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家训》全书经典迭出,内容丰富翔实,富有教育意义。或孝顺父母、尊敬长辈,或崇尚仁义、诚实守信,或尊师重教、重礼谦逊,或和睦宗族、团结乡邻,或勤奋读书、勤俭节约,或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等等。这些关于立身、治家、处世、为学的经验总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道德风尚和伦理观念,寄托着福建人民的生命信仰、情感依托和家国情怀。编者在翻译解读时还赋予了这些家训以全新的、适合时代要求的内容和意义,使这些古老的家训与时偕行,焕发出夺目的智慧光芒,时代性、思想性、实用性兼具,实属难能可贵。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凝练出来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它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道德文化资源,其基本内容具有历史恒定性,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整思想道德文化体系。而修身,即个人道德修养和人格养成,是带有基础性和本源性的。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必须高度重视个人品德的养成。《中华传统美德壹百句》精选了上自先秦下迄晚清,涵盖文、史、哲、政等多个领域的经典名句,按照立志、为学、仁爱、诚信、义勇、礼让、勤俭、职守、公正、气节等十个修身德目进行分类。所选内容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力求简明扼要、易于传播,不囿于通常的学术分类和编纂体例。
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不仅体现在经史子集的文本层面,更浸润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和伦理准则当中,其中家族文化和家训传承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以曾国藩为首的曾氏家族堪称代表,曾氏家族百年来人才辈出,的家族文化、家风家训也袍泽乡里,起到文化表率的作用。 《百年家族的秘密:林乾讲曾国藩家训》以曾国藩家风家训传承为脉络,从立志、做人、修身、择业、处世、齐家等几个层面系统总结了曾国藩家训的基本内容,并进行了生动的解读;概括了曾国藩家书与曾氏家训始终如一的精神内涵:注重教育、以读书为本,不以官位财富定贤愚,表现为“家业绵长八纲”“治家十要”和“为人处事四察”等具体内容。 作者特别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解读“家训”在传承文化、良好家风、品德修养等方面所具有的独值。在解读曾国藩家训的
《朱子家训》稿给我的感触是,图文并茂,简明通俗,注解透彻,精义了然,是近年来难得的一部发掘传统文化精髓的普及性佳作,很值得推介。彦寿先生乃当下福建朱子文化研究领域一位学养丰沛、成就斐然、有影响力的学者。他每有著述出版,总会让人眼前一亮。我印象至深的是八年前,彦寿先生时任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主任,主持编撰了多达200万字的《朱子文化大典》,用现代视角阐释朱子理学思想体系,尤为重视正本清源;其富有创意的学术探索,辨析唯实且极有见地,受到学界频频点赞。近年来,彦寿先生出任福州理工学院朱子文化研究所所长,在朱子文化普及方面拓展了一片革故用今、融合生活与现代表达的鼎新格局,《家训注解》的别开生面即是实证。彦寿先生做学问“穷理”“居敬”,可谓以“朱子精神”研习朱子文化,令我感佩。向他讨教,获
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不仅体现在经史子集的文本层面,更浸润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和伦理准则当中,其中家族文化和家训传承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以曾国藩为首的曾氏家族堪称代表,曾氏家族百年来人才辈出,的家族文化、家风家训也袍泽乡里,起到文化表率的作用。《百年家族的秘密:林乾讲曾国藩家训》以曾国藩家风家训传承为脉络,从立志、做人、修身、择业、处世、齐家等几个层面系统总结了曾国藩家训的基本内容,并进行了生动的解读;概括了曾国藩家书与曾氏家训始终如一的精神内涵:注重教育、以读书为本,不以官位财富定贤愚,表现为“家业绵长八纲”“治家十要”和“为人处事四察”等具体内容。作者特别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解读“家训”在传承文化、良好家风、品德修养等方面所具有的独值。在解读曾国藩家训的同时,旁征
本书选取数十种中国文字典籍,带领读者通过汉字的因果流转,来追溯中国文化精神的本源。作者一举囊括《诗》、《书》、《礼》、《易》、《春秋》、《左传》、《史记》、《汉书》等经典,从容游刃于中国千年历史长河中,将种种文字及其思想完美地糅合进一场场精彩的对话和争辩中,一气呵成,展现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哲理思考,为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趣味。?
《中国孝文化丛书·以孝侍亲:孝与古代养老》从多个角度论述了古代孝与养老的关系——养老战略与老人福利、养老与救济机构、家庭养老与养生、退休官员的养老、养老法律保障。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支撑点,也是传统中国人得以屹立于世的重要价值观。中国古人重视养老,国家也把养老制度建设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古代政府对养老的关注与投入,有一种近乎于天然的职责与自觉。而这种职责与自觉,无疑是与中国的孝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相传为元代郭居敬所编《二十四孝图》,集虞舜以下二十四个孝亲故事,绘成图册,训教蒙童。不过,这部编于六七百年前的《二十四孝图》,由于历史久远,其中一些属于“愚孝”和迷信内容,应该被时代淘汰。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导尊老、敬老和赡养老人的美德,借鉴民间喜闻乐见的图画形式,我们选取从先秦到清末的二十四个孝亲故事,编绘成《新编二十四孝图》。这些故事,大都见于历史记载,也采用少量脍炙人口的传说。我们采录这些孝亲故事的时候,尽量保持故事的历史原貌。把这些孝亲故事绘成二十四幅图画,每图附有简短文字解说和点评。本书由山东省老年学会孝文化专业委员会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