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中国历来被称作百年大计、立国之本。教育从哪里抓起?面对时代提出的课题,本书紧扣师德师范师道三者之间内在的逻辑关联,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深入总结经验,探讨了传统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创造性转化问题,既有深入的理论思考,也有具体的实践操作指南。 本书认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离开教师谈教育,很难获得根本突破。而好老师的根本在哪里?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是一个老师能否成为教师的大前提。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那么,如何树立真正的师德?根源在师道。这个道在哪里?在中国的经典中。经典首先并不是给学生学,而是先给老师学,给家长学。每个老师都要先讲好自己这堂人生课,然后才能正确地传道、授业、解惑,完成为人师者的本位责任,让学生踏对人生的脚步。
生命是短暂的,每个生命都只是漫漫历史长河中泛起的一点涟漪。生命又是绚烂多彩的,她要经历诞生、孩童、青少年、成年、中老年等各个不同的人生阶段,品味人生的喜、怒、哀、乐与酸、甜、苦、辣。正是因为生命的宝贵与生命历程的丰富,使人类会以敬畏和虔诚的态度来对待生命的每一个阶段,并将这种敬畏与虔诚外化为种种的仪式,这就是本书所讲述的生命礼俗。生命礼俗是按照人的生命历程而逐步展开的,大致包括祈子、胎教、贺生、贺周、成人、婚嫁、祝寿、丧葬等环节。本书以流畅的叙述和丰富的图片,将这些历代相沿、积淀着五千年中华文化传统而又有所变迁的台湾生命礼俗,展示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