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陈治忠著的一部传奇小说。义门陈氏,从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陈旺移家于江西义门开始,到北宋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奉旨分家,历经332年,15代同耕共饮,3000人聚而不散。奉旨分家后,家众散处全国各地,其后裔繁衍至今多达三千余万人口,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家”。义门陈氏创立了“至公无私”的管理体制,开办了我国早的民办高等学校“东佳书院”,所藏书贴堪称天下。其“家法三十三条”被宋朝奉为“齐家”的典范。读完义门陈人“爱天下、忧天下、和天下”的博大情怀和“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精神风范,将为您展现一幅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华彩篇章。
《中国铜商文化研究资料系列丛书: 中铜业铜政资料汇编》以中华书局影印本《清实录》为底本,将《清实录》中有关铜业、铜政的所有资料辑出,按现代阅读习惯整理为简体标点本,按时间顺序排列编码,集中展现有清一代的铜业、铜政状况,并按中央主要部门、省份、国别及洋铜,地名,人名,铜铅矿厂、矿地为关键词制作索引目录,为相关研究者阅读和搜索其中的有关资料提供方便。
《六朝文化:考古与发现》作者以近十多年在六朝古都出土的六朝文化遗存为研究核心,结合全国范围内的相关发现,以及海外与中国六朝文化相关的考古资料,从城市考古、佛教考古、陶瓷考古、帝王陵考古、六朝瓦当研究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六朝文化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文化影响。
作为人类社会中的一种基本现象,“历史书写”与政治权力、意识形态间的复杂关系值得关注。《中古时代的历史书写与皇帝权力起源》在中国中古时代纪传体王朝史的诸多意识形态装置中,择取“起元”、“开国群雄传”、“外戚传/皇后传”与“隐逸列传”四个单元,通过描摹其成立与缺失的历史过程,重建其被书写当时的具体语境,发掘出彼时的政治社会在“皇帝权力起源”这一主题上所欲呈现的样态与结构,由此为深入理解古代王权及人类自身的特质提供一个新视角。
本书集结了四川大学有名历史学家柯建中先生自1951年以来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及杂文36篇,有的过去刊出过,有的则是抢先发售发表。文章以讨论明清史和巴蜀史为主,内容还包含理论及研究方法思考、人物评论、民风民俗记录……长长短短,不拘一格。作者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广泛而深入地占有史料,力求实事求是地研究问题并得出结论。从书中可以看到,一位文献功底扎实的史家是如何得心应手地驱遣史料,为自己的论点服务的,可以对今天的历史研究提供不少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