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远古到18世纪,规模尤为宏大的文明交流互鉴,就发生在横贯亚欧的丝绸之路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始于文明之间的相互吸引,它之所以能够延续千年,根本动力在于人类共有的对财富的渴望,以及对美好文明的向往。《文明的边疆:从远古到近世》是一部丝路文明新解。书中从大范围、长时段、历史纵深的角度考察欧亚各民族在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往,将这段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划分为四个宏大的篇章:从史前丝路到凿空之举,远古的东方与西方首次相遇;汉唐时期诸神入华,四大文明体系在西域边地汇流,开始形成多元贸易和文化交流网络;宋明之际,香药东来、瓷器西去,华夏物产经由海上丝路到达中亚,远迄欧洲;至晚明盛清,传教士东来,拉开了中国与欧洲从想象异邦走向东西之辩的文明互鉴的帷幕。至此,丝绸之路终将亚非欧三大洲,亦即近代以前的文
该书分为三编,由绪论和十三章组成。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理论研究和我国的保护现状分析;第二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研究,深入论析了四种保护方式,即: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生活性保护;第三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保护研究,先阐述非遗的分类原则和本人的分类观点,继而分别对语言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类非遗、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传统工艺美术类非遗、民俗类非遗如何进行科学保护与传承进行深入论述。该书对有效地促进未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对于各地区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具有切实的现实指导意义。
古滇时期,大体相当于云南的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始于公元前12世纪,止于公元226年(诸葛亮征南中时期),上接新石器时代,下连爨文化时期。这是云南古代目前本土文化保存相对完整的一个时期。古滇文化是中国西南地区发展程度优选、影响范围很广、很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古滇文化史也是组成完整云南文化史体系的重要一环。
《叶隐闻书》成书于1716年,共11章,又名《叶隐论语》,是日本武士道文化的经典著作和精神源头,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本人的价值观的主要支柱之一,以及了解日本文化的重要原典之一。自问世以来,该书就在日本广为流传,并被译为多种文字,日本许多文化界名人都从中吸取过精神养料,比如黑泽明、北野武、桥本忍等。
本书是《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系列之一的《东亚传统家礼教育与国法(家族家礼与教育)》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从《吐蕃子年(公元808年)沙州左二将百姓汜履倩等五户户籍手实残卷》看吐蕃户婚方面若干问题、律令法和日本古代家族、从法制的观点浅谈韩国传统社会的家礼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