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纪念梁漱溟诞辰130周年所推出的文化精选集(特别纪念版)。选篇以《梁漱溟全集》为蓝本,从《朝话》《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等经典著作中精选篇目,由梁漱溟家人钦定,诚意特献! 全书分为五辑,从学问、修养、理想和态度等主题入手,瞄准 人生和社会 ,结合梁漱溟先生一生自学之路、待人接物之 独立思考,表里如一 的态度,试图为当下内耗严重、急需精神重建的年轻人提供一份精神读本和解决方案。 第一辑 做一个对自己有办法的人 办法不是在说服,办法还是在养成。 第二辑 思想可开悟 人生可翻新 放眼来看,心胸就可以开大,什么事情不用着急,不要常常颠倒在喜怒哀乐之中。 第三辑 多谈谈哲学 多想想办法 问题来了,正是我们创造的机会到了。 第四辑 精神有所归 生活有重心 说话是力量小,一定要在说话之外,办
日寇侵华,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被迫南迁,组成一个大学,在长沙暂住,名为 临时大学 。后迁云南,改名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简称 西南联大 。这是一座战时的、临时性的大学,但却盛产天才,影响深远。1939~1946年,汪曾祺在昆明求学、生活长达七年,在他的人生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曾说: 我要不是读了西南联大,也许不会成为一个作家,至少不会成为一个像现在这样的作家。 在此后的人生中,他时常深情回望这七年联大时光。翠湖、晚翠园、凤翥街、观音寺、白马庙,泡茶馆、跑警报、做同期、逛书摊,沈从文、闻一多、朱自清、金岳霖、吴雨僧、唐立厂,种种人事,在他笔下娓娓道来,饱含深情,蕴藉弥远,如云如水,水流云在。
一本书暗藏人心、人情、人性,郭德纲教你观己、识人、谋事。 从小茶馆到大剧院,从籍籍无名到名满天下,郭德纲对于中国式成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谋事》是 郭论 系列新篇。郭德纲剖析历史人物,揭秘中国古代社会、职场与家庭的权力本质与上位法则,解读中国人拼搏与智慧、为人与处世的精妙之处。讼师也好,律师也罢,你当他们都是在玩儿法律条文啊?不是,人家玩儿的其实是人性。
樊登鼎力推荐: 比尔 波特是个特别有趣的老人,一个从金钱社会中自由的人。所谓的世外高人,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樊登读书会推荐: 比尔 波特三部曲《空谷幽兰》、《寻人不遇》、《禅的行囊》、孤独有时意味着,我想找到更深的共鸣。 《空谷幽兰》是美国汉学家、翻译家、作家比尔 波特于20世纪80年代末,亲自来到中国寻找隐士文化的传统与历史踪迹,并探访散居于各地的隐修者,借此表达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赞叹和无限向往,从而形成风格独特的 文化复兴 之旅。 空谷幽兰,常常用来比喻品行高雅的人,在中国历史上,隐士这个独特的群体中就汇聚了许多这样的高洁之士,而今这些人是否还存在于中国广阔的国土之上?这是一直困扰着作者的问题。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人愿意在山里度过他们的一生: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
拾遗明清历史、解读市井文化、大话经典名著 郭德纲以更独特的视角、更有温度的故事,解读中国人骨子里的 忠 与 义 。 洞察人生,烛映世变,史学、文学、哲学一次到位。慢火烹茶,进退有度,体会中国式人性、人情、人心。老郭的智慧、热血和真性情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 《郭论》,带你领略更大的江湖。
本书带领我们走进全球32位作家、艺术家、设计师和收藏家的书房,听他们讲述藏书背后迷人的历史和故事。其中包括了《我的奋斗》作者卡尔 奥韦 克瑙斯高,设计师品牌3.1 Phillip Lim的创始人林能平,莎士比亚书店经营者西尔维娅 比奇 惠特曼,等等。同时,书中还穿插介绍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19家大大小小、各有千秋的书店和图书馆。 然而,这本书不是关于遥不可及的书房,也不是关于装饰精美的住宅,它展现的是书籍讲故事的力量。家的温暖,来源于被喜爱的事物包围。
