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李承鹏: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李承鹏 著 新星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2 条评论 )
    • 李承鹏 著 /2013-01-01/ 新星出版社
    •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是中国博客李承鹏穿透力的文字集结。 他对这个民族充满希望, 所以始终不停下批评与反省的笔。 他爱这个世界,爱这个国,所以他的批评与反省充满温情。 他为尊严写作,智力的尊严、记忆的尊严、亲情的尊严、表达的尊严、生育的尊严……因为他不相信一群没有尊严的国民,能建起一个强大的国家。 个人有尊严,国家才美丽,且看大眼如何用幽默、辛辣而温情的笔触诠释这全世界都知道的道理。

    • ¥4 ¥37 折扣:1.1折
    • 茶叶侦探 曾园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6 条评论 )
    • 曾园 著 /2018-11-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钱锺书先生为何说日本茶道无聊? 被国人诋毁600年,倪瓒为何被推崇? 朱元璋杀了驸马,为何茶叶走私更加猖獗? 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茶的基因,我们经常喝茶,却未必了解茶背后的文化。在《茶叶侦探》中,作者不谈各种高深莫测的茶道,也不谈繁琐的茶叶知识,而是用客观事实和冷静的分析,讲述茶的文化内涵,还原茶的真实历史。 通过本书,你会发现,钱锺书竟然是茶叶拼配的高手;标价千万的古董茶,价有所值;广东人的早茶离不开报纸……

    • ¥9 ¥45.37 折扣:2折
    • 沐猿而冠 辉格 四川人民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3 条评论 )
    • 辉格 /2015-06-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人的行为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话题之一:为何那么多人热衷拼酒、劝酒?女人的乳房是派什么用场的?男人四处风流和女人培植备胎的心理有何不同?婚姻制度还能存续多久?人类会越来越聪明吗?这些问题,在本书中都有从人类生物学、文化学角度考察得出的答案。 当然,还有很多形而上的问题:文化、生活环境、基因遗传等如何影响了我们的饮食习惯?语言如何创造了我们?制度差异也有遗传基础吗?近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传统的影响何如?看似高深,实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那么,人性究竟是怎么回事儿?恐怕本书无法提供确切答案,只能说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考察在人类进化历史的大背景下人性所具有的文化性、社会性的由来。总之,本书知识量密集,适合高端读者。

    • ¥7 ¥25.37 折扣:2.8折
    • 李承鹏: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李承鹏 著 新星出版社【正版书】
    •   ( 43 条评论 )
    • 李承鹏 著 /2013-01-01/ 新星出版社
    •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是中国博客李承鹏穿透力的文字集结。 他对这个民族充满希望, 所以始终不停下批评与反省的笔。 他爱这个世界,爱这个国,所以他的批评与反省充满温情。 他为尊严写作,智力的尊严、记忆的尊严、亲情的尊严、表达的尊严、生育的尊严……因为他不相信一群没有尊严的国民,能建起一个强大的国家。 个人有尊严,国家才美丽,且看大眼如何用幽默、辛辣而温情的笔触诠释这全世界都知道的道理。

    • ¥4 ¥19 折扣:2.1折
    • 余秋雨语录 江河,袁元 编 中国文史出版社【正版书】
    •   ( 1 条评论 )
    • 江河,袁元 编 /2010-06-01/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从余秋雨先生数十部著作和演讲中遴选出来的思想和语言的精华——这就是余秋雨语录。 本书共分“人生的况味”、“人性的温度”、“宏观的因果”、“尊严的获得”、“灾难的脚印”、“心中的恶狼”、“文明与蒙昧”、“历史与废墟”、“文人的良心”、“精神的家园”、“城市与乡村”、“文化与艺术”、“哲思与感悟”十三个部分,以语录的形式凸显了余秋雨先生多年来在历史与文化苍茫阔大的背景下,对于文明、文化和人世、人生的深刻思考及艺术表现,使读者对余秋雨的阅读更加简便、直接。精彩语段,格言佳句,读来令人感奋、叫绝——用编者的话来说:这思想者语言的阳光。它是这样径直地找到了我们,让我们觉悟和升华。 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一本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的励志经典。

    • ¥5 ¥21 折扣:2.4折
    • 性格地图 北方 欧人,葛山,陈金川 主编 郑州大学出版社【正版书】
    •   ( 1 条评论 )
    • 欧人,葛山,陈金川 主编 /2003-08-01/ 郑州大学出版社
    • 两千多年前,各种各样的地域文化,在不同的房间着衣起床了,在每个人的身上烙下了一个胎记,有一种东西与生企来地植入了每个人的骨子里。 两千多年后,一本名为《河南人惹谁了》的书在人们手上争相传递,一首名为“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歌曲在人们口中传唱,不同地域的人们都在追问。 河南人惹谁了?湖南人凭什么?东北人是咋了?在这里,我们提供的一个中国人的性格地图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性格基因如果你有所思、所想、所悟、心情还不错的话请与我们联系。

