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约瑟夫 洛克中国西部的探险经历》是一本以约瑟夫 洛克在中国西部27年的探险经历为主题的书籍,详细讲述了他在云南、四川、甘肃、青海等地的探险历程以及对纳西文化的研究和传播。 约瑟夫 洛克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后加入美国国籍。1922年,他从缅甸进入中国云南,开始为美国农业部采集植物标本,并对中国西部的自然生态、民族文化进行深入探索。 在探险过程中,洛克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如土匪的骚扰、军阀的混战、恶劣的自然环境等,但他始终坚持不懈,完成了大量的探险活动和学术研究。在此期间,他为美国《国家地理》书写的文章和拍摄的照片,让西方世界了解到中国西南地区的风貌和文化。后期,他对纳西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深入研究纳西东巴经书和宗教仪式,撰写了相关的学术著作。1949年,洛克因局势变化不得不离开丽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为古代中央王朝之 化外生苗地 。若以 巫文化 论之,贵州是 巫文化圈 的中心,所谓 西南奥区 是也。巫文化体系在中原失落后,却在贵州苗族地区得以保存,实乃 礼失而求诸野 的一枚标本。明代以来官学体系在贵州苗族地区获得发展,新中国成立至今贵州苗族地区学校教育体系日趋健全和完善,但贵州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仍然存在危机。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苗族教育传统资源,乃是颇具挑战性的问题。本书近乎全景式地论述了贵州苗族文化与教育的历史与现实境遇,探讨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传承和发展苗族传统文化的形式、内容与途径,力争为传承和发展我国苗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苗族教育事业,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与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中国人的德行》以犀利之笔剖析中国底层民众,是*能唤起读者同理心的观察记。
\"开学之前,薛聿答应父亲,他一定会好好照顾梁月弯。 青梅竹马住在一个屋檐下,经常打打闹闹,也经常闹别扭,但依然是陪伴彼此美好青春时光 长久的人。 梁月弯总觉得薛聿老是莫名其妙地生气,却不懂他为什么生气。 这个年纪,还能是为什么呢?\"
历史文化学家冯天瑜教授在本书中以11个司空见惯的词语进行深度辨析,深入浅出的讲述这些词语的来龙去脉和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定文化含义。通过他的讲述,让我们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文化的包容性,而他的切入方式是“由词通道”。“字”和“词”本是不同的概念,单个字曾经也可以作一个独立的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词语的含义是不同的,它随着历史的 迭、人们的使用习惯等等的诸多因素,导致自身含义的变迁。这些词语的内涵以及词义变迁的情况,相当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 除此之外,本书另附冯天瑜先生关于文化史、师友漫谈录以及冯先生将全部家藏古代文物捐献给 的回忆录等文章,因此本书也能够让我们从不同的侧面了解一代文化史家的治学方法和文人的精神风骨。
《中国56个民族神话故事典藏·名家绘本:纳西族、独龙族、拉祜族卷(英文)》精选中国56个民族最有代表性的神话故事,以名家绘本的形式展现给中外小读者。其中,神话故事精挑细选,采众家之长;名家手绘插图磅礴大气,尽显画家创作的独具匠心;文本改编体现神话的内涵和神韵。“中国56个民族神话故事典藏”丛书中英文两个版本各30卷,共60卷。生动的故事以及各民族风俗、文化特色等知识性内容,将使更多国家的青少年读者通过这套丛书了解东方,了解中国56个民族的独特魅力。《中国56个民族神话故事典藏·名家绘本:纳西族、独龙族、拉祜族卷(英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介绍纳西族、独龙族、拉祜族代表性的神话故事,为小读者提供了一本具有收藏价值的读物。
本书是《京华通览》的一个分册。在原来的《北海景山公园志》基础上整理,利用原来已有成果,重新编著。以记述了北海的太液池、琼华岛、先蚕坛、九龙壁、团城等各个景点的情况和与北海相关的重要史实、文物,把对北京文化的研究触角引向边缘和纵深,对北京文化的起源和立体化研究推进了一步。该书从事物发端起讲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谈贵气》是一部培养外在文明礼仪、促进内在身心成长的经典力作。 《谈贵气》穿透历史的纵深和文化的壁垒,研究出一系列修炼贵气和贵族精神的进阶密码。 《谈贵气》破除厚黑学的种种迷障和世俗的无形枷锁,试图唤醒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贵气与大美,这与致敬传统、复兴文化的盛世中国梦不谋而合。
本书内容包括:拂去千年的尘埃、文字中的沐浴、民俗中的浴情等三章。为《古中国文化风情丛书——彩色插图版》之一。
现代社会的快速节奏和生活压力使人们心灵疲倦而无处释放,而古代的文人雅士即使同样有时代困境与生活压力的挑战,往往也能从容淡泊,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在《梅兰竹菊谱》一书中,作者便向我们展示了古人如何在与梅兰竹菊“四君子”的亲密相处和精神交流中悟到了生命之流的本质,在培梅艺兰,植竹赏菊中体验了审美的存在,本书原文精简意涵丰富,现代作者在精要注释相关名词的同时做了现代白话流畅翻译,每段后的点评介绍了科学栽培常识和文人趣事,并且配有古朴典雅意境清幽的古代梅兰竹菊主题画60余幅,读来能使人深入古典美感世界,从容休憩愉悦精神,以饱满活力应对生活参悟人生。
赵天宝所著的《景颇族习惯规范研究》以景颇族习惯规范为考察对象,以景颇族习惯规范的鼎盛时期 ——20世纪“民主改革”前的山官制社会为考察中心,以笔者三次只身深入景颇族聚居区进行田野调查收集的、利用景颇族习惯规范解决的百余件纠纷为主要参考资料,试图对近代景颇族聚居区的法秩序做一个简单的勾勒,力求还原景颇族习惯规范维系景颇族社会秩序的本来面目。尊重历史才能程度地还原历史,承认历史才能为当今法治建设夯实基础。本书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把静态的习惯规范和动态的解纷运行过程结合起来,目的是彰显景颇族习惯规范的合理性及生命力。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北京市蒙古族饮食现状调查研究;符号化发展与族群认同:在京蒙古族那达慕大会调查研究;北京市巴园子满族民俗文化村旅游开发调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