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一本记载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语录体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分20篇,492章。两千多年来,它教导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学习、交际、处世、修身、为政。可以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风骨性格、道德智慧,都蕴藏在这本书里。 由于此书年代久远,文字又缺少历史背景,故歧义颇多。现代人常常缺乏历史知识与古文功底,想要读懂读透,活学活用,颇为不易。但若参照前辈学者的解读,必能事半功倍。 唐翼明出身书香世家,一生致力于中国文学研究。《论语》一书,他从总角之年读到耄耋之年,历经几十年积淀,方著成这一集注释、译文、导读于一体的《论语》读本。 本书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论语》卷为底本,原文近16000字悉数收录,精心编校。注释详尽,兼顾梳理相关历史人物背景
《陶庵梦忆》,古代散文集,八卷,张岱撰。撰写于甲申(一六四四)明朝覆亡之后,乾隆年间才刊印行世,是张岱作品中*为著名的一部。主要记明朝苏州、杭州、南京等江南名城的社会风貌、民间风气,包含茶楼酒肆、说书演义、放灯迎神、奇人逸事、花鸟琴艺等,构成了一幅明代社会生活的全景图,为研究明代的风俗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歴史文献。张岱爲明朝遗民,后半生寓居杭州,通过追忆记録,寄托了怀念故乡,眷恋故土的心情,也包含了对明末黑暗现实的忧愤。全书文笔清新隽永,夹杂淡淡伤感,在明末清初散文中自成一格,颇具文学价值。
《搜神记》,笔记体志怪小说集,东晋干宝撰。包含了许多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表达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其中,《干将莫邪》《相思树》《董永卖身》《李寄斩蛇》等故事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的故事虽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但设想奇幻,艺术形象生动,情节曲折,是魏晋志怪小说中的*成就,堪称 中国小说鼻祖 。
《世说新语译注》是中国传统的志人小说的名著,主要记述了汉末魏晋人物的言谈风尚和遗闻轶事。全书共36篇1130则,所记人物故事,上起于秦末,下至南朝宋,但绝大部分篇幅记的是东汉末至刘宋初近三丰百年间的人和事。它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学、思想等许多方面,因而也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法言》被称为子书,是扬雄的代表作之一,遂使扬雄有“扬子”之称,历代研究成果甚多,但并未尽善尽美。《〈法言〉今注今译(附导读)》是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2017资助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扬雄研究中心2018重点资助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2020出版资助项目。全书以《四库全书》本为内容依托,博采历代众家研究之长,结合*的扬雄研究成果与《法言》研究成果,首先对《法言》文本内容进行了点校和勘误,再对其中当代人难以读懂的内容进行了*注释,并进行了现代汉语的*对应翻译,对部分内容较难理解、古今差异较大、思想观念难明、历史典故难读、文化制度有异、上下文之间衔接不明、内容隐晦不清的地方,采用导读形式进行了当代解读,强调了该书对当代人学习、
《菜根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被誉为“处世三大奇书”。其中《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所著,糅合了儒、释、道三派的精神内涵,又总结前人及自身经验,向人们传授修身、齐家、处世、交友等各方面的智慧。《小窗幽
“凡为人子弟者,当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南北朝时的文学家、政治家颜之推,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豪门,在世六十余年,耳闻目击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北周灭北齐、隋灭北周等历史变故。颜之推虽为高门士族子弟,知书识礼,博览群书,受到各朝当权者的赏识与任用,却遭逢乱世,饱经忧患,多次横遭牢狱之灾,性命几乎不保。为教育自家儿孙晚辈立身处世立于不败,颜之推暮年将一生经验进行总结,呕心沥血撰写家训二十篇,饱含修身、处世、治学、治家、养生秘诀等金玉良言。本书自刊刻后绵延不绝,1400多年来代代相传,堪称中国家庭教育的典范之作,更是历代文人给孩子的常备人生之书。翻开本书,汲取古人大智慧,人生不败更完美!本书以清代卢文弨《抱经堂丛书》版为底本精校精编
清代尺牍之首,性灵派名家袁枚挥洒成文,语语警辟,字字新奇。
《法言》被称为子书,是扬雄的代表作之一,遂使扬雄有“扬子”之称,历代研究成果甚多,但并未尽善尽美。《〈法言〉今注今译(附导读)》是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2017资助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扬雄研究中心2018重点资助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2020出版资助项目。全书以《四库全书》本为内容依托,博采历代众家研究之长,结合 的扬雄研究成果与《法言》研究成果,首先对《法言》文本内容进行了点校和勘误,再对其中当代人难以读懂的内容进行了 注释,并进行了现代汉语的 对应翻译,对部分内容较难理解、古今差异较大、思想观念难明、历史典故难读、文化制度有异、上下文之间衔接不明、内容隐晦不清的地方,采用导读形式进行了当代解读,强调了该书对当代人学习、
《法言》被称为子书,是扬雄的代表作之一,遂使扬雄有“扬子”之称,历代研究成果甚多,但并未尽善尽美。《〈法言〉今注今译(附导读)》是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2017资助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扬雄研究中心2018重点资助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2020出版资助项目。全书以《四库全书》本为内容依托,博采历代众家研究之长,结合 的扬雄研究成果与《法言》研究成果,首先对《法言》文本内容进行了点校和勘误,再对其中当代人难以读懂的内容进行了 注释,并进行了现代汉语的 对应翻译,对部分内容较难理解、古今差异较大、思想观念难明、历史典故难读、文化制度有异、上下文之间衔接不明、内容隐晦不清的地方,采用导读形式进行了当代解读,强调了该书对当代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