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孤独之旅:约瑟夫·洛克中国西部的探险经历
    •   ( 458 条评论 )
    • 和匠宇 /2024-10-01/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孤独之旅-约瑟夫 洛克中国西部的探险经历》是一本以约瑟夫 洛克在中国西部27年的探险经历为主题的书籍,详细讲述了他在云南、四川、甘肃、青海等地的探险历程以及对纳西文化的研究和传播。 约瑟夫 洛克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后加入美国国籍。1922年,他从缅甸进入中国云南,开始为美国农业部采集植物标本,并对中国西部的自然生态、民族文化进行深入探索。 在探险过程中,洛克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如土匪的骚扰、军阀的混战、恶劣的自然环境等,但他始终坚持不懈,完成了大量的探险活动和学术研究。在此期间,他为美国《国家地理》书写的文章和拍摄的照片,让西方世界了解到中国西南地区的风貌和文化。后期,他对纳西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深入研究纳西东巴经书和宗教仪式,撰写了相关的学术著作。1949年,洛克因局势变化不得不离开丽

    • ¥23.6 ¥59 折扣:4折
    • 四时有节——图说二十四节气
    •   ( 15 条评论 )
    • 王晓莉肖本权郑治斌 /2024-02-01/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图说二十四节气》详细地解说了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的时间、气候特点、气象灾害、农事活动、习俗、养生知识等,把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知识与趣味的气象天地,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简明扼要的概述让读者一看就知、一读便明,帮助读者了解气象相关知识,提升生活品质。

    • ¥20.3 ¥45 折扣:4.5折
    • 姹紫嫣红现民风
    •   ( 42 条评论 )
    • 书屋》编辑部 编 /2010-11-01/ 湖南教育出版社
    • 本书目的在于借此书复习一下已有的或消失的风尚、习俗之外,更愿意大家由此而起,反躬自省,对天、地、人三者有所觉悟,端正态度,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谨慎行事,修成正果,并始终坚信前程中有敬、爱、美、善的存在,从而抵御时间的冲刷和风尚的浸蚀,在浊世之中保持清明的姿态,成就未来。

    • ¥16.9 ¥37.5 折扣:4.5折
    • 香山 高云昆 中国工人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4 条评论 )
    • 高云昆 /2020-06-01/ 中国工人出版社
    • 北京香山公园位于北京西郊,地势险峻,苍翠连绵,占地1.8平方千米,是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园林。景区内主峰香炉峰俗称“鬼见愁”,海拔575米。 本书由香山管理处教授级高工高云昆撰写,主要分6个章节,从香山的地理、名胜、人文、历史、现代等方面系统介绍香山,配以200多张精美插图,与《故宫》《颐和园》等图书组套销售。

    • ¥18 ¥85 折扣:2.1折
    • 西南民族地区面具文化与保护利用研究 赵心愚 等著 民族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赵心愚 等著 /2013-03-01/ 民族出版社
    • 本书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正文部分,二是调查报告部分。其中,正文部分是核心部分。在正文中,研究内容又分成两板块:一个板块主要对西南民族地区面具文化所处的生态环境、面具文化的基本分类和基本面貌、面具文化的基本特点、面具的制作工艺、面具文化的传承、面具文化的传播六个方面(共六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另一个板块在认真总结西南民族地区改革开放30年来面具文化保护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的基础提出了针对性较强、可供实践操作的保护措施以及利用对策。

    • ¥19 ¥101.37 折扣:1.9折
    • 对外汉语教学传播路径与跨文化交际模式探究
    •   ( 33 条评论 )
    • 赵娟著 /2019-06-01/ 水利水电出版社
    •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逐渐提高和对外交际活动的日益频繁,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方向不仅要满足我国对外交流语言文化自身发展的需求,更需兼顾考虑世界各国对汉语言学习的迫切要求。在对外汉语言教育的实际过程中,如何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教学任务的核心所在。在此基础上,对跨文化交际学的引入和运用成为必然之势,笔者在此基础上,分析跨文化交际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进而阐发了跨文化交际学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些启示。《对外汉语教学传播路径与跨文化交际模式探究》以教学创新观念为导向,从对外汉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的内在联系、跨文化交际理论解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索、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策略解读、对外汉语教学传播探究、对外汉语中的传统文化传播与教学分析等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对外

