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作者郭建龙以中国历代王朝为经,以现代经济学理论为纬,上至秦汉,下至晚清,详细梳理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央帝国的财政制度之流变,分析历代财政制度之得失,力图从田赋制度、货币制度、官营经济三方面说明中国传统政治之兴衰与帝国财政状况密切相关。本书分为三部分,以中国历目前三次社会与财政的重建为划分阶段的标准。靠前部分聚焦于秦汉到南朝时期,以汉武帝建立的国有体制,汉武帝、王莽的金融垄断,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土地和户籍制度为线索,解读这段时期的财政现象;第二部分以北魏的土地国有制改革为始,论及唐代土地国有制所引起的巨大混乱,以宋代金融改革引起的大崩溃收场;第三部分自元代政府试验性的财政政策起,随后论述明清时期的保守财政,以晚清财政近代化的努力和惰性为终。
《房龙人文通识教育四部曲》收录房龙四大代表作《宽容》《房龙地理》《人类的故事》《人类的艺术》。书中既有宏大而流畅的“大历史”叙述,也有微妙而精彩的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细节描写。房龙从人类的起源讲起,在本书中讲述了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源起、希腊与罗马时代的辉煌;沿着 兴起的线索讲述到中世纪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从城市的兴起、文艺复兴讲述到世界性的 改革和各国的革命。
尼尔·麦格雷戈著的《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精)》由大英博物馆和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联合打造,由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亲自撰写,动员100多名馆员、400多名专家,编撰时间长达4年,从大英博物馆800万件馆藏中精选了100件代表性物品,全面展现了人类200万年文明史。 这是一项“全世界只有大英博物馆才能办到的世界史撰写计划”,以广播形式在BBC播出时,创下了1100万人口同时收听的纪录,《纽约时报》盛赞其为“少见的巨献”。
为什么古希腊人可以从0到1创造出惊艳后世的制度和文明? 为什么只要读懂了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解读西方大部分经典和隐喻便一马平川? 希腊神话、城邦制度、雕塑建筑、悲剧哲学……古希腊的荣光照耀着整个人类历史,堪称西方文明之源头和典范。 照见古希腊文明的上下2000年,领略古典之美,可以从这本书开始。 赵林教授研究西学40载,10次实地考察访问,用非常真实的一手资料,带你走近雅典卫城、德尔菲遗址、希腊各个博物馆,重新认识荷马、梭伦、埃斯库罗斯、苏格拉底…… 神话的感召、艺术的薄发、思想的脉动、天才的涌现。让我们相约在晨曦里的帕特农神庙、晚照下的奥林匹亚古运动场,与美之故乡的古希腊文明,于书中相见。
意大利文艺复兴始于15世纪初,终于16世纪末,堪称世界历 人类精神和思想 辉煌的时代之一。这一时期精彩纷呈:从晚期哥特式的金色风格到透视的发现,从几何学的应用到奢华的宫廷风,从地方大师间的激烈角逐到艺术在意大利全境的传播,再到精致的风格主义和宏伟的神圣主题绘画的兴起。这一时期的部分艺术品能够留存至今,许多令人心潮澎湃的画面才得以展现在我们眼前。 本书收集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部分伟大杰作,并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本书的排版不落窠臼:以一种较为创新的形式再现了名家的作品,能够给读者营造一种近距离观赏画作的真实感。翻开书页,我们就像与画家并肩站立一般,能够亲临作品,探索画中的奥秘。 作者不仅摘选了一系列家喻户晓的名画,还搭配了部分鲜为人知的杰作。通过阅读
《到芬兰车站:历史写作及行动研究》是美国批评大家埃德蒙威尔逊的早期代表作,从历史写作与历史行动的关联入手,以讲故事的方式阐述了社会主义的观念是怎样一路由西向东旅行的。成书以来曾数次再版,广受赞誉。这本简体中文版是对繁体中文版的校订,更适合大陆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