这是一本从零开始的脱口秀创作指南,也是一本让你变得幽默有趣的喜剧宝典。 幽默感真的是天生的吗? 好笑 的来源是什么?从新建word文档到一个成熟的段子之间有多远?谐音梗真的是烂梗吗?打开这本书,看国内脱口秀元老级人物,知名脱口秀演员、培训师史炎关于理解幽默、创造欢笑的一切经验。 幽默在表达和沟通的过程中是提升效率的利器,作用无可替代 当你把人逗笑时,对方把他的心智短暂地交给了你。 作者用让人笑得停不下来的文笔,将自己从业十数年的幽默秘笈全盘托出,无论你是想对脱口秀有更多的了解,还是想在演讲、沟通中大放异彩,或者只是希望寻求一些 幽默力 的提升,成为一个有趣的人,这本书都不会让你失望。
本书是一部深度解读古人生态智慧,访古寻今,索骥中国生活美学的答案之书,作者多年来注重观察寄寓在风物中的自然节令之美,并研习当中延续千年的审美经验的传承。书稿按照时序分为青(春)、朱(夏)、白(秋)、玄(冬)四章,不着眼于华贵事物,只细致呈现每季中人们常见到的桃花、檐廊、帘席、山水、艾草、琴棋书酒、迷雾、秋蟹柿子、消寒图等平凡而典型的风物意象,同时关照他们的渊源承继、审美氛围和今昔对照。书稿配有作者多年来采集的意象照片,共同展示中国风物生活中常被人忽略的审美细节,吸引当代读者从生活的寻常处发现美和情韵。
屏蔽了浮华与喧哗、没有了艳遇与文青的丽江是怎样的天与地?《被遗忘的王国:丽江1941-1949》给出了一份最真实的答案。 本书是俄国作家顾彼得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所写的一本回忆录,英文版一经问世即风行海外,书中记录了他在丽江这块神奇、美丽而宁静的土地上九年生活工作的所见所闻。作为中国第一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城,丽江两万平方公里土地上遍布着雪山、大江、峡谷、森林等壮观而秀丽的风景,未受世俗侵蚀的民风更是质朴率真,淳厚动人,更不必说原生态下丽江古城之民族、宗教、节日以及文化艺术的神秘与辉煌,凡此种种,无不在顾彼得的笔下一一再现,熠熠生辉。中国书籍出版社本次全新再版,内容既多修订,装帧尤工精美,以便读者可以更好地重返丽江 这座被遗忘的古老王国。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人物的是是非非、分分合合一直令读者津津乐道。曾仕强教授根据其独创的 气球理论 ,从三国故事中发现了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将三国故事的情节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世相对应,从中会发现宇宙间的所有变化,都受一只看不见的手 规律左右。 人类看得见的所有作为,其实都逃不开看不见的手的掌控,顺应规律会事半功倍,逆规律而行则会事倍功半。 看不见的手也要和人心变化相配合。魏、蜀、吴俱已灭亡,但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却从未中断。读国学,不只是看个热闹,还要从中看出中国人的特性、中国人的传统、中国人独有的文化特色。
《夜航船》是明代文学家张岱撰写的一部小百科全书,全书共计二十部、一百二十五类,收录四干余条目。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政治人事到礼乐典章,从日用文玩到花鸟虫鱼,从三教九流到神仙方术,广采博收,无所不包。
《永州旧事》是李茵老人晚年的作品。她把汉语和永州口语、方言、俗语完美结合,揉进《永州旧事》,以老人讲故事的口吻,缓缓回忆,娓娓道来,文章淳朴无华,却有独特的沧桑魅力,颇有民国大家风范,堪为当代散文精品。
樊登鼎力推荐: 比尔 波特是个特别有趣的老人,一个从金钱社会中自由的人。所谓的世外高人,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樊登读书会推荐: 比尔 波特三部曲《空谷幽兰》、《寻人不遇》、《禅的行囊》、孤独有时意味着,我想找到更深的共鸣。 《寻人不遇》是美国著名汉学家、作家比尔 波特朝圣中国古代诗人的一本旅行文集。怀着对中国文化的无限热爱,带着从大洋彼岸珍藏的威士忌和酒杯,比尔开始了全新的旅程 寻访36位他所钦佩的中国古代诗人故址。一路上,69岁的比尔沿着黄河、长江,从孔子的故乡曲阜,到济南(李清照),往西安(白居易),经成都(杜甫、贾岛),赴湖北(孟浩然)、湖南(屈原),并一路走到南方,陶醉于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之中,然后到达浙江天台山诗僧寒山隐居之地。《寻人不遇》再现了中国古代高贵的诗魂。 一个美国
走江湖的人,讲究三硬:官面儿的靠山硬;道儿上的关系硬;本身能耐硬。 郭德纲《江湖》 行走江湖,你需要怎么样的城府、心机和格局? 看郭德纲煮酒论史,江湖大佬论江湖,从官方正史、逸闻野史和民间故事中提炼出中国式人情社会的底层逻辑,点破江湖、官场、商场玄机,一本书教你做人、防人、驭人。 心有波涛面含春色,此为江湖。