    • ¥27.9 ¥62 折扣:4.5折
    • 扎毛村调查[藏族]
    •   ( 24 条评论 )
    • 杨思远 主编 /2012-07-01/ 中国经济出版社
    • 村庄,是农民的聚居地,也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社会形式。村庄形成于农业文明时代,在中国为典型和普遍,迄今依然是中国基本的社会单位。所有中国人,或是生于长于村庄,或是父祖辈来自村庄。村庄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立脚点和必须改变其内容和形式的地方。认知中国的现实和历史,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了解村庄。杨思远主编的《扎毛村调查(藏族)》便是对藏族其中一个村的调查和研究。

    • ¥20.7 ¥46 折扣:4.5折
    • 滇西北怒江流域巴尼人的民族认同与文化变迁
    •   ( 50 条评论 )
    • 张曙晖 /2013-03-01/ 人民出版社
    • 《滇西北怒江流域巴尼人的民族认同与文化变迁》以分布于滇西北怒江流域白族各支系中生存环境封闭、古老文化保留完整、发展程度滞后的“巴尼人”为研究对象,将“巴尼人”与大理白族、滇西北澜沧江流域的“那马人”及滇西北怒江流域的傈僳族、怒族等民族置于一个共时性的互动关系之中,采用“客观文化特征研究法”和“主观认同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在近乎全面的文献占有的基础上,从历史的纵向和横向上充分展示和探究了巴尼人在社会经济及人口、族称、族源、语言、宗教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化变迁状况及其原因,解答了这一群体所产生的民族认同的相关缘由和问题,反映了民族认同与文化变迁的关系。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少数民族支系在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发展变迁之后,伴随而至的表现在民族认同上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

    • ¥13.5 ¥30 折扣:4.5折
    • 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保护体系研究(西南人类学文库 流域与族群互动系列)
    •   ( 42 条评论 )
    • 王剑 著 /2015-07-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民俗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成果,作者通过对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体系的研究,希望在理论上达到厘清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类型,进而归纳其文化功能,揭示其社会价值,传承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在实践层面,为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的开发、利用、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发展寻求切实可行的具体对策和措施。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基本理论、概念的阐释与梳理,包括节日文化、流域文化、文化传承与文化保等;第二,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保护体系的组成要素研究,包括节日文化的内容、内涵、载体、演变等;第三,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保护面临的问题、对策、实践意义,以及具体的传承与保护运作模式;第

    • ¥15.8 ¥35 折扣:4.5折
    •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西方话语”与“本土经验”研究
    •   ( 54 条评论 )
    • 李长中 著 /2020-09-01/ 人民出版社
    •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 西方话语 与 本土经验 研究》作者系统梳理了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及其批评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背后成因,从民族、宗教等多个方面指出了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文化生态与问题框架。进而从 文化多元主义理论 、 散居族裔批评理论 及 后殖民批评理论 三种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出发,说明了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 西方话语 选择与其言说方式,总结了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 本土经验 与其话语症候。在 返回双重现场 的视角下,作者指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 本土经验 建设的主体身份是中华性、民族性和公共性,并提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本土经验建设的逻辑起点是回到文本,路径原点是回到经验,而理论基点则是马克思主义。

