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从宏观审视古代中国社会及文化的发展,认为自魏晋起,历史进入封建领主制至地主制的转型期,这个转型到杨隋唐初实已完成,此后进入成熟发展的阶段。这种地主制度社会在世界上似为中国所独有,而其在政治制度、治道政略等诸方面,更有一系列看似史家已作出定论的问题,需要从微观上重新剖析和宏观上重新估量互相结合的意义上,再作深入探讨。全书脉络清晰,多树新义,旁证博引了大量从未经人注意的新鲜资料,而文笔流畅,娓娓可读,既是学人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历史的珍贵参考,也为广大文史爱好者提供了一种通俗化表述的历史读本。
这是一本描述变化的书。 1990-2002年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这种变化;今后,我们还将经历更大的变化。 在作者笔下,1990-2002年中国的格外引人入胜之处,不是在于她的轰轰烈烈,而是在于她的平淡从容;不是在于她的崇尚伟大精神,而是在于她开始关注普通人的需要;不是在于她的伟人风范和英雄辈出,而是在于一代新人已经长大。对变革的期待取代了对历史的崇拜,进而成为我们国家的主流。 书中牵涉众多重要人物和事件,也叙述了很多小人物和小事情。内容浩繁,巨细混杂,大气磅礴,汪洋恣肆。叙述流畅从容,见解独到精深,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震撼力。
《中国文库·史学类:万历十五年》以万历十五年前后的史事及人物为中心,以“大历史”观念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的种种问题,并由此探讨现代中国应当汲取的经验教训,自在中国大陆出版以来,知识界和文化界好评如潮,其独特的体裁、平实的文风及深刻的思考令读者耳目一新。
20世纪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来说,是开端的世纪,是转型的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也是收获的世纪。 中国近代史研究是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世纪中国历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翻覆地的变化。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从传统中国历史学中分离出来,在30—40年代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服务的、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倾向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占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新中国建立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近代史研究逐占了主导地位。
《中国封建社会》是瞿同祖先生部社会史研究著作,作者认为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就是整个周代,在此基础上,以封建社会的社会现象为讨论的对象,注意其整体的社会结构及功能,分析封建社会的形成以至崩溃的过程,深刻描写了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宗法制度、封建阶级、封建政治等,解剖封建社会的各种社会组织的功能及彼此间的关系。
本书是由中日两国学者合作,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它以伪满洲国时期的日本国策会社——“满铁”为典型,以珍贵的手日伪时期档案资料为基本依据,比较全面、客观地揭示了在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中国劳工被暴力强制和残酷役使的悲惨境况及反抗斗争的不屈精神。 强制劳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法西斯轴心国——德、意、日战争罪行之一;清算法西斯轴心国对劳工的迫害,已成为一项广受国际舆论界关注的世界性行动。本书的出版,也是对这一世界性正义行动的积极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