    • ¥3 ¥23.37 折扣:1.3折
    • 亦新亦旧的一代 南怀瑾 复旦大学出版社【正版书】
    •   ( 3 条评论 )
    • 南怀瑾 /2008-03-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本书初名《二十世纪青少年的思想与心理问题》,由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于1977年9月出版,1984年3月第3版时改为《新旧的一代》。它是著名学者先生所作的专题演讲。在演讲中,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对本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及其对人们心理状态的影响,作了透辟的论述,提出了许多值得审思的问题。内容叙及:清末民初的社会思潮;重大的政治事变;中西文化的冲撞;学术思想的演变;古代的文化教育制度;现代的道德价值观念;老少之间的代沟;新旧不同的读书;旧八股与新八股;私塾与家教;尊师重道;安身立命;以及青少年的个性、学识、心理、经验、行为,等等。言语委婉,知识丰富。

    • ¥4 ¥27.37 折扣:1.5折
    • 现时代的根本特点——新世纪万有文库 外国文化书系
    •   ( 10 条评论 )
    • 〔德〕费希特 ,沈真,梁志学 /1998-03-01/ 辽宁教育出版社
    • 费希特的《现时代的根本特点》是一部以分析他那个时代的特点为主要内容的历史哲学著作,它标志着德国古典历史哲学的一个发展阶段。这部著作的内容是费希特在柏林于1804年11月至1805年3月做过的十七次演进,他在付印前又增写了一篇简短的前言。在他的听众中真正的哲学家与教授并不多,而绝大部分是政府官员、外国使节和其他行业的人士,或者像《上德意志文汇报》的报导的说,是“一些最体面的人物和女士”,费希特的讲话坚持自己的原则,又不过分刺激他的听众,他抱着他那发扬理性主义、促进人类文明事业的信念、以洋溢的热情和感人的言辞,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寄望于他有教养的听众能消除恶贯满盈、麻木不仁的现状,而进入自由、纯粹的精神境界。

    • ¥4.9 ¥10.2 折扣:4.8折
    • 摩挲大地(壹)
    •   ( 33 条评论 )
    • 余秋雨 /2012-08-01/ 华夏出版社
    • 《摩挲大地》(壹)是一部文化散文作品集,选取了余秋雨先生原作《摩挲大地》的上半部分,其中包括名篇《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等,这些作品都经过了改写与修订。在作品中,余秋雨用诗意的方式和个人的情怀,述说着对中华文化以及国民劣根性的深思与慨叹。 《摩挲大地》(贰)是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集,选取了他原作中的一部分进行了改写与修订,又新增了一些涉及当下生活的新内容。在书中,余秋雨仍然以他诗意的方式和个人的情怀感染着人们,述说着他对中华文化的深情,以及对国民性的追问与慨叹。

    • ¥8.1 ¥18 折扣:4.5折
    • 理想国·孤独六讲 蒋勋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2 条评论 )
    • 蒋勋 著 /2013-1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如果不活出孤独感,如果做不到特立独行, 艺术,美是没有意义的,不过是附庸风雅而已。 这是一本讲述孤独的书—— 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虚无的“革命孤独”;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的名义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 ——但《理想国·孤独六讲》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作者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 作者创造了孤独美学: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 ¥7 ¥21 折扣:3.3折
    • 人品与官品 杜英姿 主编 人民日报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杜英姿 主编 /2008-06-01/ 人民日报出版社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接受历史的经验教训与不断的自我反省中,寻找到安身立命之根源所在。本书集合知名作家与评论家的随笔式名篇,给人沉重而豁然开朗的启发。一个个娓娓道来的故事,一段段发人警醒的议论,诠释出做人与为官的真谛所在。

    • ¥1 ¥21.37 折扣:0.5折
    • 中国书评:第3辑
    •   ( 126 条评论 )
    • 邓正来 主编 /2005-12-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国学术欲发展,就必须构建起中国学术自己的自主性。而关于中国学术自主性的问题,我认为,我们强调中国学术研究场域依照其运行逻辑而必须与经济场域、社会场域和政治场域做出明确的界分,这可以说是学术自主性的国内向度,因而也是每个国家的学术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遭遇到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中国学术当下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即论者们在研究中往往未经批判性的审视就把西方的一些概念或理论框架套用于中国社会的分析。 据此,我认为,我们必须在我们的知识实践活动中,对中国学术场域在当下世界结构下如何自主于西方社会场域“文化霸权”这个问题做出我们自己的回应。或许我们的回应不会很有效,但是只要我们开始对这个问题做出我们的回应,那么我们的这种努力便能够标示出我们对中国学术自主性的意识已然

    • ¥4 ¥16 折扣:2.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