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盛唐:隋唐史二十讲》以作者多年来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讲授的隋唐史课程为基础,经过多次整理、修订,按照时间顺序,详细地叙述了隋唐历史发展的进程。对于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经济文化成就、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讲义》内容介绍:公元184年黄巾军的主力被了,在起义的过程中,地方割据势力增长,为封建割据创造了条件。 我们知道,封建社会里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因而即使是在统一的时期,也不可能消除封建割据的因素,而在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割据的因素就有可能发展起来,形成公开的封建割据的局面。
武则天82年的人生,前31年,她卷入权斗漩涡,为活命从宫女杀到了皇后的宝座;后51年,她掀起腥风血雨,用女皇的龙袍确保了自己的安全。 3岁,她是商人之女,被术士袁天罡相面后惊为“天下之主”;25岁,她入宫十年,从太宗的病榻上了太子的床榻;27岁,她身陷尼寺,却成功地与新皇藕断丝连;31岁,她放手一搏,赢了你死我活的皇后争夺战;36岁,她代高宗掌政,不知不觉地将权力转入自己手中;59岁,她独揽朝政,一手翦除皇族集团,一手培植新贵势力;67岁,她应百官之请登基称帝,开始了14年波澜壮阔的女皇时代;82岁,她退位禅让,被政敌尊为“则天大圣皇帝”, 治国开启盛唐序幕,身后留下无字丰碑。 武则天的82年人生,每一天都走在生死边缘,而她赢得了每一次决斗。
作者长期致力于隋唐文化研究,颇有心得。本书对唐代官员的职散勋爵、监察、考课制度,科举、军事屯垦制度,隋唐时期的洛阳及其与丝绸之路的关系,李渊的历史评价,唐太宗与晋阳起兵,贞观之治、礼法习俗中的避讳及其社会效应、饮酒习尚与酒令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予以探讨,且多有独到见解。另对古代职官制度、封建政制、人物等也有涉及,显示了作者具有广阔的研究视野和深厚的学术功底。史料丰富,立论严谨。
马令《南唐书》三十卷,该书仿效《三国志·蜀书》之例,置先主(李昪)书、嗣主(李璟)书及后主(李煜)书等,共五卷。人物列传十七类二十二卷。该书仿效欧阳修的《新五代史》笔法,卷首文末多有序、论,各予褒贬。陆游《南唐书》十八卷,内本纪三卷;人物列传十四卷。该书叙述简赅有法,极为后人推崇,刊印、校注者甚多。元天历初,戚光为之音释(一卷),程塾等校刊,赵世炎作序。清道光二年(1822)有绿签山房刻本,附嘉庆时汤运泰《南唐书注》十八卷、《唐年世总释》一卷和《州军总音释》一卷。1915年有刘氏嘉业堂刻本,附康熙时周在浚《南唐书注》十八卷及刘承干《南唐书补注》十八卷。现存早本为明嘉靖四十三年钱谷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