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文选译注》是我国部《文选》今注今译本,其难度之大,在古文今注今译中不多见。《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 《昭明文选》选录的是自先秦至梁七八百年间的130位作家的各体诗、文、辞赋等38类,共700余篇。选录的作品,已经注意到了文学作品与一般学术著作的区别,所以不选六经、诸子中的文章。这部诗文集大体上包括了先秦至南朝梁代初叶的重要文学作品,反映了各种文体的发展轮廓,保存了重要的资料。 《昭明文选》历来受到封建时代文人学者的重视,甚至被当作科举者的书,有“《文选》烂,秀才半”的俗谚,在封建社会起到了文学教科书的作用。
节庵工诗,清词丽句,自有机杼,与曾习经、罗惇履、黄节并称岭南近代四家。节庵美须髯,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以天满星美髯公朱仝拟之,称其诗极幽秀,读之令人忘世虑。 节庵生前,其表弟顺德龙凤镳尝编《节庵先生遗诗》二卷,收诗二百五十余首,收入《知服斋丛书》中,刻于光绪末。此本不多见。梁氏役后,其表侄龙游余绍宋续有搜辑,新得八百余首,合前二卷,增为六卷,民国十二年沔阳卢弼慎始基斋刊行。此后番禺叶恭绰又搜得遗诗三百余首,名曰《节庵先生遗诗续编》,民国三十三年付梓。
河南大学是一所有近百年历史的老校。自建校以来,一向重视国学研究,并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传承有序的研究队伍,在国学研究领域可谓人才济济,成果丰硕。经初步调查梳理,近百年来在河大工作过的有高深国学造诣的学者包括大师级学者有数十人,出版有关著作近百种。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促进国学研究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我们从中遴选在学术史上有一定地位、至今仍有研究参考价值的作品分批整理出版,这便是「百年河大国学旧著新刊」的由来。现对本丛书编纂出版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建校以来在河南大学(包括其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中州大学、河南中山大学以及后来的河南师范学院、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曾经任教或求学的校友,都在丛书作者的入选范围。 二、一生大部分时间服务于河南大学,以及离、退休或终老于
《校辑近代诗话9种》收近代诗话九种,从报刊中辑出。作者九人,并皆一时作手,故虽小书零篇,多者不过数万字,却论不虚发,精语屡见。今勒为一编,刊以行世,俾学者之参考。多论近代诗人诗作,如陈诗、黄侃、陈曾寿、陈廖士之作;亦有论历代诗人诗作者,如姚大荣、俞陛云之作。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这本书选读古代文论,首先要突破语言的阻碍,古代文论篇章大多以文言写成,而“五四”以来废文言而用白话,使得读书人连思维方式也受到了影响。因此,读懂古代文论篇章,语言转换成为首要任务。别以为文言容易,甚至连专家也会出错呢!
《山谷先生诗集》,分《内集》《外集》和《别集》。《内集》南宋建炎(宋高宗赵构年号间洪炎(山谷外侄,江西南昌县人)所编,任渊作注。《外集》系山谷自名为《焦尾敝帚》的原稿,南宋中史容作注。《别集》史温编注。书成之后,为历代学者所重视。《黄山谷诗选注》从各集中拣选一部分语意明朗、易于理解以及有关山谷生平事略之诗,辑为一册,以飨读者。编目仍按三集次序,注解采用三集原有的一部分,不足补充,力求精简,其他则加以说明。
《沈璟集》将沈璟今存的戏曲、清曲、诗词、文等作品,结为一集。辑校者徐朔方先生在辑录时对原刊的戏曲、清曲的正衬有失规范之处,重作校正。另据《南词新谱》所载曲律正格,对舛律的句格均作校记予以说明,以助于了解沈璟的创作实际。还将作者传记、版本序跋、作品评论及杂劄小记等相关文字材料,辑作附录。
本书系在王重民《徐光启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的基础上增订而成。增加了原书未收的徐光启有关方面的文章以及近年发现的佚文十多篇,包括在国外发现并从葡萄牙语回译的书信和奏章,并根据的研究成果修订了部分内容。
本书初稿为作者硕士论文的附录,撰写于1984年,后经增订成书。戴叔伦诗集至宋元间已散佚,今传之本以明铜活字本唐人诗集为最早,盖为明人所辑,其中可靠作品极少。后出的各种丛书、总集沿袭其误,讹入大量伪作。胡震亨编《唐音统签》发现戴集混入元代丁鹤年、明代刘崧诗,遂加以考证,删除伪作。《全唐诗》本搜辑戴诗最多,达三○四首,然未吸取胡震亨考证成果,复明本窜滥旧观。本书鉴于戴集窜伪情况之复杂,比勘今传各本,广考唐宋元总集、选集,在岑仲勉、傅璇琮、富寿荪诸先生的考证成果上,续考出混入戴集的部分唐至明人作品,从而论定伪作56首,见于唐宋元文献的可信之作148首,真伪难以断定之作60首。根据这一甄别结果,本书将现传戴叔伦作品厘为编年、不编年、备考、伪作四卷,并对前两卷做了文字校勘、语词训释、本事及写作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