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底的苏联解体无疑是20世纪人类历史记录重大的事件之一。作者根据新近解密的老布什总统图书馆的绝密档案,包括总统顾问的备忘录和老布什与世界各国领导人的大量电话记录,重新解读了那段纷繁复杂的历史。本书挑战了关于冷战结束的传统观念,揭示了布什政府试图结束冷战、保全苏联作为其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伙伴的复杂游戏。作者重点着眼于事件中心的四个人物——乔治·布什、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鲍里斯·叶利钦、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聚焦苏联最后五个月间发生的故事,正是这五个月改变了苏联的命运和世界的格局。本书作者会多国语言,能够查阅英语、俄语、波兰语、乌克兰语和白俄罗斯语的文献,这让他能够多角度地呈现一个关于苏联解体的全新的、戏剧性的故事。本书荣获2014年吉尔伯奖(TheLionelGelberPrize)和2015年普希金俄语图书奖(Push
《看得见的世界史:葡萄牙》一书是一本兼具专业性和趣味性的葡萄牙历史读物,此书以故事性的体例讲述了不被大家所了解的葡萄牙这个南欧小国的历史,从葡萄牙的远古时代、辉煌的黄金时代、大革命时代、殖民帝国时代以至于现代国家的历史进程,对于葡萄牙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亨利王子、达·伽马、迪亚士、诗魂卡蒙斯、独裁者萨拉查、足球先生C罗、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等进行了重点讲述。揭示了葡萄牙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书中插配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图片,并配以详细的图片说明,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葡萄牙历史的平台。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一个灾难性的时代。”这种过时而不可信的说法广为流传,时至今日,提及中世纪,人们脑海中浮现的依旧是“黑暗”“落后”这样悲惨的印象。但实际上,中世纪并不是一个粗野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甚至是有着种种进步的时代。 本书正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远望早期的社会动荡、帝国分崩,俯瞰中期的人口增长、城市发展,近观晚期的灾难和裂变,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中世纪。书中还添加了不少关于拜占庭的内容,形成了更为完整的中世纪发展历史。 作为一部经典著作,本书旨在重点完成一个简单的任务:帮助人们理解中世纪人是如何建造他们的世界,理解并改变这个世界的。
《罗马人的故事》系列图书,是日本女作家盐野七生历时15年完成的15册巨著。《罗马人的故事精编体验本》,汇集15册精华,全面梳理罗马历史上重大事件、还原罗马历史上鲜活的人物,将帝国千年荣光浓缩到一本特别体验本里。书中,盐野七生首度公开写作背后的故事,亲自带你漫步于帝国的行省,遍访罗马皇帝们热爱的城市。让我们一起和盐野七生同走罗马路,与古代罗马人面对面,穿梭于罗马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感受罗马帝国昔日的温度。
18世纪80年代是一个今人兴奋而又焦虑不安的时期。启蒙主义运动的影响和美国革命的实践,似乎向欧洲的知识分子表明,一个他们翘首盼望的以自由民主为标志的新时代即将到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无异于证实了这个时代的到来。 法国大革命不仅是法国与欧洲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一起颇具争议的历史事件。它所产生的长远影响,一直延伸到我们所处的时代。然而,这看似熟悉的历史大事件仍然让人觉得难以捉摸。它的意义因读者而异,这场革命让法国进入恐怖统治时期:张牙舞爪的暴徒嗜杀成性,断头台刀片的滑落声没完没了,令人胆寒,这些画面构成了法国大革命的主旋律。因而若干历史学家认为,恐怖统治时期的暴力事件足以定义法国大革命,它一无是处。 但实际上,这些都是对法国大革命的误解。在这本书中,伊恩·
