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民国时期黄冈人汪筱舫与同时代名流王葆心等集前人之成果,共同编纂的一套历代名人吟咏黄州赤壁的作品全集。唯其作品皆为古体诗词文赋,没有标点符号,一般读者难以通读原文,无法了解其艺术创作的魅力。为了方便读者,本次再版,特由东坡赤壁苏学专家王琳祥精心点校。
《西藏史诗和说唱艺人》堪称一部巨著,作者通过对西藏长篇史诗的深入研究,充分探讨和详尽阐释了流传西藏的这一既是历史文献、又是文学文本和说唱艺术的神奇现象,作者以其辽阔的视野,雄心勃勃地向我们讲述了关于藏族神奇长篇史诗本身和与之相关的一切内容。 本书的部分是设想为了将非内行的读者领入这一问题的迷宫(章)、向未来的研究者指出我多年来积累的资料(第二章)、将研究者的注意力首次转向他将会正确评伦其价值与相互关系的各类文献之中(第三章)。 第二部分也非常简单,也不会提出问题。这些故事所处的地理范围(第四章)出自格萨尔史诗本身并由一些互相独立的史料相佐证。此后的一章论述了该英雄人物(史诗中的主角人物)所属地区的历史,该地区的头人或首领仍在仰仗的名望。惟有与史诗独立无关的藏文和汉文历史文
仁怀是一个有着900多年建县史的城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游,大娄山脉西段北侧,背靠历史名城遵义,属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典型的山地地带,是黔北经济区与川南经济区的连接点,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斗过的地方,是驰名中外的国酒茅台酒的故乡。 《寻仁迹》这本书结合前人的历史研究资料,考证诸多史料和文物,从历史、地理、建筑、民俗、生态等多个角度立体化、具象化地介绍了仁怀的历史和文化,帮助人们了解仁怀这座城市独特的人文精神。
所谓布牌子,是指厂家生产的布匹在成品出厂或者销售之前,要在匹头上贴一张纸质标识,这种标识具有商标和广告的双重作用。“布牌子”这一约定俗成的称呼,后逐渐成为近现代上海纺织印染企业的一种纸质商标品牌的代名词。布牌子大部分用于棉、麻、丝纺织厂出品的布料,也出现在棉纱、毛线、印染颜料等商品上。近代上海布牌子的图案包罗万象,其画风受年画和月份牌画影响显著,但又有自己的风格。画法上中西合璧,既有传统国画的渲染,又有西洋水彩的笔触,还有以漫画、连环画形式加上鼓动性文字,宣传布料的不凡质地,正所谓各出机杼,争奇斗胜。内容从历史神话到市井风俗,更多的是以中国古代吉祥图案为题材,图案古朴清雅、构思含蓄巧妙,幅幅都是珍贵的民俗遗产。本书收录的200多幅老上海布牌子,是作者多年来的珍藏,它们记录了一个
清末民初,北京出现了许多白话报纸,上面的新闻、评论、小说、散文很多都是用当时的北京口语写成的。里面的北京话词汇一些现在消失了,例如“老斋:对世事一窍不通的人。”一些和现在的意思不一样,例如“马上:现在。”还有一些属于旗人用语,例如“奶奶:旗人对母亲的称呼。”我们阅读了几千万字的白话资料,从中选出几千个现代人已经不能理解的语词,做出解释,对于早期北京话词汇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词汇的历时研究也有的借鉴作用。
济南之名,防自汉初。始之为郡为国,旋撤旋复,屡并屡省,疆域之分合,难以备陈矣。赵宋以来而为府,延至明清,而辖地迥殊,广狭悬绝。其最阔者,有明一代以至清雍正前期,济南府属四州二十六县,几占全省三分之一。是以着作之隶籍,莫可一以绳之也。故《济南历代著述考(套装上下册)》收录范围,凡今之区划隶於济南者,如历城、章丘、济阳、长清、商河、平阴,不论其历史归属(如明清时期平阴不属济南管熔),概予收录;其余则各依其时代,如明清之德州(辖德平、平原)、邹平、齐河、新城、淄川等,明代更有泰安州(辖新泰、莱芜)、武定州(辖阳信、海丰、乐陵、商河)、滨州(辖利津、沾化、蒲台)等,其地在当时均隶济南府:至於周秦汉魏但称齐人者,如公孙固、杜林等,《济南府志》每多阑入,今则一并删削,不欲泛滥无择也。