    • ¥27 ¥60 折扣:4.5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义
    •   ( 705 条评论 )
    • 张岂之 著 /2015-09-01/ 太白文艺出版社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义》选择了中国文化史上*代表性、*影响力的30部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依照中国文化发展的流变,对每一部经典著作进行不同角度的诠释和解读,探索其蕴含的文化精髓。全书既历数和陈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源流和学术沿承,又全面系统地呈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全貌和体系,呈现了几千年来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内容。这是一部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具有中国人文精神、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纲领性读本,也是一部兼具学术品位、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并举的经典读本。

    • ¥16.2 ¥36 折扣:4.5折
    • 毕兹卡族谱
    •   ( 59 条评论 )
    • 黄青松 /2017-03-08/ 花城出版社
    • 九黎神话、创世传说、巫祝传承,历史与魔幻交织,现实与传统并立。毕兹卡的花桥,渗透着湘西边城的浪漫清丽;土家族的男人女人,有着蕴藏于莽林野峰的蛮朴纯真。通神的梯玛向天,刚烈的喻旅长,名堂经的阿可 或可歌可泣的人物,或哭笑悲欢的轶事,共同组成了一部花桥土家的 小 历史。

    • ¥14.4 ¥32 折扣:4.5折
    • 侗族行歌坐月婚恋习俗研究
    •   ( 49 条评论 )
    • 舒丽丽 /2019-10-01/ 岳麓书社
    • 本选题是一部以湖南通道县坪坦乡的一个侗族村寨阳烂村作为典型标本,综合研究侗族行歌坐月婚恋习俗的文化人类学书稿。绪论部分为学术界近年相关研究综述,正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对阳烂侗寨 行歌坐月 习俗的文化背景、场域、隐喻、目的、功能、变迁及传统文化的反思等进行了演绎式的分析,结语重点在于总结阐述民族传统习俗的价值,认为它是重塑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的重要砝码和载体。

    • ¥16.2 ¥36 折扣:4.5折
    • 贯通草原和绿洲丝路的古代民族
    •   ( 25 条评论 )
    • 徐黎丽 著 /2020-08-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以北温带和北寒带变迁中形成的陆上草原和绿洲丝绸之路为基础,从考古学和体质人类学提供的丝绸之路沿线的不同人类文化遗存着手,以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和交融为主线,先界定“西域”“古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等基本概念,然后重点论述曾经在草原和绿洲丝绸之路留下足迹的古人类、斯基泰人(萨迦人、塞人)、戎、狄、羌、月氏、乌孙、匈奴、汉等民族,*后分析为什么绿洲丝绸之路在汉匈帝国和亚历山大帝国时期开通及丝绸之路在中华民族形成和中国形成国家中的作用;从写作范围上来说,则主要限于亚欧陆上丝绸之路,包含绿洲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但由于人类活动的能动性,有时会延伸到相邻区域。从写作时间来说,从公元前9000年左右西方的斯基泰人和东方的夏家店遗址到绿洲丝绸之路开通的两汉匈奴时期(公元前202-公元220)。

    • ¥20.7 ¥46 折扣:4.5折
    • 小词语 大文化(从词语到文化,这是一场思想的旅行)
    •   ( 8 条评论 )
    • 冯天瑜 著,孙东明 整理 /2022-07-01/ 辽宁人民
    • 历史文化学家冯天瑜教授在本书中以11个司空见惯的词语进行深度辨析,深入浅出的讲述这些词语的来龙去脉和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定文化含义。通过他的讲述,让我们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文化的包容性,而他的切入方式是“由词通道”。“字”和“词”本是不同的概念,单个字曾经也可以作一个独立的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词语的含义是不同的,它随着历史的 迭、人们的使用习惯等等的诸多因素,导致自身含义的变迁。这些词语的内涵以及词义变迁的情况,相当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 除此之外,本书另附冯天瑜先生关于文化史、师友漫谈录以及冯先生将全部家藏古代文物捐献给 的回忆录等文章,因此本书也能够让我们从不同的侧面了解一代文化史家的治学方法和文人的精神风骨。

    • ¥25.6 ¥70 折扣:3.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