数百年间,威尼斯从一个弹丸之地崛起成为海上贸易强国,称霸地中海,一度是东西方世界贸易的中转站。从亚得里亚海到亚历山大港,从克里特岛到君士坦丁堡和黑海,威尼斯在地中海东部缔造了海洋商业帝国,而土耳其人则通过强大的陆海力量步步蚕食这个航海巨人的版图。《财富之城》所展示的是一部威尼斯共和国简史,侧重它在地中海世界的外交和战争,尤其是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的独特作用,以及作为基督教世界之盾与奥斯曼帝国的对抗。这部作品充分利用了十字军、船长和商人们的第一手材料以及大量国家档案,是一部关于商业和帝国、航海和海盗的传奇故事。
1993年的 ,娜塔莎在家里放了一张俄语唱片,身旁的清洁女工娜斯佳突然泪流满面,她这才意识到,娜斯佳是母亲去世后 和自己产生交集的乌克兰人,她不仅在基辅受过高等教育,还是土木工程师……她是怎么从乌克兰的 工程师摇身一变成了柏林清洁女工的?为什么没有护照也要去德国?又如何和大学恋人分别,再嫁给了德国的楼房管理员?《娜斯佳的眼泪》延续了“马里乌波尔三部曲”前两部的脉络,聚焦于一位来德的乌克兰女性,串联起无数东欧人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遭遇,讲述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缝隙与时代转折下,一个人的破碎与一代人的四散流离。
这本书并没有回避斯大林和斯大林时期存在的问题:轻工业的恢复落后于重工业;农业的落后面貌没有大的改善;该时期一方面取得伟大成就,一方面也极大压制民众,特别是战后确实存在又一次清洗高潮。但不同意把大清洗的发生仅仅归结为斯大林残酷、专横、不容他人意见等个人品质的原因。该书指出斯大林战后清洗的目标是针对党内统治阶层,当局渴望保证管理机构发挥的功效。不全是“滥杀无辜”,执政党的初衷是对自己内部“管理不善者”的清洗。 这本书是按照战后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及普京时期几个苏联历史发展阶段,分章节叙述,反映了当今俄罗斯部分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中国读者从中也可以感受到近20年来俄罗斯社会思潮所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体会到当今俄罗斯社会对谋求“主权民主”等自身发展之路的
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核心信念是,为了“应对”过去,人们必须不断保持对它的记忆。德国 重要的历史学家之一克里斯蒂安?迈耶翻阅了世界史,以了解人们在战争或内战后寻求和解时曾经做过什么。他的发现既惊人又简单:自古希腊人以来,世界一直依赖遗忘。然而,纳粹时代的德国罪行不能被遗忘。公众对他们的纪念是过去和现在都不可缺少。 本书回顾了人类历 数个通过遗忘达成的和解,如果人类无法遗忘,也就无法与过去和敌人和解,从而陷入 的混乱,如果对非人的暴行选择 遗忘,则又有可能重蹈覆辙。本书从少有人关注的角度,揭开了历史中长期被忽视的一面。
《大雾霾(中世纪以来的伦敦空气污染史)》是关于伦敦空气污染及治理的一部杰作,出版近三十年,仍长销不衰,是公认的环保经典著作。本书介绍了“雾都”伦敦的空气污染史以及其治理的艰难历程。 空气污染早在中世纪就已经出现,工业革命之后,人们才认识到煤烟在空气污染中的主要作用。几个世纪以来,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多次发生,**的当属1952年的伦敦大雾霾,导致大批人畜急性死亡,灾祸不亚于一场大规模战争。 本书对伦敦空气污染历史状况进行了专业的数据分析,考察了雾霾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还旁及社会的其他方面,如时尚、家居、建筑、文学艺术创作等。 作者彼得·布林布尔科姆是大气化学专家,为本书提供了专业与威望的保障;同时他还有高超的写作才能,使得本书像惊悚小说一般好读。
《不可不知的英国史》主要介绍英国(包括英伦三岛、爱尔兰,大英帝国时期也涉及其他殖民地情况)从古罗马时代至今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以一个个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个性表演,帮助读者轻松的了解整个英国的通史。
枫丹白露宫,坐落在森林深处的古老城堡。800多年来,34位国王和2位皇帝在这里上演着权力更迭的悲喜剧:卡佩王朝的开创,瓦卢瓦王朝的屈辱,波旁王朝的骄奢淫逸,大革命的风起云涌,七月王朝的挣扎……这里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