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天下很自由的人,因为他的权力没有任何。皇帝又是天下很不自由的人,同样因为他的权力没有边界。 权力过于巨大,给权力拥有者及其家族带来的往往是巨大的伤害和不幸。中国式皇冠既神奇、璀璨、法力无边,又沉重、巨大,令人举步维艰。这种独特的境遇是对人性的一个特殊考验,而不同的人在这同样的囚、重压、撕裂下,表现出人性中截然不同的断面,张宏杰著的《坐天下:张宏杰解读中国帝王(修订版)》就是对其中几张断面的描绘和记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是以编年体形式全面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领域重大史事的资料书,旨在为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提供翔实可靠的史料,同时也为 外读者查阅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资料提供方便。 本书为2015年卷,由当代中国研究所和中央档案馆编。本卷列出了2015年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国防和军队改革、外交等方面所发生的各种大事,表现了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本卷条目清晰,资料 ,是进行国史研究的良好参考书和辅助读本。
《中国手工业调查1921—1930》展示了鲁道夫·霍梅尔在中国8年间的调查成果,他用影像和文字记录的中国人使用的工具、器物以及劳作的场景,构成了中国传统劳动工具和器物全景图,书中大量照片, 是弥足珍贵的实物图像资料。本书依据18世纪西方工具分类法,将工具分为基本工具、农业工具、制衣工具、建筑工具与运输工具五大类,每类之下再细分,共140余项,涉及劳动工具和器物千件之多,几乎涵盖中国人日常所用。该书涉及范围广、工具和器物多,文字与照相记录方式并用,且测量精准,在中国科技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方面具有独 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由 当代中国研究所编纂,是以编年体(纲目)形式,逐日、全面地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领域重大史事的资料书,详尽反映新中国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成就与曲折。本系列从1949年卷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65年卷)》是本系列的 7卷,由中央档案馆参编。条目均采自原始、 的资料,以时间先后为序,逐日排列。是国史研究者 的工具书。本卷列出了1965年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队、灾难、自然等各个方面所发生的大事,条目清晰,资料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由 当代中国研究所编纂,是以编年体(纲目)形式,逐日、全面地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领域重大史事的资料书,详尽反映新中国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成就与曲折。本系列从1949年卷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64年卷)》是本系列的 6卷,由中央档案馆参编。本卷起止时间为196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书稿由纲文、目文、文献、注释、附录等组成。同时,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书稿中用了几十件中央档案馆过去未公开发表过的档案,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程应镠,原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期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和宋史,为我国老一辈史学家。本书收录了程应镠所著《南北朝史话》、《范仲淹新传》、《司马光新传》、《流金集》等主要历史著作和论文。