书评人、作家绿茶走访27位中国当代文化名家,围绕读书与藏书展开了深度对谈。在书房这一富于智识的精神空间中,书房主人畅叙个人阅读经历,阐说读书观与藏书观。在内容选择极为分散的今天,书对我们意义何在?从他们的故事中,或许能得到某种解答。
本书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继《空谷幽兰》后的又一力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仰慕者和研究者,作者于2006年春进行了一次穿越中国中心地带的旅行,追溯了已经成为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要支脉之一的禅宗,其各代祖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游历经历,并诉说了他多年来对禅的深深体悟。
《空谷幽兰》 空谷幽兰,常用来比喻品行高雅的人,在中国历史上,隐士这个群体中就汇聚了许多这样的高洁之士,而今这些人是否还存在于中国广袤的国土上?这是一直在困扰着比尔?波特的问题。因此,他于20世纪80年代末,来到中国寻找隐士文化的传统与历史踪迹,并探访了散居于各地的隐修者 《黄河之旅》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仰慕者和研究者,比尔?波特于1991年春进行了一次追寻黄河源头的旅行,探访了黄河沿岸的重要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他凭借着对中国文化的执著与热情和对黄河之源的强烈好奇,战胜重重困难,坚持走完全程。再次为广大读者带来了这本充满文化底蕴的行走笔记。 《禅的行囊》 本书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继《空谷幽兰》后的又一力作。比尔?波特作者于2006年春进行了一次穿越中国中心地带的旅行,追溯了已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各种版本层出不穷,对其各种角度的解读也屡见不鲜。《西游妖物志》共30章,聚焦 《西游记》中的动物视角 ,按照 动物妖精 在《西游记》原著中的出场顺序,细致考证了各类菩萨、取经团队成员、取经路上制造出八十一难的各类魔怪的身世演变及其在现实中的动物原型。充满趣味横生的观点交融与文化混搭。 在书中,人神魔,佛道儒,民俗文化、动物科普 虚 实 两个世界穿插且互为印证;移花接木、借尸还魂、层叠嵌套、抟土重塑 对比历史版本如元杂剧,分析故事转移、嫁接、人物重塑等演变,一窥吴承恩《西游记》的形成过程。 作者文思活跃,文笔跳脱,用另类视角品读西游,带来一番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
这是一个被称为 魔都 的城市,让无数人为之魂牵梦绕: 汇丰银行大楼、中国银行大楼、沙逊大厦,在黄浦江左岸勾勒出最美的城市轮廓; 南京路上的霓虹,淮海路上的 香榭丽舍大道 ,一步步见证它从小县城发展成国际性大都市的沧桑巨变; 石库门、亭子间、公摊水电的老房子 覅多管闲事 与 按规矩办事 是在这里最能节省精力、减少矛盾的处世之道; 假领头、咖啡、海派西餐 这里的人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从未停止。 这就是上海,让你眼花缭乱,让你常有惊喜,也让你见怪不怪。 上海之所以成为 上海 ,是传统的意外,也是边缘的突破。跟随这本书走进上海,感受它的幸运和宿命,体会它的浪漫和市侩,观察它的蓬勃和阴影,从不同的侧面和具体的细节中,理解这样一座不太完美但又追求完美的城市有着怎样的过去,经历着怎样的现在,追求着怎样的未来
本书是一部对世界电影史上18部经典电影的哲学、美学和技术的电影解析文集。 这些文字始发于1995年,完成于2024年,跨度近三十年,从上千部观影笔记中筛选出18部。电影是引子,观察的是人世、人生和人性。 书名 知法如电影 取自《无量寿经》中的一句经文,佛教阐释世界其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是 无常 ,也因此会有 如露又如电,如梦幻泡影 的偈子。而电影本身,是技术上的定义,是对人体视觉暂留现象的艺术呈现。二者内在的连接,在于 对幻觉的捕捉 。 这本书兼具知识性和学术性,有着来自业内的专业分析:场面调度、蒙太奇、结构逻辑、人物设置、台词、运镜及剪辑;也有着心理学、哲学和文学的思考和辨析;同时因其朴素和深入浅出的行文,而又有着故事性和强烈的共情,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