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术文丛: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构建》共分上下两篇,即“挖掘”和“开拓”。上篇:昭示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形成的文化逻辑,从问题学的角度考察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逻辑,对“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复杂性、“世界历史性个人”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间关系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重要问题作了新的阐释,并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现代世界体系”理论作了比较性的研究。下篇:基于对当代世界和中国的重大历史与现实问题的反思,明确提出和系统论证了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问题及其意义、世界历史理论的“世界历史时间”原理及其意义和“世界历史”双重结构原理及其意义,勾勒了作为世界历史理论构成部分的民族观和时代观的基本轮廓,对“全球化”及其发展作了世界历史理论的批判,并从主客体相统一韵视阈阐释
《通史》首开由历史学家运用观点囊括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的先河。本书分八个部分,四十四个章节,主要讲述了世界历史的进化,世界文明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作者着眼于,侧重于那些有影响的、促进历史发展的历史事件,其中包括原始社会、欧亚大陆的古代文明、欧亚大陆的原始文明、欧亚以外的世界、地区分割后的世界、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人统治的世界、西方的衰落与成功等八个主要的部分。重点突出,主题鲜明,着重有三个主要的问题,即(1)欧洲扩张的根源;(2)欧洲扩张前的儒家文化、穆斯林和其它非欧洲的世界;(3)欧洲扩张的各个历史时期:伊比利亚时期,荷兰、法国、英国时期,沙俄时期。 下册的主题是1500年以来,化进程日益加速的历史。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这部潜心力作自1970年初版问世以来,赞誉如潮,被译成多
《日本历史(中文、日文)》梳理了日本历史从原始时代一直到泡沫经济时期的整个历史脉络。 《日本历史(中文、日文)》的特点就是中日对照,简明易懂,以时间表为基本脉络,展现了日本历史的全貌。 市面上的历史教材以纯中文和纯日文为基本形式,纯中文的日本历史教材不利于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词汇,纯日文的教材对于本科阶段的学生来讲又过于生涩难懂,《日本历史(中文、日文)》正是基于以上的考虑,研发了这本中日文对照的日本历史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