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初名《石头记》,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是一部章回体古典长篇小说,也是中国小说史上不可逾越的之作,位列中国古代名著之首。据传,《红楼梦》刊行后不久,京师竹枝词里便有“开口不谈《红楼梦》,此公缺典定糊涂”的说法。的确,从古至今,我国没有一部文学作品能像《红楼梦》一样在社会上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不论是文人学者还是市井百姓均对它津津乐道。有人说,几千年中国文学史,即使只有一部《红楼梦》,它的光辉也足以照耀古今。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名霈,字梦阮,号雪芹,原籍河北省丰润县,汉军正白旗人。曹家从清初起,到曹雪芹一代止,是一个世代簪缨、钟鸣鼎食的“百年望族”。康熙年间,曹雪芹的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亲曹频均曾担任江宁织造,康熙帝六下江南,四次住在曹家,其权势、荣宠,其时 。雍
作为文士,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曾用空灵简洁的文字,纪录过生活中的一幕幕曼妙场景,以及在这些场景中的心情和感想。李渔的《闲情偶集》,便是这样的一些闲散文字,一本将“闲情”的书。本书节选了《闲情偶寄》部分篇章,并加以注释。 在本书里,我们阅读、品评李渔《闲情偶寄》中的一些精彩篇章,窥探 “闲”这门生命学问的某些门径,感受“闲”的真意,最终获得一份恬淡、闲逸的好心情。
《望云谈屑》是研究刘云若生平与创作的专集。刘云若(1903年-1950年)是20世纪30年代天津的社会言情小说家,原名兆熊,又名刘存有,字渭贤。小说中众多文化形象的刻写生动地包含了刘云若对现世生活过于麻木平滑消沉懒惰的人生气象不断破坏人的生命力和斗志的巨大忧怨以及对真切、柔媚的充满生命力的“至性之人”的热切向往之情。他同时为四五家报刊写小说连载,不打草稿挥笔成章,情节各异互不相混,宛如反复修炼之作,且立等可取。写作从不受时间地点所限,稿纸五花八门。《望云谈屑》辑一是有关刘云若生平与交游的考证文章。辑二是刘云若散文阅读札记。辑三是关于刘云若小说诗文的评论。附录是《刘云若小说年表》和《刘云若诗文系年》,可供有关研究者参考。
《平山冷燕》这部小说承袭明代遗风,叙述才子佳人故事。明朝隆盛年间,天子颁发诏书,选拔天下人才。相国、大学士山显仁献上十岁的女儿山黛所作诗文,皇帝读其《白燕》一诗,十分赞赏,钦封为宏文才女,又亲赐玉尺、如意、书法等,以衡量天下人才,一时名贯京师。其父为女儿建造玉尺楼,与天下文士考较诗文,才华压倒满朝大臣。江都富户冷新有女冷绛雪,俊美而聪慧。窦知府依势强行买来,欲送给山黛为婢。途经闵子洞,壁上题诗,被洛阳才子平如衡看到,二人暗中互为倾慕。冷绛雪进入山府,不卑不亢,二人相处颇为融洽。她代山黛作诗献于皇帝,被封为女中书。……这部小说极力赞扬女子才华,在封建社会的清初不无进步意义,是一部对后世较有影响的作品。《梅兰佳话》这是一部讲述才子佳人历经波折、终成眷属的小说。情节曲折复杂,故事
施耐庵、罗贯中合著的《水浒全传》以明袁无涯刊《新镌李氏藏本忠义水浒全书》为底本,进行标点分段,参校的本子主要是明容与堂刊《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并利用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水浒全传》汇校本,为一百二十回足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