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灯余话》是明初重要的文言传奇小说集,共四卷,二十篇。因《剪灯余话》是《剪灯新话》的续书,后世多关注《剪灯新话》,对《余话》不怎么重视,其实,与《剪灯新话》相较,此书不遑多让,对明代中后期传奇小说及通俗小说和戏剧创作乃至于清代《聊斋志异》的创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远播海外。 《剪灯余话》一书仿瞿佑《剪灯新话》,取元末明初事实,以爱情故事为主,杂以幽冥灵异人物。卷一《长安夜行录》、卷二《鸾鸾传》、卷三《琼奴传》等,直写封建社会政治黑暗与礼教残酷的罪恶,并肯定青年男女追求婚姻爱情自由的民主精神。卷一《何思明游酆都录》、卷四《泰山御史传》以阴间地府各种丑恶现象,抨击现实官场,劝人弃恶从善。卷二《田洙遇薛涛联句记》、卷四《江庙泥神记》则写人与鬼神恋爱的故事。《剪灯余话》不论在
《三国画像》不分卷,清潘锦绘,秦祖永鉴定,冯廉校刻。清光绪七年(1881)桐荫馆刊本。是以小说为内容镌刻的木版画集。原书二册,所绘人物自汉献帝至孙翊之妻,包含董卓、吕布、貂蝉等耳熟能详的人物,凡一百一十九人。上册为汉人物图五十九幅,下册为魏、晋、吴人物图六十幅,其中魏人物图三十三幅,晋人物图四幅,吴人物图二十三幅。画像或立或站、执笔提写、骑马奔驰、仰天默念、拉弓射箭、拔剑起舞、遮面哭泣者栩栩如生,每图右上题该人物姓名,部分画像由二人组成,版面丰满灵动。潘锦在卷末题: 此稿自春历夏而秋,每人皆数易稿而成,如用之,须择好手镌刻,庶无遗憾。同治十年岁次辛未锡山潘锦昼堂摹。 可见此画像为精工细镌,晚清小说木刻版画中的精品之作。
《紫钗记》系明代戏剧家汤显祖 临川四梦 之一,取材于唐代蒋防的《霍小玉传》。其主要情节为:才子李益元宵夜赏灯,遇才貌俱佳的霍小玉,两人一见倾心,随后以小玉误挂梅树梢上的紫钗为信物,喜结良缘。不久李益高中状元,但因得罪欲招其为婿的卢太尉,被派往玉门关外任参军。李益与小玉灞桥伤别。后卢太尉又改李益任孟门参军,更在还朝后将李益软禁在卢府。小玉不明就里,痛恨李益负心。黄衫客慷慨相助,使两人重逢。于是真相大白,连理重谐。该剧热情讴歌了爱情的真挚与执着,深刻揭露了强权的腐败与丑恶。此本为明万历时期刊本,其中木刻版画为明代版画的精品。
《历代画像传》由清代丁善长绘。全书共四册,收传说中神仙及明以前历代佛道、圣贤、文臣、武将、异士、女子等人物,包含:魁星、虞帝大舜、东方朔、释迦牟尼佛、荆轲、汉高祖、王昭君、岳忠武王、彭有谟等等。丁氏聘请潍县著名书法家王寿伟为每一幅画像撰写略传,为使后人读之,得知历代有此名人,逐篇用不同字体写成。渔樵山人说 此书一出,必传之于海内,而芥子园、晚笑堂不得专美于前矣 。此为清光绪二十二年刊本,板图刻画精美。
本书以中国四大古典医学名著《金贵要略》《伤寒论》《温病条辨》《黄帝内经》为底本,通过注释、译解等栏目,对书中的内容进行讲解,同时根据当代的实际情况对原书不科学的内容加以甄别。中医四大名著已被历代医家奉为珍籍之秘典和临证之法宝,并称其为中医的一把金钥匙。本书对这中国四大有名进行详细的译白,可以帮助读者顺利读懂中医典籍,轻松掌握基本的中医知识,适合普通百姓日常学习使用,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本书据光绪辛卯年夏五上海鸿文書局刊本影印,王韬著。《绘图后聊斋志异》为经典笔记小说,共十二卷。作者通过追忆三十年所见所闻、可惊可谔之事,汇集成册,公众于世。整部小说涉及赞美男女恋情、批判清末现实、匡正伦理道德和传播西方风俗四个方面,通过凡人灵异化的描写手段,体现了迥然不同的社会时代环境,并且以含蓄的表达方式来反映当时中国的落后和腐败,寄以求得变法图强。
《寒山子诗集》,寒山子诗一卷,丰干、拾得诗一卷。采用《四部丛刊》本为底本,《四部丛刊》影印时所据《寒山子诗集》为南宋初杭州刻本,楮墨精雅。书前有朝议大夫使持节台州军事守刺史上柱国赐绯鱼袋闾丘胤《寒山诗集序》。是书是在台州刺史闾丘胤指令下,由国清寺僧道翘所裒集编次。丰干则仅存房中壁上诗二首,所以此书宋时又名《三隐集》或《三圣集》。
