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爆发的*规模的战争,也是伤亡惨重,破坏性强的全球性战争。这场大战,从1939年9月1日到1945年9月2日,在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和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之间展开。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平方。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人,4多亿美元付诸流水。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由德意志第三帝国、意大利王国、日本法西斯挑起的,它给整个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作为对战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德日两国能否对战争进行
我们将会怎样被记住?历史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产物。它随着人类的冒险、勇气、抱负、愚昧而产生。如果没有详细的记载,我们将无法知道拿破仑曾经用一个沙箱制定了自己作战计划,用旗语向军队传递作战信息;我们也不会知道哥伦布踏上了美国国土却将它误当作印度,并且还将当地人命名为印第安人。《历史》一书详细的记载了迄今为止的整个世界史。阅读此书,我们将了解到尼禄施暴基督徒的细节,忽必烈汗择妻纳妾的方式,马可波罗在丝绸之路上遇见了谁,再到一个卑微的小铁匠如何影响整个世界宗教。本书展示了百张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图上标有详细的符号,记录了每个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具体信息。本书展示了成百上千张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图上标有详细的符号,记录了每个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具体信息。在这里,作者对每个历史时期都
本书是一部比较完整的世界简史,也是一部真正的具有扎实学识功底的史学大家撰写的通俗历史作品。对古代埃及、古代希腊罗马、欧洲文艺复兴、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都有独到的叙述。对东方文化,也略有涉及。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也是枯燥凝重的。但本书将历史故事化,又加入了大量精美的插图,全面展现世界各国在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历史发展状况,帮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崭新的层面去感受历史、思考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睿见卓识,深化并拓展人生阅历。
《人类简史》探讨了人类从哪里来,颠覆了我们关于人类进化的认知,理清了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脉络。人类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是无以伦比的智慧动物吗?时代要进入后人类时代了吗?尤瓦尔 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融合了生物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前沿知识,打破了学科和思维局限,对人类历史提出了新的诠释。 《未来简史》聚焦人类往何处去,刷新了我们对未来的想象,掀起了全球关于人工智能讨论的新思潮。进入21世纪后,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瘟疫、饥荒和战争已经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待办议题:永生不老、幸福快乐和成为具有 神性 的人类。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颠覆我们很多当下认为无需佐证的 常识 ,比如人文主义所推崇的自由意志将面临严峻挑战,机器将会
《苏联兴亡史》包括革命前的俄国沙皇制度的覆灭、十月革命的胜利、战争的胜利、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等内容。
《拼实业:美国是怎样赢得二战的》揭开了一个秘密:战场的背后是实业的较量。这是长期被忽视但又极其重要的战争因素。 本书围绕美国实业界两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威廉 克努森与亨利 凯泽,讲述了私营企业在战时爆发巨大的生产力,迅速将美国军队装备成世界特强大的武装力量。正是那些被战争动员起来的民用工业,以及在军工生产中得到锻炼的普通男女,让美国在战争中唱响了凯歌,并为战后长达30年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美国的繁荣不仅带动了世界的发展,同时在冷战中拖垮了以国营军工为实业主体的苏联。 本书出版后产生了巨大影响,影响了当今美国的国家政策,特朗普的执政理念与本书揭示的路径是完全相同的。
从1914年到1945年,世界经历两次大战的浩劫,人们从未如此渴望和平。 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和平曙光初现,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带着精明的谈判代表,在雅尔塔举行秘密会议。短短八天里,三巨头手握大小不等的筹码,时而两两联手,时而互相背叛,时而强硬,时而妥协,在理念与现实、道义与利益、意识形态与地缘政治之间摇摆权衡。他们想尽快结束战争,想维护战胜国的利益,还想遏制一切战争的根源,而这一切,都是以小国的利益为代价的。波兰、德国、中国……许多国家的战后轨迹就此改变。 会议结束时,与会者充满了乐观的希望,他们得到了各自想要的,也相信雅尔塔精神所代表的妥协和谅解,将成为战后盟国关系的基础。然而,1947年,铁幕降下,冷战开始。雅尔塔成了错失和平机会的象征。 哈佛大学东欧史专家沙希利·浦洛基则要为雅尔塔
二战中的上海,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国际化场域。新旧矛盾彼此交织,诡谲多变,其中有经济角力,有观念与权益之争,有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有明争,有暗战,有不屈,也有阴谋与背叛,可以说,在二战中的上海,展开的是一场全球仅见的微型世界大战。 《二战中的上海》搭建了一个宏大的学术框架,收集了大量史料,图文并茂地全景展示了二战中的上海,对抗战和上海城市史都有相当的学术价值,也颇具可读性。
杰里·本特利教授倡导的新优选史观,率先提出了“跨文化互动”这一概念,指出不同的社会或文化作为一个共同体无论如何是独立存在的;但是与此同时,也是彼此交往的,“互动”就是各文明之间的本质。由此,《新优选史》真正突破了西方中心论陷阱,使优选史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简明新优选史》是三卷本《新优选史》的浓缩版,以“传统”和“交流”两大主题构建整个人类历史的图景,用更为简练的语言、更为紧凑的篇章结构,生动再现了人类文明目前各传统社会的文化传承与互动交往。
我们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历史学家 ,《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蒙蒂菲奥里经典作品。 历史不由少数人塑造,但他们或多或少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他们是先知、国王、皇后、诗人、艺术家、哲学家、征服者、探险家、。他们或高尚、勇敢,有着独特的魅力、智力和创造力;或鲁莽、蛮横、厚颜无耻、近乎疯狂;或者,是这两者的结合,是英雄和野兽的矛盾体。 西蒙·蒙蒂菲奥里以生动的笔触、翔实的资料,依年代顺序,讲述100多位历史巨人的生平与逸事,由此构成了一部横跨3000多年的世界史。
从1914年到1945年,世界经历两次大战的浩劫,人们从未如此渴望和平。 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和平曙光初现,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带着精明的谈判代表,在雅尔塔举行秘密会议。短短八天里,三巨头手握大小不等的筹码,时而两两联手,时而互相背叛,时而强硬,时而妥协,在理念与现实、道义与利益、意识形态与地缘政治之间摇摆权衡。他们想尽快结束战争,想维护战胜国的利益,还想遏制一切战争的根源,而这一切,都是以小国的利益为代价的。波兰、德国、中国……许多国家的战后轨迹就此改变。 会议结束时,与会者充满了乐观的希望,他们得到了各自想要的,也相信雅尔塔精神所代表的妥协和谅解,将成为战后盟国关系的基础。然而,1947年,铁幕降下,冷战开始。雅尔塔成了错失和平机会的象征。 哈佛大学东欧史专家沙希利·浦洛基则要为雅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