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柯文在中国史研究领域声名卓著,其专著《在中国发现历史》《历史三调》等受到中国学者的广泛关注。这部柯文先生治学中国历史六十载的回忆录,生动讲述了这位近90岁高龄学者的学术生涯及学术思想的发展之径,其间还穿插了他与导师费正清、史华慈及美国和中国学界同行的交流,以及出版专著时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冷月孤灯·静远楼读史》是著名历史小说作家唐浩明三十年来的历史随笔集、十五年来的作品。全书共分三辑,分别为“解读曾国藩”“时势造豪杰”“小楼碎片”。辑是对曾国藩的专题解读,这些专题大都是对曾氏爱好者的演讲题目。第二辑是对传统文化和古人的阅读。第三辑收录了唐浩明揭秘自己多年创作经历和书斋秘闻的文章。
文字优美……满是引人入胜的色彩轶事和历史考据。这本优雅的色彩宝典包含了你对色彩的疑问的全部答案。 ——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年度好书评语 《色彩的秘密生活》讲述了75种迷人的颜色及其不同寻常的故事。 从金发到红发,从改变了战争方式的棕色到保护人类免受鼠疫之害的白色,从毕加索的“蓝色时期”到拉斯科洞窟壁上的木炭画,从朋克的酸性黄到与圣徒同名的凯利绿……在历史长河中,这些令人惊异的故事就像其颜色本身一样熠熠生辉。
《冷月孤灯·静远楼读史》是著名历史小说作家唐浩明三十年来的历史随笔集、十五年来的作品。全书共分三辑,分别为“解读曾国藩”“时势造豪杰”“小楼碎片”。辑是对曾国藩的专题解读,这些专题大都是对曾氏爱好者的演讲题目。第二辑是对传统文化和古人的阅读。第三辑收录了唐浩明揭秘自己多年创作经历和书斋秘闻的文章。
本书上辑主要以读者熟悉的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为考察对象,探究那些被我们已经“掌握”的历史知识隐藏起来的秘密。我们受过的历史教育常是总其大概,往往前因后果不完备,多种说法只取其一,这实际上很容易产生“错觉”:历 只有这样一种情况,或者历史情况本就是这样的。本书通过综述传世文献,结合新出土材料,推敲历史的细节,打破历史的“错觉”。读罢此书,你可能会有“原来如此”的感慨:原来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原来古代就有这些器物;原来古代有与 相似的行为方式;原来他们是同时代的,我原来记的居然是错的?甚至可能会出现对某个人物印象的“反转”,等等。本书下辑主要以大家熟悉的古诗文以及经典名著为考察对象,把这些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放到历史语境中去考察,像破案一样,解开文章中的“暗语”,看看其背后隐藏着怎样
清末民初,东西方文化前所未有的巨大撞击,使得中国社会传统秩序走向崩溃,逐渐步入近代化。作者侧重讲述了这个特定时期中,张作霖、吴佩孚、阎锡山、唐生智、刘湘、孙殿英、冯玉祥、蒋介石等几大军阀是如何维系其集团统治的,其治下的手段五花八门,有回归传统的,有绿林之风的,有家族集团的,有求神拜佛的,也有推行基督教的,更有学日本玩军国主义的,细究深思,绝不仅仅是令人发笑那么简单。
“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是一面古镜,一面人镜。本书收录的是一组读史随笔。作者披沙炼金,从《资治通鉴》等史籍中挑选出一批鲜活的材料,联系当下现实加以解读,并融入自己修身、治家、从政的感悟,语言平易生动,见解精辟独到,读史风格自成一家,静读使人慧心增益。
我想象他一定是一位朴质恬淡、循规蹈矩、不扬露才学,不争取名位的忠厚长者,无才子气,无道学气,也无领导社会的使命感,而是一位人生修养极深,冷静、客观、勤力、谨慎、有责任感的科学工作者。其治史,有理想、有计划,又有高度的耐性,锲而不舍地依照计划,不怕辛苦,不嫌刻板地坚持工作,才能有这些成就。 ——严耕望(著名历史学家) 本书是吕思勉关于读书治学的论说集。史学四大家之一吕思勉终身积累了丰富的读书治学经验,并对此问题颇有研究。他关于如何读书,如何选书,如何做学问的不少精辟见解,值得今人学习、借鉴。本书收入吕思勉关于读书治学的文章、演讲稿数十篇,另有钱穆、黄永年、胡嘉、王玉祥等吕氏弟子的回忆文章,力求全面、准确反映反映吕思勉的读书治学观点和方法。
本书是部全面系统介绍圆明三园各景点历史及现状的图书。作者对圆明园的100多个景区分别进行了调查研究,综合运用历史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成果。书中收录的各景点图像文献是目前有关圆明园图书中最全的,大量珍贵照片及资料系次公开——圆明园全套四十景彩图为法国收藏的原版,长春园、绮春园均有详细介绍并配有彩色复原图——难得一见。附录雨果的信件,有关圆明园的词序、词、考证,圆明园历史大事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