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外儒内法》一书是一部讲述汉武帝一生功过的大众历史读物。通过对汉武帝一朝的内政外交的描写,还原了历史上真实的汉武帝一朝的风貌;通过对汉武帝身边的权臣、外戚、亲信等人物的描摹,深度剖析了汉武帝的统治哲学;着重于对权术、政治、战争、周边国家的命运进行描述,揭秘汉武帝一朝诸多大案背后的隐喻;纠正了影视剧美化或丑化的汉武帝形象,树立了正确的导向。从而可以窥探帝王学的奥秘,启迪人生智慧
《秦汉史》是吕思勉所著中国断代史的第二部,写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九四七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印行。后多次再版,是研究秦汉史*基本的参考书之一,已成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经典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全书共二十章,上部分讲王朝兴衰,朝代更迭,下部分专门将秦汉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等。作为大一统帝国的起源,秦汉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草创时期,吕先生以四史等正史为基本资料,通过对史料的缜密对比、解构、重整,建立新的秦汉史逻辑,并借抉发曾经遮蔽的史实,呈现更多价值的历史细节。既作了全面系统的叙述,又能抓住重点进行比较详细的阐释。其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均有重要参考意义。
《楚汉四年:道尽国史千年宿命》一书的历史跨度从秦始皇时代到汉高祖刘邦驾崩,短短五十几年的历史,却历经两朝三代。书里用独到的视角分析历史人物的性格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去脸谱化的写作手法,让人物生动的跃然纸上;当中反映出一些历史人物的必然宿命,对今天依然有着现实意义。该书文字幽默轻松,但不乏真知灼见。在深度解读的同时,真实地还原了历史事件,也对历史人物进行了很好的塑造,让读者也能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
历史风云人物 丛书以时间为序,择选了在中国历史上各领域有突出贡献、重大成就及深远影响的风云人物,将其分为帝王将相、文化名人、科学巨匠等类别以呈现,通过对各朝代风云人物的介绍,展现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风貌。本书以人物为主线、横线,时间为纵线,横纵结合,搭建了较为立体的空间结构,利于读者对历史产生更为形象的认识。本书语言较通俗易懂,情节描述生动,内容丰富全面,是一套普及历史知识的大众普及读物。
本书为讲谈社学术文库·中国史系列的一种,由历史学家西嶋定生先生撰写,主要是对秦汉帝国的历史事实进行简明扼要的叙述和简要评论,作者在秦汉史领域功力深厚,著述等身,这部著作因此而成为一部“大家小书”,也是“深入浅出”式的经典。西嶋定生以其“东亚册封体制”理论受到东亚史学界的极高尊敬,而这部《秦汉帝国》则让读者看到他另外一种史学境界。
本书是了解秦始皇和大秦帝国的通俗读本。作者陈舜臣秉承其一直以来对历史的严谨态度,亲自赴西安等地进行实地考察,结合史料、出土文物,以及考古发现,运用其擅长的推理分析手法,为读者重新审视秦始皇及其所处的大时代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书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全面勾勒出秦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为读者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大秦帝国画卷。
这是一本小型学术专著,收录了作者关于西汉贵族甲第和食邑、汉唐长安粮食供应的4篇论文,分别研究了西汉长安的甲第居住者身份、甲第性质、营造等问题;西汉初,公主、列侯的食邑;汉初山东鲁侯奚涓—母侯刘疵的鲁侯国,吕后外孙张偃鲁王国的变迁,并推算鲁王张偃的食邑户数、租入;高祖吕后之女鲁元公主,其汤沐邑食邑的户数和租入;汉唐长安的粮食供应以及汉唐时关中的气候、水利、劳动力和消费人口的此消彼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