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影工作室编著的《再见乌托邦(清影纪录中国2010)》汇聚清影工作室201O年度放映的18部纪录片和16位导演的精彩访谈,其中包括——盛志民《再见乌托邦》:崔健、小珂、魔岩三杰,中国摇滚的爆发和覆灭杜海滨《1428》:金狮奖纪录片,凝固汶川时刻王利波《掩埋》:昨日唐山,令日汶川,地震不可预测?顾桃《敖鲁古雅,敖鲁古雅》:每个人都会在潮流中搁浅,每个人都会被时代放逐,鄂温克是每个人的故事顾筠《永恒之火》:中国人的奥运会一中国人的奥委会官方纪录片一中国人的地下电影《再见乌托邦(清影纪录中国2010)》以纪录片作者访谈为主,兼有对作品的介绍,努力记录下导演与观众交流的每一个精彩问答并认真地录音整理而形成,这将是目前规模的独立纪录片导演访谈。
《一读就懂的中国史·清朝》讲述了中国古代历史中清朝的历史进程,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展开,展现出清朝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建筑风格。同时,本书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图以及历史事件解析图、人物简要介绍、“延伸思考”栏目,、可令读者对历史发展的脉络走向一目了然,塑造大历史观。
广东十三行起源于明朝末年与葡萄牙等国的商贸往来,清朝统一台湾后放松海禁,康熙皇帝责成户部和内务府组建粤海关等外贸机构重建广东十三行,由财力充裕、有外贸经验的商人担任行商。十三行的潘、伍、卢、叶行商,潘有度、卢观恒、伍秉鉴、叶上林号称“广州富豪”,其家产总和比当时的国库收入还要多,是货真价实的“富可敌国”。十三行被誉为“天子南库”,一度在中国中西贸易的舞台上非常活跃,是清政府闭关政策下仅存的海上丝绸之路。 我国现存的关于十三行的历史资料特别是档案文献,比西方国家要少,但本书基于中国、葡萄牙、英国等国史料与欧美各国的相关专著,发掘出十三行与天地会的秘密关系,其参与反清复明和太平天国活动的内幕;以及十三行对《红楼梦》,大北方战争、三十年战争、荷兰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等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个体自我的每一次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说:经典是那些正在重读的书,经典是常读常新的书。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代经典作品中蕴藏着富民强国的丰富智慧、众多值得汲取和反思的经验教训。民为贵、君为轻的治国理念和民本思想,清正廉洁、克勤克俭的为官之道,允公允能、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如临如履、朽索驭马的防腐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精忠报国、捐躯济危的民族大义,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气节操守,自强不息、精进向上的积极人生,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求是精神,温良恭俭、己欲达而达人的人间关爱,厚德载物、不涓细流的博大胸襟,等等,对领导干部有着重要的镜鉴和启迪作用。《领导干部读经典》辑辑选
本项研究一开始就是以晚清史为研究对象,区别于中国近代史。因而与中国近代史关注的问题和表述的史实有比较大的差异。本项研究更注重于基本史实的重建,在史料和方法上有几点需要作一说明:一是本书采用的基本史料是中国历史档案馆编,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七册《鸦片战争档案史料》,这是有关鸦片战争时期最全面的官方档案资料汇编,基本上涵盖了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收集的史料,并有相当规模的扩展,也基本具备了本项研究实证所需资料。而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因为是按照中国近代史编排资料,且资料大多为节录史料,与本项研究大多无关,少数相关部分,大多在《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中已经概括。这一时期其他史料大多与本项研究缺少关联,笔者查阅过程中将相关部分采用。因而,在史料使用上显得集中或单一
晚清时期,中国封建王朝已无可挽回地走上了衰亡之路:西方列强频频入侵、统治集团昏聩腐朽……曾经的“中央帝国”内外交困、危在旦夕。《崩溃的帝国:明信片中的晚清》聚焦于这一段令国人屈辱又难以忘怀的历史。编者用了多年的时间,从海内外收集了三百多枚晚清的明信片、照片、画片及邮票、封函等,以人物、事件为主题,按时间顺序编辑成册。书中不仅展现了以“末代王朝的代表人物”“清末的监狱和酷刑”为代表的帝国没落景象,更展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日甲午战争”“台湾的开发与台湾民主国事件”“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俄战争”等等使帝国遭受重创的重大政治、军事事件,形象直观地再现了那一段风雨飘摇、令人欷献的历史。在《崩溃的帝国:明信片中的晚清》收录的图片当中,明信片是当之无愧的主体,数量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