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清末民初外交家陆征祥与亲朋故友往来的700余通手札.陆征祥与清末民初时期各界人物的交往在书简中留有不少痕迹,如其与顾维钧、王正廷、林森、黄郛、张群、马相伯等人的通信。其中数量最为集中、史料价值最为突出的是陆与其契弟刘符诚的往来手札,这批书信开始自1932年,直至1948年11月18日陆征祥“笔迹”,详细记录了陆征祥晚年的思想、信仰、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情况,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外的政局、社会民情。
抗日战争时期的难民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当时中国难民数量之多,流动范围之广,遭受苦难之深重,死亡人数之多,财产损失之大,不但是中国历史上所少见的,也是世界战争史所罕见。 1941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在中条山制造的惨案,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时期被害最残酷的惨案之一。日军集中使用了侵华一切非人性之手段,其惨无人道、无所不用其极的罪行,是人类历史上所独有。中条山难民的惨状,可视为当时难民的一个缩影。 这本集体创作的口述历史书——《苦痛的记忆——中条山战役难民口述历史实录》,真实再现了日军在中条山的罪行及当地难民的惨状。回忆者对每一桩事、每一个家庭和个人都有鲜活的描述。既有史料价值,又有可读性。 《苦痛的记忆——中条山战役难民口述历史实录》由杨圣清担任主编。
中国文化生生不息,悠远流长,千年历史凝炼国学智慧。国学不仅仅是固有学术,还包含着现代精神。国学并不是固步自封的僵化体系,而是不断融合其他文明以突破自我的日日新的生命体。国学并不遥远,与我们当下生活息息相关。正如于丹教授所言,国学一旦为生命体验所激活,那温暖的气息便流荡在心灵,让我们每一个人在失落甚至绝望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文化就是拯救自己的一种力量。 本套丛书内容广泛,涵盖了中国古典哲学、历史、伦理、宗教、诗词、兵法等文化范畴,涉及到的国学典籍一百多部,几乎涵盖了所有最精典的国学读本。读者既可以和老子论道,与司马迁谈史,也可以听曾国藩讲为政,陪李白一起作诗,参透儒家的进取、道家的无为、周易的精妙、法家的权谋、兵家的智慧 古为今用儒家修身道家养性,佛法增慧,兵家建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