李清照、陆游等在内的二十余位词人的作品特点及思想内涵,适合词学研究者参考学习。
《宋词三百首(套装共4册)》包括《宋词三百首·卷一》、《宋词三百首·卷二》、《宋词三百首·卷三》、《宋词三百首·卷四》共4册。宋词是中国书画领域经常表现的题材,描绘和表现词中景物具体细微,反映词人的心理活动细腻生动,以求达到与宋词的艺术风格和谐统一,使词句读来如身临其境,处处可以感到温馨与宁静的气息。
张慧侬编著的《珍珠塔(扬州弹词)》是扬州曲艺传统名篇丛书之一。在总体结构上,整理本保持了原书的特色。但对个别不合理的回目,则加以重新安排。如原书有《毕贵揖师》、《庵堂见母》两个回目,内容均甚单薄,实际上不能独立成章。为使全书各回的分量大致均衡,便撤掉这两个回目,而将其内容并人其他回目之中。本书可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蕙风词话》的理念体系大概如上所述,但它所包含的内容远为丰富得多,诸如词心、词境、词体、词笔,以及本事考证等,都有前人不可企及的独特而新颖的见解。他沉浸词学数十年,以词人而兼词论家,经历最深,甘苦备尝,从创作的切身体会上,上升到词学理论,就富有实践性。虽也不能避开时风的影响,有其必然的局限性,但一些宝贵的经验,依然值得后人去认真总结和提高。
本书收录竹枝词4486首,以吟咏湖北为题旨,从铺陈空间而言,有总括湖北全省的,有分述某一州县乃至一街一巷、一桥一村、一人一事的;从时间段落而言,自唐宋至元明,起于清末民国,上溯千载,下涉现世,共同编织成时空纵横、宏观概述与微观细描相交合的湖北风貌全景图,又以清末民初篇什较为密集,称其为以近世作展开部的韵文体简明湖北百科全书并不过分。 本书所辑,较为繁富也尤具认识价值的,是关于近世武汉的篇什。清道光间叶调元所撰篇帙浩繁的《汉口竹枝词》(292首),状述当年作为“贸易之巨区”的汉口“商贾麇至,百货山积”的情景。继此之后,民初罗汉的《汉口竹枝词》、蔡寄鸥吟咏武汉的多篇竹枝词(《女子解放》、《旅馆竹枝词》、《洪山竹枝词》)等,则提供了关于武汉社会及文化转型的生动影像。以罗汉1915年载于《汉口
中国书法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形成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可谓巨匠辈出、照耀千古。《明清名家诗词手迹鉴赏》将作为一个最适合表现书法艺术能力和个人趣味的载体载体,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更好地学习书法,掌握创作技艺,成就事业指点迷津。 本书是《明清名家诗词手迹鉴赏》中的篆书篇,作者所选的鉴赏篇章多为书法史上的名人,或有独特书法造诣的人的诗词墨迹。本书近二百幅作品,每一幅都写得非常精彩,后人按照任何一幅加以研习,便可出师成才。让大家在欣赏书法作品的同时,对篆书这一书法风貌有全面的了解,并从中得到启发,获得借鉴,以推动我们今天的书法创作。
本书收录竹枝词4486首,以吟咏湖北为题旨,从铺陈空间而言,有总括湖北全省的,有分述某一州县乃至一街一巷、一桥一村、一人一事的;从时间段落而言,自唐宋至元明,起于清末民国,上溯千载,下涉现世,共同编织成时空纵横、宏观概述与微观细描相交合的湖北风貌全景图,又以清末民初篇什较为密集,称其为以近世作展开部的韵文体简明湖北百科全书并不过分。 本书所辑,较为繁富也尤具认识价值的,是关于近世武汉的篇什。清道光间叶调元所撰篇帙浩繁的《汉口竹枝词》(292首),状述当年作为“贸易之巨区”的汉口“商贾麇至,百货山积”的情景。继此之后,民初罗汉的《汉口竹枝词》、蔡寄鸥吟咏武汉的多篇竹枝词(《女子解放》、《旅馆竹枝词》、《洪山竹枝词》)等,则提供了关于武汉社会及文化转型的生动影像。以罗汉1915年载于《汉口
本书对清词的若干重要方面进行了考察,内容包括政治词、咏物词、艳词、妇女词、选本及清词流派等,力图使所论述的对象具有代表性,以便从不同角度,认证清词前代之处,探索清词发展的本质精神,说明清词中兴的意义,从而对清词得出较为明晰的认识。与此相应,本书在研究方法上选择了“中观”,即在弄清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将问题提到一定的高度,力求进行带有规律性的总结。就写作意图来说,希望避免过于空泛和过于琐屑两种倾向,以使本书的论述能够既踏实,又有一定的理论性。另外,始终坚持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探讨文学现象,同时将创作和理论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对创作影响理论,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创作,二者互相交叉、互相渗透的过程的揭示,找出文学史发展的自身逻辑,这也是本书所特别追求的一个方面。
《屈赋通笺附笺屈余议屈赋音注详解屈赋释词》收录了《屈赋通笺》、《笺屈余义》、《屈赋音注详解》、《屈赋释词》四种。前两种以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本校订重排,另增附《释屈赋三“耿介”义》、《屈赋研究法之商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纪念屈原逝世二千三百三十周年》、《屈赋篇章疑信诸问题答席启驯先生》五篇文章;后两种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本校订重排。以上四种,从各个方面对屈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屈赋通笺附笺屈余议屈赋音注详解屈赋释词》由刘永济编著。
李清照在词坛独树一帜,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是婉约派的杰出代表。她擅长从日常口语里提炼生动晓畅的词句,清新隽永,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本书分为线装和平装两册。线装本的《漱玉词》用光绪七年四印斋重刊本为底本。影印,宣纸线装。平装本则对李清照词的全集作了详尽的注释,部分词句做了简单的串讲,每首词后附历代评论。
《全滇词》主要收录民国以前滇籍人士所作之词,也兼采外省词人所作的涉滇之词,分为内编与外编,内编所收的词人包括生长于滇者,祖籍为滇而非生于滇者,祖籍非滇而生于滇者以及原非滇籍而后落籍于滇者。内编词人所作
《唐宋词选讲》是一部经典的唐宋词鉴赏读本。全书精选唐宋词200余首。所选作品以苏辛一派的豪放词为重点,兼具其他流派,概括性地反映了唐宋词的整体面貌。每首词均有较为详细的注释和简约精当的赏析,既能洞悉词心,细致入微,又能收揽自如,宏通阔大。《唐宋词选讲》于1959年出版,其后不断重印、再版,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今人言及宋代陈亮多谈其政论文章,选其词作亦局限于婉约绮丽之作,其实陈亮作为辛弃疾之知交,他的抗金北伐之气慨、爱国愤世之豪情与弃同矣,其词作亦为豪放一派,《龙川词》之雄放恣肆之气甚至在稼秆词之上,语出肺腑,少矫饰,词艺亦有精至独到之处。姜书阁收龙川词74首,详加笺注,务求确切,多独抒己见又不失偏颇,读来深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