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的秘密》是为孩子们了解中国民族乐器而创作的 原创音乐绘本 “八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乐器分类法。我们常说的“八音盒”的“八音”也源自于此。 音乐绘本《八音的秘密》通过主人公和爷爷的故事,按照“八音”(金、石、土、革、丝、竹、匏、木)的顺序为小朋友们介绍了民族乐器的点滴以及关于“八音”的秘密。 两位作者通过文字、插图、音乐和动画四位一体的全新创作方式,让大家 立体地了解民乐,感受民乐;她们所讲述的不仅是爷孙之间的深厚情感,还有主人公与民乐相伴的整个成长。 《八音的秘密》的文本和音乐由独立音乐人邹頔倾心创作;插画由绘本艺术家温艾凝精心绘制。民乐器演奏录制由国乐艺术家方锦龙、二胡演奏家王颖、古筝演奏家苏畅、吹管乐演奏家丁晓逵、笙演奏家朱瑞、古琴演奏家孙瀛、阮演奏家杨众国和潘
《格萨(斯)尔》、《江格尔》和《玛纳斯》被称为中国的 三大史诗 。其中《格萨(斯)尔》于 2009 年被联合国列入人类 非遗 代表作名录。三大史诗是藏族、蒙古族和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 百科全书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 史诗卷》内容涉及人物、社会、经济、宗教、民俗、艺术、语言、生态等。共计 95 万字, 200 余幅图片。本书的出版使 三大史诗 这一我国多民族文化的 百科全书 和 民族文化标本的展览馆 能够向读者展示其 百科全书 的真正面目。本书不仅是一部填补空白之作,而且对于弘扬祖国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增进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推动我国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格萨(斯)尔》、《玛纳斯》和《江格尔》三个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 传承人卷》,按门类、批次、地区、项目等来安排条目。内容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个门类,至第四批次,20多个地区,1986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比较详尽地叙述和介绍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基本情况。 本卷撰写中特别关注了传承的脉络,因此成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传承人卷》,它对于我们了解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基本信息是一个指南。本书名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 传承人卷》,所收内容为国务院分别于2007年、2008年、2009年、2012年批准文化部确定的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1986人),并以条目的形式在书中出现。 本书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立体的中国,进一步弘扬中国 传统文化,拟将中国目前 非遗项目进行系统介绍并多语种出版,向世界人民展示新时代中国的文化魅力,提升 软实力。主要内容如下:
手账是什么? 手账就是用纸笔记录生活、工作点滴的记事簿。写手账是一种 自省 ,也是一种 仪式 。 满载回忆的写写画画,并不局限于在媒体和朋友圈上炫耀的 手写高级艺术品 ,它可以剪剪贴贴、修修补补,也可以以极简的方式归纳整理你的思路。
广东省非遗保护中心组织编撰了《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地图》读本,对粤港澳大湾区内68项非遗进行了“地图导览式”介绍,包括内容简介、小贴士、游览资讯和延展知识等栏目,插图精美,语言通俗、生动、有趣,是“遗产时代”“读图”潮流的具体体现,既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人民自我文化认知、认同,促进跨地区、跨体制的大湾区协同建设;又有助于其他地区人民对粤港澳大湾区非遗了解、体验和认同,提高粤港澳大湾区非遗的可见度和社会影响力,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本书整合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遗产相关的四份国际文书:1972年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9《关于保护传统文化与民俗的建议案》,1998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与无形遗产代表作条列》,2003年的《保护无形文化遗产公约》,以及以此为基础展开的各项遗产保护实践,将这些均视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套日趋完善的人类遗产体系。它包含了保护世界遗产(自然的和文化的),无形遗产的理念,规则和实施的完整结构。 通过梳理形成四份国际文书的历史,本书完成了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个人类遗产体系不断反思和更新过程的“知识考古”。 本书还用简洁的方式图解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遗产体系中各类遗产类型的定义、分类,以及相关名录申报的评选标准、程序。 书中很多材料都是首次以中文形式出现,包括对联合国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传承人卷》,按门类、批次、地区、项目等来安排条目。内容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个门类,靠前至第四批次,20多个地区,1986名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比较详尽地叙述和介绍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基本情况。 本卷撰写中特别关注了传承的脉络,因此成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传承人卷》,它对于我们了解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基本信息是一个指南。本书名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传承人卷》,所收内容为国务院分别于2007年、2008年、2009年、2012年批准文化部确定的四批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1986人),并以条目的形式在书中出现。 本书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项目以丛书的形式,整理出版福建省入选 批准的 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有关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曲艺等项目,把这些民间形式的音乐材料按项目名称单独出版成册,并进行概况介绍,以利于民间艺术材料的保护与传承。本书介绍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莆仙戏的概况,列出了莆仙戏的66种唱腔,同时介绍了莆仙戏进京演出剧目选曲、器乐曲牌以及传承任务等,对莆仙戏这个一古老剧种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有利于该剧种的保护与传承。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财富,是民族文脉延续和文化多样性的反映,对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重要意义。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财富,而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者,都是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能给所在国家、地区和民族带来很强的自豪感。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每一项遗产,均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传承演变,是同类遗产中的卓越代表。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入的是2001-2009年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29项世界遗产项目,都具有文化多样性、厚重历史积淀和重要保护传承价值,含有很高的“技术”、“技能”和“艺术”成分。比如传统的龙泉青瓷制作工艺,不管是大的工艺流程,还是具体的操作环节
本书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包括:传统年画综述;年画的艺术价值;民间绘画理论——画诀叙要;年画的历史沿革等。
《代表性项目卷》汇集了目前中国所有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全书分为传统技艺、民间美术、民间舞蹈等十大部分,共收条目1200余条,总字数约100余万字。在完整收录非遗代表作品基本信息的同时辅以精选图片与传承人名录,全方位呈现出非遗代表作的文化魅力。本卷内容兼具知识性与文献性,编纂中注重通用性、简要性和可读性,以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和参考需要,使专业人士和非遗爱好者都能从中受益。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代表性项目卷》,所收内容为国务院分别于2006年、2008年、2011年批准文化部确定的三批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219项)和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311项),并以条目的形式在书中出现。 本书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方法编排。本书采用2014年11月近期新公布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