《技术史》共八卷,本卷为第二卷,主要关注从地中海文明至中世纪(约公元前700年至约公元1500年)的技术。在两千多年的岁月中,古代近东帝国将它所拥有的技术优势通过希腊—罗马世界向西方未开化民族传播。在希腊时期、罗马时期、后罗马时期及中世纪这四个历史阶段,基本生产、制造、运输、实用技术和应用化学都在缓慢而稳步发展。至中世纪末,技术与科学的触点极少且未被重视,技术讲授几乎全部是一种师徒传承关系。本卷追踪的技术发展,可以看作是对之后几卷中展现的西欧上升中的技术霸权的初步调研。
本书是以当代历史哲学为主题的系列访谈。受访者是海登、怀特、安克斯密特、阿瑟·丹图、耶尔恩·吕森等当代有原创性的历史哲学和史学理论学者。在访谈中,十一位学者回顾并评论了自身的学术实践和当下的思考,让我们看到了经历“后现代主义”的转向之后,当代历史哲学的丰富面貌。此书为来自各个学科的读者提供了一份把握历史思想当代状况的生动、鲜活的文本。
论古代与近代的历史学收录了古典史学史巨擘阿纳尔多?莫米利亚诺论古代与近代历史学的21篇文章在书中,莫米利亚诺不仅深入解读了希腊罗马犹太与基督教传统中的重要史家,如塔西陀波利比乌斯;还重点探讨了晚近的数位史家,如维科和克罗齐这些文章旁征博引论述精辟收放自如,无论在论述的深度还是题材的广度上,都不同凡响
《辽金军制》包括了辽朝军制稿;说明;章辽朝中央和地方的军事指挥系统;第二章辽军的征集和编组;第三章辽军的若干制度和军法、军政;第四章辽军的战术特点、装备和后勤;金朝军制;章从中央辅政勃极烈制到元帅府和枢密院;第二章军区设置沿革等等。
一部“观念史”的著作,探讨了自19世纪后期美国历史学诞生至20世纪末这一百多年中,“客观性”这一神圣理想和核心规范所遭遇的命运,即其形成和衍变,受到的挑战和修正,如何得到捍卫,以及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后现代观念的风起云涌,终于不可遏止地走向混乱和解体。
年谱是纪傅和编年二体史书的一种演变和发展,它肇始于宋代,兴盛于明、清,至今存世的各种年谱约有四、五千种,其中以清代年谱居多,还包括不少善本、孤本、稿本和手钞本。关于年谱的价值,清初学者全祖望在施愚山先生年谱序中说:“年谱之学,别为一家。要以巨公魁儒事迹繁多,大而国史,小而家傅墓文,容不能无舛谬,所借年谱以正之。”见鲒埼亭集卷三十二。清季学者系诒让在昌巢民先生年谱序中也更为详尽的阐述。他说:“自北榟人以陶、杜之诗,韩、柳之文,按年为谱,后贤踵作,缀辑事迹以为书者日多。于是编年之例通于纪傅,年经月纬,始末昭焯,此唐以前家史所未有也。盖名贤魁士一生从事于学问,论撰之间,其道德文章既与年俱进,而生平遭际之隆污夷险,又各随所遇而不同,非有谱以精考其年,无由得其详实。
本书系海登·怀特的成名作,被誉为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历史哲学著作,也是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研究中语言学转向的标志。作者认为,史与诗并不存在截然断裂的鸿沟,任何史学作品都包含了一种深层结构,它是诗学的,实质上也是语言学的,是一种未经批判而被接受的范式。作者运用形式主义方法建构起结构主义文本分析理论,同时又注重贯彻历史主义思想,并以反讽式的比喻策略对十九世纪八位有代表性的史学思想家逐一分析,向读者展示了他们进行历史著述时所采用的主导性比喻方式及与之相伴随的语言规则,从而确证历史作品普遍存在的诗学本质。
本书为历史唯物主义辩护,辩护方法是提供有利于它的论证,但更多地是以一种我希望的吸引入的形式介绍这一理论。马克思是一个永不满足的、具有创造性的思想家,他在不少方面提出了许多思想。但他没有时间,或没有意愿,或没有书斋的宁静,把这些思想全都整理出来。因而,声言对他的一些主要思想提出比他本人提供的更有条理的表述……这就是本书需要尝试所作的事。
“历史本体论”这个词汇在作者多年的论著中不断被提及,这本新著即就此展开述说,重点围绕“经验变先验,历史建理性,心理成本体”,勾勒出“历史本体论”的大体轮廓。 “历史本体论”本是平易道理,毫不高深,因之也就直白道来,而不必说得那么弯弯曲曲,玄奥难懂。
这是中国历史上部以“浙东史学”名义加以系统梳理的史著,它对20世纪的浙东史学研究现状作了相对全面的梳理,实现了浙东史学知识的积累、入门与推广“三合一”目录。全书有述有评,通过述,了解前人研究成果的精华所在;通过评,了解前人成果在专题研究史上的历史地位。《浙东史学研究述评》的宗旨是,以某人生平及史学成就为中心,将不同学人的研究成果串联起来,力求对20世纪的浙东史学研究状况作一全面的梳理,在综述现有成果基础上较完整地介绍一个学者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