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是明代陈继儒所编撰的一本随文集锦。整本书看似是一种对所见所闻、所听所想的记录,而实则是对内心感悟的梳理,写尽了人生百态、世间真情、人生真谛。全书共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12卷,分别从修身、处世、为学、立业等角度阐释为人准则。内容涉猎广泛、意韵深远、极具哲思,几百年来深受读者喜爱。
《尔雅》,三卷,另音释三,晋郭璞注,宋刻本,顾广跋.
此书为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词集,共收录三百首词作,底本为国家图书馆藏元延祐七年叶辰南阜书堂刻本,是今存*早的版本。
《四声猿》是明代文学家徐渭创作的一组杂剧,包含四部杂剧,其一《狂鼓史渔阳三弄》:三国祢衡死后在阴间骂曹操的情节,实际是借曹操来影射当时的奸相严嵩;其二《玉禅师翠乡一梦》:揭露了当时官场与佛门的尔虞我诈和禁欲主义丧失人性的虚伪本质;其三《雌木兰替父从军》:木兰出征经过,到凯旋、出嫁的情节都是作者的创造;其四《女状元辞凰得凤》:刻画了才华出众的女状元黄崇嘏乔装男子,安邦定国,只因暴露女儿身,满腹才华葬送闺阁的艺术形象。此为明末书坊大城斋刊本,内含版画四幅。
《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依次是: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和用间篇。在这十三篇里,孙武以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这一思想为基础,将作战方针、作战形式、作战指导原则等论述得有声有色。这本《孙子兵法》,兼采众家之长,重点突出实用功能,其中既有权威原著,又有通俗译评,同时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从军事谋略、处世智慧等方面将孙子的智谋重新解析、阐释。本书兼具实用性和典藏性,是一本适合各行各业人士借鉴学习的普及读物。
《五服图解》不分卷,元龚端礼撰,采用元泰定元年杭州路儒学刻本为底本。书中按五服的顺序,分别列出男、女以及已成年、未成年等类别,每类又分正、加、降、义四个等级。这部书在说明丧服制度时,既有图表的展示,又有文字的解释。书中的图示简明而实用,将复杂的礼制变为一望而知的使用指南,方便今人直接而形象地了解古代丧服制度。
《陶靖节先生诗注》四卷,晋陶潜撰,宋汤汉注,采用宋淳祐元年汤汉刻本为底本。汤汉注本为陶渊明集的*家注本,是后世大量陶集注本的祖本。开创了以史证诗的方法,揭示了陶渊明诗歌极为重要的思想、历史、艺术等价值。
《山海经》是一本地理书,还是一本游记? 《山海图》的作者是谁? 鱼鸟的图腾是否预示着古人不死? 当一个人没有读过《山海经》的时候,他应该已经听说过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出自《山海经》的神话故事了。然而读的次数越多,《山海经》也变成一本越读越读不懂的古籍。 本书分为源头、方向、理想、改造四部分,分别从传说和历史、时间和空间、神话和理想、真实世界和改造世界四个角度追本溯源,解答了散落在《山海经》原典各角落里的未解之谜。书中辅以文物照片和古人绘制的《山海经》插图等图片资料,让《山海经》这部藏满神秘、屹立千年不倒的 神书 向普通读者打开了厚重的大门。 本书对《山海经》的性质、作者、成书时间等概论性问题进行讲解,并考证一些重要的历史地理信息,并辅以文物照片和古人绘制的《山海经》插图等
苏轼是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文人、艺术家之一,其题跋文字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重要着作,理论价值和赏鉴价值兼具。《东坡题跋》是苏轼书画题跋作品的汇编,由晚明有名藏书家、出版家毛晋编定,共九卷,完整反映了苏
孙毓汶(1833-1899),晚清重臣。曾任总理衙门行走、军机大臣,刑部、户部、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是近代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所存手稿具有重大史料价值。《孙毓汶日记信稿奏折(外一种)/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还收入乌拉布光绪十年与孙毓汶赴湖北查案所撰行程日记一册。
《图画见闻志》是一部画史著作,全书共六卷。卷一《叙论》十六篇,仿张氏前三卷之作,为数篇专题论文,多有独到之处。第二卷至第四卷为《纪艺》,载唐会昌元年(841)至北宋熙宁七年(1074)间画家小传,并有评论。第五卷为《故事拾遗》,记唐、朱梁、王蜀画家故事。第六卷《近事》记宋、孟蜀、辽、高丽等画坛轶事。此书广作征引,资料翔实,常有独到见解,是一部由史论、传记、绘事遗闻三部分构成的绘画史。
《系统科学概览》是系统科学的普及性读性。全书由四大部分组成,集中介绍系统科学观点和系统方法,简要介绍系统科学大家的哲学见解和探索,并包含作者近年来对系统科学的性质、特点、存在问题和未来走向的新思考。全书行文通俗易懂,说理深入浅出,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可读性。
本书是诗词学习、创作的工具。自2006年初版以来至今,已重印7次,累计印数为21000册。这次修订,根据读者的反馈意见,改正了其中的一些讹误。对一些编排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了调整。对一些编排不合理的地方进
《庚子事变史料四种(外一种)/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五辑)》收录与庚子事变有关的四种史料:宋廷模《京师日记录要》、吴庆坻《庚子十二月赴行在日记》、文悌《庚子西幸纪程》以及《笔记一种》(佚名),此外还附录曲词一种:《庚子纪略》(佚名)。对研究晚清政局和当时的社会情况都有所涉及。
黄宗羲(1610.9.24—1695.8.12),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 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之一黄尊素长子。
刘义庆著的《世说新语》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淡、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综观全书,可以看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突出的成就,具有较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它涉及各类重要人物有数百人,包括帝王、将相、隐士、僧侣等。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言谈举止写出了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兰亭续考》,二卷,续《兰亭考》而作,作者俞松。所录内容均为两宋人物就《兰亭》诸本所作题跋,其书卷录俞松自藏及他人所藏《兰亭序》本,多为名人题跋本,并逐本具各家跋语,间或加按语;第二卷则全录俞氏自藏而经李心传题跋者。所录题跋与《兰亭考》基本不重出,特别是李心傅跋语多及史事,可补史缺。
《霞笺记》,全称《镌新编全相霞笺记》,共二卷三十出。未署撰人,仅题 秦淮墨客校,唐氏振吾刊行 。内有二联式版画八幅,是典型的明代金陵派风格。《霞笺记》出于小说《心坚金石传》,但情节改动较大。在原作中,书生李彦直与同窗就读于书院,诗词被隔壁院内张丽容捡到,张氏看到诗稿,恋慕李生的才华,就次韵和诗,写在白绫手帕上,等候书楼上只有李生一人,抛了过去。李生知张氏有情,就站在墙边的太湖石上隔墙相望,彼此相见,言语不尽。张氏问李生: 彦卿何以不婚? 李生回答说: 欲得才貌如卿者乃可。 由此演绎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