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我国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从古至今,致力于《诗经》研究的人数不胜数,且门派众多。 方铭教授继承近代国学大师马一浮的经学理论及武汉大学著名学者黄焯的《诗经》研究传统,以《诗序》为理解《诗经》各篇主旨之纲领,深入挖掘诗作本义和《诗经》编选者初衷,旨在复原《诗经》古义,引领有益认知。 全书引证丰富、注释详尽而不繁复,在诗旨阐发和诗意训释方面见解尤为精彩独到,学术价值、史料价值、欣赏价值、收藏价值俱不可多得。
明代底本, 《帝鉴图说》 为 张居正 为 规谏幼帝而作的读物, 他 令讲臣采摭前代君人治绩,溯唐虞以迄汉唐宋理乱兴衰得失,可 为 劝戒者,条其事百余,各因事绘图,系之说,以备乙览,存考境焉 ,故名《帝鉴图说》。此书此本 为纯 忠堂藏版 , 分上下两部:上部题名 为 《圣哲芳规》,收 录 上自尧舜,下止唐宋共二十 七 个古代帝王的事迹八十一则;下卷题 为 《狂愚覆辙》,共 录 三代以下共二十 六 个帝王劣行三十六则。每一则事例均冠以四字标题,如唐尧帝有 任贤图治 谏鼓谤木 条,秦始皇嬴政则有 遣使求仙 坑儒焚书 等条,且 每一事,前各绘 为 一图,后 录 传记本文,而 为 之直解,附于其后 。《周易》称九 为 阳爻、六 为 阴爻,上下两部选取事例时分别以九九八十一或六六三十六 为 数,用以区分善恶
《徐霞客游记》是一部以日记体为主的巨制,也是中国第一部较详细记录所经地理环境的游记。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探险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历经三十多年时间,对中国地质地貌、人文、植物等进行系统考察,撰写了这一 千古奇书 ,它既是一部地理百科全书,也是一部文学巨作,具有多方面科学价值。本书内容生动、准确、详实,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此外在对原文精良校对的基础上,又对历史背景、地理名称、人物生平等做了周详的注释,译文力求通俗易懂,让现代读者与几百年前的古人在山山水水中重逢。
此书系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集,作品艺术上与苏轼风格近似,共收词六百二十余首。笔势纵横,雄健豪放,不为格律所拘,继承了苏东坡豪放派的词风,在内容和艺术上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底本为国家图书馆藏元大德三年广信书院刻本。
.
《桃花扇》二卷,清孔尚任撰。采用一九一四年暖红室刻初印本为底本。此书历代坊肆竞相翻刻,版本繁杂。暖红室本为其中精刻精校、流传广、影响大的刊本之一。含有精美插图版画十六幅。内容以复社名士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了南明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了南明统治集团内部的腐朽和黑暗,寄托作者对于王朝兴亡更替的哀思。
论语集说为宋蔡节所做《论语》集注本,十卷。南宋淳佑六年(公元1246年)湖州頖宫刻本。此书编撰体例清晰,分五例:全用一家之说,则独书姓氏于下;兼用诸家之说,则各书姓氏于下;杂用众家之说,则于末后总书姓氏,添入己意三数语,则于末后书本某氏说,此通谓 集曰例 。全附以己意,谓之 释曰例 。集曰已编正说,有它说可以互相发明者,则附注于下释曰同,谓之 注书例 。集诸家说,后附己意,谓之 节谓例 。非正说而旁引可以见意者,则低一字书,谓之 低集释一字例 。采各家之说,均于其后注明。引征博而约,释文简赅,颇有裨于后学。
《韦苏州集》十卷,收中唐诗人韦应物诗歌五百多首,分古赋、杂拟、燕集、寄赠、送别、酬答、怀思、登眺、杂兴、歌行十类,书前有宋代王钦臣所作序。凌蒙初选录宋人评语,辑录而成。底本为明末吴兴凌濛初朱墨套印本。
《仙佛奇踪》,又名《月旦堂仙佛奇踪》,此书于万历三十年(1602)写成,共八卷。明代洪自诚撰。因其多为里巷传说、世俗之谈,故《四库全书总目》视之为 荒怪之谈 ,而附于小说家类之中。内有一百多幅人物版画,颇为精美,有明代徽派版画风格,对于研究和探讨古代哲学和养生有比较重要的史料和研究价值。
石桥寺,又称方广寺,位于浙江天台县莲花峰下,*早建于梁武帝天监二年,历经兴废,明代崇祯年间重建。《天台山志》记载了五百石刻罗汉像的情况,《石桥五百尊罗汉像》为该寺的石刻罗汉像拓本,约拓于清代嘉庆时期,拓印极为精美,栩栩如生,人物的表情高古,衣带当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人物画。此拓本《石桥五百尊罗汉像》应拓于清嘉庆时期,有嘉庆三年(1798)常州知府胡观澜跋。
《全唐诗话》六卷,论及唐代诗人三百二十家,文辞洁雅,流传甚广。底本系国家图书馆藏清乾隆三十五年刻本。
《怡春锦曲》,又名《缠头百炼》,以儒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分为六集。首集为幽期写照礼集,录《西厢记》《红梨花记》《红拂记》等传奇剧散出十七种十七出;二集为南音独步乐集,收《玉玦记》《明珠记》《绣襦记》等南曲传奇十四种十五出;三集为名流清剧射集,收《昙花记》《还魂记》《西楼记》等名家传奇十一种十四出;四集为絃索元音御集,专收《歌风记》《焚香记》《宝剑记》等传奇之北曲十三种十五出;六集为弋阳雅调数集,专收《琵琶记》《荆钗记》《金印记》等弋阳腔剧目散出十四种十四出。以上均为传奇剧曲散出,内有剧目重复及有目无剧者。五集为新词清赏书集,选录了十五位作者的二十五首散套,如梁伯龙三首、张伯起(风翼)两首、杨升庵(慎)一首、周逸民一首、文衡山(征明)一首、郑虚舟(若庸)一首、曲痴子一
《长生殿》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导致王朝几乎覆灭。剧本虽然谴责了唐明皇的穷奢极侈,但同时又表现了对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的同情,间接表达了对明朝统治的同情,还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