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民俗文化全球化的状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如何保护民俗资源的原生态,引导民俗健康发展?如何整合利用佛山丰富的民俗资源,包装出口,佛山发展第三产业?这是佛山建设“现代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和美丽富裕家园”的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佛山民俗文化》是一部记述佛山一百多年来存在的各种民间民俗事象的书。在编写过程中,编者尽可能做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是读者深入了解佛山民俗文化的途径。
《宁波民俗与宁波人》分为七章:章,绪论;第二章,从务实走向开放——宁波的物质民俗;第三章,重规矩讲人情——宁波的社会民俗;第四章,沉重的社会心理——宁波的意识民俗;第五章,丰富多彩——宁波的岁时节日民俗;第六章,精巧生动——宁波的民间游艺民俗;第七章,活色生香——宁波口头语言民俗;附录,中国的吉普赛人——宁波堕民。
《天津花会》重点介绍天津法鼓、传统舞狮、津门杠箱、传统舞龙、卫派摔跤、汉沽飞镲、津门宝辇、阵图秧歌、津门重阁、津门弓刀、武清飞叉、静海蹬竿、卫派高跷、清平竹马、同乐花鼓、津门中幡、形意拳术、津门武术、津门秧歌等种类的花会项目,用文字、图片等分别记述了各种花会的起源、表演形式、艺术特点、使用道具、乐器及曲谱等。还有手绘的天津花会长卷《沽上民戏图》,生动地展现了二十多种门类、五十余道花会多姿多彩的表演盛况。
长沙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极为丰富的人文和历史资源,且多有记述和研究。《长沙文史书丛》以人文、历史、风俗民情、名胜古迹等为题,梳理、汇集、整合了反映长沙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的文章,共5辑28卷,是了解和研究长沙乃至湖南历史与文化的重要史料与读物。 《长沙传统风俗大观/长沙文史书丛》分别记录长沙传统节日风俗,行业风俗,衣食住行医药风俗,婚姻、生育、寿诞、丧葬、礼仪等社会风俗,乡土语言、民间传说、民间歌舞、民间戏曲、民间工艺美术、休闲娱乐等乡土文化风俗。
《汉文化研究丛书:民间信仰与汉代生肖图像研究》一直以来,汉代民间信仰是学术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资深的老一辈学者中如顾颉刚、杨树达、孙作云等,都曾经予以论析;现代活跃在学术界的学者王子今、彭卫、孙家洲、葛兆光也曾给予了研究;近年来一些年轻的学子如沈刚、贾艳红、李秋香等则借此研究获得了学位。那么,汉代民间信仰研究为什么会成为学术热点?研究中取得了哪些成绩,又有哪些不足?换句话说,其研究的趋向在哪里?总之,汉代民间信仰的研究范式及其研究现状如何?虽然对此有些学者也做过论析,但是对于汉代民间信仰研究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为此,笔者试图尝试分析,以促进汉代民间信仰研究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