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由蘅塘退士所编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对每一首诗进行全面、深入浅出的注解,力图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够读懂每一首诗,并理解这些经典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意境。
《道德经:老子》所选为《道德经》传世通行版本。原文共5500余字,包罗了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以及立身处世、治国安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并对其进行了注释、翻译与评析,使有些古奥难懂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适合广大读者阅读、鉴赏。
张中行先生的《文言津逮》是讲怎样学习文言的。“津逮”的本意是由渡口坐船到达目的地,后来用来比喻为学的门径。所以“文言津逮”也就是文言入门。你想学习如何以文言为借鉴吗?那就请你读张先生的著作吧,你肯定会有收获的。 张先生认为,在学习方法方面,路子是原则问题。我们读《文言津逮》,必须先了解张先生在学习文言的方法问题上所持的根本主张。张先生多次问过,在如何学习文言的方法问题上,多年来一直有两种意见之争:一种意见偏重多读,以“熟”为基础求会。另一种意见是偏重摸清规律,以“知”为基础求会。或者说,一条路是以多读为主,以文言的词汇语法知识为……
《国语》是记录中国先秦历史的一部重要文化典籍。书中记载的史实上起西周穆王(公元前 目录
“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代表着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水平。它们所体现出的丰富的智慧和内涵,使其影响已远远超出军事学领域,不但为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学习和运用,而且被众多哲学家、文学家和企业家所借鉴,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精神指导和成功指南。
王实甫《西厢记》,中国古代文学为经典的戏剧作品。但在封建时代曾是一部颇具争议的作品,先后多次遭到禁毁,有肯定与称颂,也有诋毁与谩骂。其故事源自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又称《会真记》),讲述薄情郎张生抛弃爱人崔莺莺的爱情悲剧。崔张故事流传四百年后,金代董解元用诸宫调将崔莺莺被遗弃的爱情悲剧改写成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结局,成为人称『董西厢』的八卷本《西厢记诸公调》,思想性、艺术性都得到绝大提升。
该书搜集、梳理了今闵行区境内自元代至民国地方史志中记载的著作者及其著作的相关资料,分“典籍”、“地方史志”、“家乘谱牒”、“名人文集”、“地情实录”、“地方报刊”、“书帖印存”和“历代书目及作者”等,共约有12万字。可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本丛书由我国近现代出版教育家王云五先生主编,严选国学各部经史子集中的名家名典,力邀一批学风严谨、学术缜密的文化名家如南怀瑾、毛子水、杨亮功等学者进行注译释。是国学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珍品,出版至今深得学界赞誉,再版二十余次。全书体例为原文、今注、今译、今翻译依序排列,博采历代注本,旁搜学界新知,是国学典籍的优良读本。本册由学者史次耘注译。
汉代人把《诗经》的写作方法,总结为:赋、比、兴。赋,直叙式;比,比喻式;兴,联想式。其实,这几种方法的使用,常常交错在一起,很难截然分开。从上举各篇的例子中,就可以深深地感到,不需讲述。概括地说《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