《东城记余(外六种)》汇辑了《东城记余》等七书,均属纪事类著作。从内容来看,可分为两类:一是关于杭城地方掌故的。杨文杰《东城记余》记载了位于杭州东城的南宋以来诸多坊巷、僧庐、道观的历史及其掌故;丁丙《北郭诗帐》记载了杭州湖墅一地历代掌故、风俗、民情;汪孟销《龙井见闻录》则记述了西湖龙井及其四周景物和见闻;胡敬《定乡杂著》记载了城南定乡之风土、人情、民俗。二是关于杭州文物古迹的。余懋橾《杭郡庠得 纪事》记载了其在杭州府学获得苏轼《表忠观记》残石的经过及文人对此事的题咏;万斯同《南宋六陵遗事》乃是对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六陵在元初遭盗掘,当时是哪些南宋遗民参与了收集诸帝遗骨之事的历代材料收集及考辨;重修岳陵事务所编写的《重修浙江西湖岳忠武王庙墓徵信录》是对一九二〇
《西方大观念》是《西方世界的著作》丛书的前两卷的中文版。 《西方世界的著作》是大英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的一套丛书,60卷,选取了西方哲学、文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及一些自然科学的煌煌巨著,涵盖的时代自荷马起至萨缪尔·贝克特止。这套丛书的前两卷,Syntopicon,我们称之为“西方大观念”。它包括了代表西方文化最主要特征的102个观念,如存在、民主、艺术等等,其意在为后面各卷的著作提供一个总论性的概述和主题索引。每一章对应一个大观念。其文字并不是对该的详尽分析,而是勾勒出该观念的基本轮廓,引导读者去阅读支撑着该观念的一批西方著作。《西方大观念》也可以看作一部问题集,我们所关心的“哲学问题”,差不多都包括在这里了。在本书的总论后面,都隐藏着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而本书恰可以供我们作为探讨的起点,
我们已经无法回到历史亲眼见证不同时期人们爱香、用香的景况,但在流传的文学作品和各式典籍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古人们对香的挚爱:从《诗经》《楚辞》所记录的年代,到唐诗、宋词的时代,再到《牡丹亭》《西厢记》《红楼梦》的时代,从来没有间断过。在封建社会繁华的城市生活中,有闲阶级把对香味的享受升华为一种仪式,成为上流社会身份的文化符号。礼香、品香、赛香、斗香、藏香,以及由此而衍生的产业化链条,数千年来生生不息。 众香皆妙,而沉香犹甚。沉香素有“百香之王”之谓,成为谱写人类嗅觉文化史的标志性存在。在几种的香料中,“沉檀龙麝”的说法也是沉香为首。在宗教的世界里,无论是佛教、道教,还是基督教、、教,沉香都被认为是上天恩赐的宝物。《》记载,沉香是上帝栽种的植物,是基督降世以前,三位先知带
《晋商文化旅游区志》中山西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优势和价值,在于久负盛名的人文景观与雄奇壮美的山岳风光同样丰富出色,紧密结合,相得益彰,形成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并存并重的高格调、高品位,历史之旅与生态之旅一举两得的高享受、高价值,可以充分满足旅游者求美、求知、求异的需要和渴望。
本书是民国时期黄冈人汪筱舫与同时代名流王葆心等集前人之成果,共同编纂的一套历代名人吟咏黄州赤壁的作品全集。唯其作品皆为古体诗词文赋,没有标点符号,一般读者难以通读原文,无法了解其艺术创作的魅力。为了方便读者,本次再版,特由东坡赤壁苏学专家王琳祥精心点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