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经》分“求权”、“争权”、“用权”、“固权”、“分权”、“夺权”、“拒权”、“让权”等八卷。作为专门研究权力的学问,它是系统而全面的,囊括了权力的方方面面、各个要点,可以说是无一遗漏;作为中国古代少数的“权力”专著,它的专家性和深刻性又是无人能比的,毕竟冯道不是在空谈,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不仅是权力的“理论大师”,更是权力的“行动大师”。 中国古代成功的权力大师研探权力之秘的惊世之作! 权力是封建时代人们争夺的核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深谙权力之道,才能成为权力场上的获胜者。作为权力场上的“佼佼者”,冯道对权力的认识和体悟当有“不凡之处”;作为权力场上“奇迹”的创造者,冯道的《权经》也必有“过人之见”。 《权经》分“求权”、“争权”、“用权”、“固权”、“分权”、
本书是美国传教士香便文1886年在伦敦出版的《岭南纪行》的后半部分。1882年10-11月间,香便文和冶基善陪在海南岛进行了为期45天的徒步考察。他们从海口出发,走西线经过琼山、澄迈、临高,从儋州南丰进入黎区,沿黎母山西侧向南翻越白石岭,到达今琼中县的红毛镇。因受汉族商人蒙骗,不得不掉头向北,出岭门、下乌坡、走船埠,一夜漂流至嘉积,然后返回海口。他们一路调查当地民俗和人文风情,观察自然地理和动植物,收集植物标本,并一路治病救人,完成了这次非凡的考察旅行。此书不历史学、人类学和博物学价值,也有文学价值。香便文用简洁、清晰、流畅且带美感的文笔,描绘了一幅19世纪晚期海南岛真实的社会生活画卷。此书以其纪实手法和真材实料,在当时的西方世界影响很大,一出版,包括《自然》(Nature)、《皇家地理学会会刊》(PRGSL)
中国绘画和西方油画在20世纪初发生了碰撞与融合,这是一次必然的相遇,中国绘画需要引入西方的造型观念和系统的美学知识,而西方油画也从各国艺术流派包括中国艺术中汲取营养求新求变。对中国石窟造像进行油画形式的表达,就是这两种绘画体系的早期交融成果。随着20世纪初徐悲鸿、林风眠、颜文樑等大师的出国学习,完整带回了西方的油画体系,提出了融合中西方绘画的观点,由此产生的中西融合的艺术观点一直在我国油画创作中风行不衰。中西方绘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就像黑白的两极,要解决中西艺术融合这个辩证的关系,成为这一百年来中国油画的时代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