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追溯北宋末年靖康之难的完整历史细节,讲述宋、辽、金三方的和与战,聚焦北宋历史大变局的关键时刻,以及帝国由内而外全局性危局大爆发的前因后果。北宋宣和年间,帝国上下一片繁荣景象,然而盛世之下的隐患已成暗涌。财政困难、军事痼疾、恶性党争等内部危机,北方辽、金两国的军事威胁等外部危机,使得帝国渐成风雨飘摇之势。为“收复”作为战略屏障的燕云十六州,宋徽宗决定联金灭辽。宋金联盟虽然逐渐将辽国蚕食,但金国借此窥见北宋的虚弱,加之两国复杂的利益纠纷,金国转而南下攻宋。靖康元年(1126),金军第二次围攻汴京,十一月汴京城陷。北宋轰然崩溃,从盛世到灭亡仅隔三年。 作者以兼顾宋、辽、金三方立场的史料记载为基础,用通俗流畅的叙事笔法,试图复盘靖康之难历史发生的过程,探寻北宋盛衰之变背后的深层成因,
本书侧重于一般历史读物、特别是历史教科书里向来欠缺的内容:写人物,重点是写人物的性格、人物之间的关系。比如王安石,着重写他的性格和习惯;蔡京和高俅,重点写他们为什么会发迹,读者会看到,正是许多 大忠臣 栽培了他们。历史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由此表现出来。 写事件,重点不是说故事,而是揭示真相。比如对宋徽宗、宋钦宗,重点介绍他们成为俘虏后的生活;对赵匡胤之死、金匮之盟等重大事件真相,给出颠覆正史说法的独立见解。 本书还特别关注细节、小事。比如宋朝的娱乐、宋朝人如何取名字、宋朝人怎样喝茶等。
在中华四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中,对后世子孙起着巨大精神影响的历史伟人,为数并不多 而岳飞则是其中的一位。岳飞 尽忠报国 的精神,他的高风亮节,不仅为表率于宋代,也激励着后世。 在战争史上,不乏好战嗜杀的名将。岳飞却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 仁心爱物 。他英勇善战,却从未将杀人视为乐趣。这不仅表现在他平定吉州、虔州叛乱和对杨幺叛军的处置上 即使对金军也不例外,这种 以仁为本 、珍视人命的军事观,是十分难得的。 《孙子兵法》是古代一部天才的军事著作,然而自此部兵书问世后,尽管中国历代名将辈出'军事理论上却无重大突破和更新。岳飞反对防守,主张进攻的方针,仁严兼济的治军实践 连结河朔 的策略以及。以仁为本 的军事观,无疑是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的四项重要贡献。
《西夏王朝》一书,是由人文历史学者唐荣尧,通过十多年沉身史籍研究、二十个省区田野调查,依托央视年度重磅纪录片《神秘的西夏》,精心创作的一部讲述西夏王朝存亡兴衰的巨著。 海报:
《辽代社会史研究》(译《大契丹国》)是日本学者岛田正郎的学术著作。该书出版于昭和二十七年(公元1952年),发行量较少。昭和五十三年(公元1978年),因日本学界契丹史研究的需要,以及中国和其它国家契丹、辽史研究不断深入,作者在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增补以合再版了此书。受到包括日本学界的世界各国契丹、辽史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本书从部族制度、辽代的法律和经济状况切入,全面运用当时的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系统地研究了辽代社会各个方面的历史。
这套《中国小通史》正是向青少年普及中国历史知识的读本。我想,即使不是青少年,文史爱好者也不妨读一读本丛书。比起洋洋几百万字的煌煌大著中国通史,本丛书每册只有十万字左右,共八册,加在一起,也只有八九十万字,故称小通史。而且更重要的在于本书不是史话,更不是时下泛滥成灾、肯定后患无穷的戏说历史,而是严肃、严谨的通史著作,只是尽可能简明、通俗罢了。各册的作者,都是断代史的专家、学者,本丛书堪称是专家家写的普及读物。我不敢保证每册的文字都能如行云流水,文采斐然。但我敢保证,每位作者都紧紧把握住历史脉络,将断代史的主要内容,高度浓缩,交待得明明白白,一览无余,史实准确。读者读的是信史。每册的最后一章,都是同一历史时期的世界各国概况,如果读者能读完全书,就会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大中国,怎样
一次小小的酬神聚餐,引发了朝局的轩然大波,背景是北宋中期的庆历新政。作品展示了从宫廷到市井广阔的生活面,政治、社会、军事、外交,错综复杂;变革、权争、阴谋、人祸,惊心动魄。一波三折的朝廷新政被置于日常性的生活描画之中,既有细密精微的人情洞察,又有对于天下大势纵横捭阖的宏观把握,读来兴味盎然,令人深思。
《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为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宋朝”一卷。《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很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全书渐次展开的十章,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板块:开端的四章,依照历史的时序,概述了公元9世纪末到13世纪政治史的基本历程。继而进入本书很为核心的内容,以三章的篇幅,讨论这一时段中“思想与宗教的奔流”:作者分别从思想和宗教的变迁、士大夫群体和社会精神、科学和技术革新等角度阐释了“奔流”的意涵。接下来的两章,介绍两宋的文化潮流、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