清黄遵宪撰,因其居室名“人境庐”故名,系作者黄遵宪晚年手定本。十一卷。卷首有梁启超撰《嘉应黄先生墓志铭》,卷末有黄遵宪弟黄遵楷《跋》。是书收录作者同治三年(1864)至光绪三十年(1904)所作古今体诗六百余首,按年编排。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新颖,包括当时国内外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国内外的名胜古迹、怀人篇什和酬唱之作等,体现了“未有之物,未辟之境”的诗歌创作思想。
晚清时期的官场崇尚金石文化,清朝大臣端方痴迷于此,并且收藏大量珍品。《陶斋吉金录》共计八卷,收录了商周至隋唐时期的青铜礼器、兵器、权量、造像等359件,还有很多珍贵的金石碑帖。书中不仅勾勒出了每个器具的形状,而且摹出相关文字,标注尺寸大小,多方面地展示该文物的细节特征。《陶斋吉金录》是古代藏品绘图很好之作的代表,为研究古代考古与国宝鉴定提供了重要的物证与史料。
《盼云轩画传》内共四卷,一二卷山水,三卷墨竹花卉,四卷花鸟草虫。原书蝴蝶装,收双面联式版画百余幅。《闲窗论画》共一卷。两书作者李若昌是清朝著名书画家,人称其字得子昴(元朝书法家赵孟頫)神髓,晚年的山水画风格与清代画家王原祁非常相似。平时闲访云林笔意,花卉画堪称一绝。工书善画,有名于时。两书作为李若昌的代表作,留下了丰富的绘画遗产,对专业绘画者提供了宝贵的临摹、学习、欣赏、研究和参考的资料。
清黄遵宪撰,因其居室名“人境庐”故名,系作者黄遵宪晚年手定本。十一卷。卷首有梁启超撰《嘉应黄先生墓志铭》,卷末有黄遵宪弟黄遵楷《跋》。是书收录作者同治三年(1864)至光绪三十年(1904)所作古今体诗六百余首,按年编排。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新颖,包括当时外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外的名胜古迹、怀人篇什和酬唱之作等,体现了“未有之物,未辟之境”的诗歌创作思想。
“抱朴”是道教术语,源于《老子》的语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抱朴子》内篇20卷,论述神仙吐纳符篆勉治之术;外篇50卷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词旨辨博,饶有名理。全书总结了魏晋以来的神仙家的理论,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并继承了魏伯阳的炼丹理论,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本次出版据宋绍兴二十年临安府荣六郎刻本影印。
本书以中国古典医学名著《金贵要略》《伤寒论》《温病条辨》《黄帝内经》为底本,通过注释、译解等栏目,对书中的内容进行讲解,同时根据当代的实际情况对原书不科学的内容加以甄别。中医名著已被历代医家奉为珍籍之秘典和临证之法宝,并称其为中医的一把金钥匙。本书对这中国有名进行详细的译白,可以帮助读者顺利读懂中医典籍,轻松掌握基本的中医知识,适合普通百姓日常学习使用,具有的出版价值。
本书以中国古典医学名著《金贵要略》《伤寒论》《温病条辨》《黄帝内经》为底本,通过注释、译解等栏目,对书中的内容进行讲解,同时根据当代的实际情况对原书不科学的内容加以甄别。中医名著已被历代医家奉为珍籍之秘典和临证之法宝,并称其为中医的一把金钥匙。本书对这中国有名进行详细的译白,可以帮助读者顺利读懂中医典籍,轻松掌握基本的中医知识,适合普通百姓日常学习使用,具有的出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