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三千年》 文治的思想意识源于皇帝。作为最早确立文治的国家,古代中国优秀的文治策略是今日中国发展的基础。在本书中,作者不谈王朝的兴衰,而是从观念、制度、政策等方面,从先秦时期文治的起源讲起,按历史朝代的更迭分别论述文治思想在秦汉时期的确立和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交融与变化,到隋唐时期发展至鼎盛,再到宋辽金元时期的改革与僵化,最后到明清时期的完善与冲突,全面还原中华三千年的历史演变。通过了解这些历史演变,读者可以明白中国何以成为今日中国,并以豁达的历史观去回首过去,面对未来。 《武治三千年》 本书汇集了范文澜、翦伯赞、陈恭禄、吕思勉等近代学者的经典文章,细数了历代王朝开疆拓土、平叛治乱的事迹,以先秦时期巩固统治开篇,按照历史的更迭逐章叙述了秦汉时期的版图初定、魏晋南北朝时期
盛京—奉天—沈阳,名称的变换见证了一座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变迁。今天的沈阳与清皇城盛京、民国远东大都会奉天究竟是怎样的传承关系?《穿越奉天秘境》以“还原”为前提,以“穿越”为工具,以盛京皇城、奉天满铁附属地、奉天商埠地及盛京关厢区域内主要街道为叙述脉落,以现存的和已经消失的沈阳历史建筑为坐标系,围绕历史上曾星罗棋布城市各处的重要历史建筑及发生在这些建筑中的历史及传说进行重点叙述,对每一个地点的变化进行今昔对比,利用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实现跨时空对话,讲述独特的、不为人所知的沈阳城市文化,以头脑风暴的方式为人们带来全新的感受。
其他世界古文明接连陨落,唯有中华文明能够延续至今,原因何在?东亚史巨擘阿尔伯特?克雷格梳理中华文明从起源到20世纪的历史,以寻找中华文明生命力的根源。《哈佛极简中国史》是欧美广受欢迎的中国史入门读物。在三百多页的篇幅中,我们跨越数千年的历史,从诸子百家争鸣的早期中国,到构建zui早帝国的秦汉,从帝制时代高峰的隋唐宋元,到帝制时代晚期的明清,再后到步履蹒跚、探索出路的近代中国。我们可以从中国数千年的文明演变中看到,是什么塑造了我们。当试图理解的中国,我们也能从历史中得到启发。这部中国史的新颖之处在于,它将中国史放在史的大背景中予以考察。汉帝国与罗马帝国同样面临游牧民族的威胁,解决方法有何不同?公元6世纪后,为何欧洲陷入长期分裂,中国却能不断重构统一帝国?蒙古人征服世界的动力与阿拉伯人
本书是由美国人类学家、探险家鲍尔·汉密尔顿(1858生)所记录的一部西藏考察日记。全书从作者由1891年4月从印度南部准备出发记录开始,到1892年年底到达江西九江等地的整个考察历程组成。作者并非每日必记,却较为完整地描画了一个对西藏地区茫然无知又充满了好奇心的考察学者的所见所闻及所感。尽管作者竭力以一个客观观察者的眼光打量,但偶尔也难免先入为主的偏见与无知。所幸作者基本将观察视野投注在沿途的山川风光、动植物生存样态与物种特征记录、藏区的习俗人情以及途径各地的民众生活境况与个人见闻感受等诸多方面,所以本书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个独特的(“外来者”的)文化观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藏区人民的生存处境和社会生活画面。从文献资料学的角度来看,它也无形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中国藏区人民生活之今夕比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