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历代学者文人及明君圣主推崇备至的经典之作,毛泽东生前曾通读达十七遍之多,曾国藩生前多次阅读此书,并称:“窃以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温公《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网罗宏富,体大精深,为前古所未有。”在中国古代文学和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对于这么一部历史巨著,要想直接阅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书以故事为线索,从原著巨大的篇幅及零散的叙述中,抽取完整的故事,加以整理、组织、并运用准确、流畅的白话文进行叙述,让您与它“亲密接触”,在轻松阅读中,源源不尽的汲取古人的睿见卓识,在丰富深广的历史经验中,让自己的人生阅历获得深化和拓展。《资治通鉴故事》这本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以故事为线索,从原著巨大的篇幅及零散的叙述中,抽取完整的故事,
古往今来,谋略家多有。司马懿却颇受诟病,皆因今人对他的看法多出自演义小说,特别是《三国演义》。而正史中有关司马懿的作用,也 “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之句。 司马懿从东汉的基层小吏起步,在曹魏位极人臣,成为西晋的实际奠基者,是继曹操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位以军功登龙的枭雄,可以说是三国的大赢家,也是史上被严重低估和曲解的谋士、政治家之一。 作者秦涛从人性角度切入,以三国真实的诡谲政局为背景,梳理了以司马懿为代表的三国权臣谋士在不见硝烟却攻城略地的时局政变中,如何混迹朝堂、如何谋身立世、如何攻心角逐……透过司马懿,读者可窥见中国传统官场的独特生存哲学,透视我们个人的生活状态,感悟圆融通脱的。
《战国策》,汉人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纵横家著作编辑而成的一部独特的国别史著作,记载了战国初年到秦统一240年间,12大诸侯国缤纷多姿的历史面貌。在战国这样一个动荡剧变的时代,往来于各国之间的纵横家是时代宠儿,他们多以谋臣策士的身份登堂入室,指点山河,旁征博引,巧思妙喻,机锋敏睿,汪洋恣肆,从某种程序上影响了一个时代诸侯国的盛衰和历史的走向。这部国别史著作充分展现了古代先贤语言和计谋方面达到的高精境界,洋溢着令今人叹为观止的人生智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全书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辍。 由于原著卷帙浩繁,本书在原著的基础上做了精选,并进行了深入的加工,流畅简洁、准确明了的译文使读者对经典历史事件有更深入的理解。此外,本书还为生僻字做了反复注音,帮助读者实现无障碍阅读。
《东京梦华录》多记崇宁以后所见,时方以逸豫临下,故若彩山灯火,水殿争标,宝津男女诸戏,走马角射,及天宁节女队归骑,年少争迎,虽事隔前载,犹令人想见其盛。至如都人探春,游娱池苑,京瓦奏技,茶酒坊肆,晓贩
《左传》、《战国策》都是记录春秋战国时代历史的重要典籍。 《左传》是解释《春秋》的,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不但记载了春秋时的史实,而且征引了许多前代史实,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成就,对后世的史学研究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也是一部非常的文学著作。它长于描写战争,又善于写人物,重视记录人物辞令。 《战国策》主要记述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以及他们的游说之辞,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编写,共三十三卷。它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知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战国策》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情状,将战国时代两百
《金文史话》由杜勇,周宝宏所著。%26nbsp;《金文史话》内容简介:%26nbsp;金文,虽不是金光灿烂的文字,但透过她却能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绚丽与辉煌。从金文一脉相传而来的中国汉字,所承载
%26nbsp;%26nbsp;%26nbsp;%26nbsp;1904年,中国家商会——上海商务总会成立,随后,商会在中国各地纷纷成立。到了1918年,全国商会总数已增至近1500个
《左传》、《战国策》都是记录春秋战国时代历史的重要典籍。 《左传》是解释《春秋》的,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不但记载了春秋时的史实,而且征引了许多前代史实,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成就,对后世的史学研究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也是一部非常的文学著作。它长于描写战争,又善于写人物,重视记录人物辞令。 《战国策》主要记述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以及他们的游说之辞,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编写,共三十三卷。它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知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战国策》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情状,将战国时代两百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收录了1909年张柏林拍摄的四川老照片,以及烟台圣安德鲁教堂的旧影,讲述了一位一位无证书的大学毕业生关于到青海牧区的解放军农场接受再教育的一段回忆。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讲述了翻译家耿继之的故事,记录了北师大女附中的精彩往事,收录了天津地毯走出国门的相关影像史料,以及20世纪50年代,苏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情形。
冯克力主编的《老照片》丛书1996年出版,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名人一瞬”、“旧事重温”、“故时风物”、“私人相簿”、“人生况味”、“人与摄影”、“逝鸿片羽等栏目,专门刊发20年前拍摄的照片,辅以意味隽永的文章,图文并茂,回望历史,观照百多年来中国人的生存与发展。 本书是《老照片》( 06辑),内含谭金土的《1932年:上海一家外企的影像志》、张聿温的《怎样父母怎样情》、王运东的《追忆父亲王大中将军》等文。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 这本由冯克力主编的《老照片( 16辑)》中香港威海卫警察谷迅昭回忆了他从威海到香港做警察的历史往事,呈现了清末民初的杭州运河和苏州城,以照片为中心考证了山东博山聚乐村饭庄的历史,等等。
《老照片( 28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讲述了马衡与王国维义兼师友的友谊,记录了胡适亲历纽约州争取妇女参政权的游行“盛举”,收录了1935年7月发生于山东鄄城的一次黄河决口灾情及堵口抢险工程的全过程影像史料,以及吴绍同镜头里的抗战胜利后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