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饰史,即文化史。 本书通过文献整理、美学赏析和文化阐释等方法,将首饰的缘起、定名、门类、材料、款式、制作工艺、佩戴方式、装饰纹样,及相应的典章制度、附着其上的其他文化信息等逐一进行分析和考证,史论结合,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中服饰与人的密切关联:首饰与人贴身相伴,是身份、技艺等等的重要象征,更直接反映了社会的精神面貌、哲学思想、审美标准和文化思潮。通过研究首饰这个物件,我们所要发现和研究的是人和社会的发展规律。 《中国古代首饰史》的撰写工作耗时四年,体例上以朝代为顺序,以中国古代首饰的五大门类 头饰 耳饰 臂饰 颈(胸)饰 手(足)饰 的发展历史为主要内容,以首饰的文化阐释为线索撰写而成,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首饰历史、文化、类型、题材、纹样、制作等等的综合性图书。 全书分为十二个章节,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历史曲折复杂,留下的历史资料十分丰富。其中仅文献资料,就有近万件、数千万字。过去各级各地党史、档案、文博等部门,已经陆续编辑出版了不少有关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资料,但大都是分散的、不够系统的,而且还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尚未编辑出版,分散保存在各个单位、各个地方,既不利于保存,也不方便研究利用。尽快汇编出版一套兼具全面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以供社会各界使用,既是党史工作部门重要责任,也是一项有利于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文化建设工程。基于这些考虑,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赣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和中共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通力协作,编辑出版这套《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 《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所收录的资料,主要是与中
《张大可文集》本书是张大可先生40年来学术研究的结集,收录了《七十述怀》、《史记研究》、《中国文献学》、《史记文献研究》、《司马迁评传》、《史记论赞辑释》、《三国史》、《三国史研究》等10部著作。张大可先生是《史记》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在三国史领域也颇有建树,所以这部《张大可文集》是《史记》和三国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七十述怀》 将作者30年间的散论汇于一编,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时代前进的步伐。所谓散论,多为因时感发的即兴之作,不是作者的治学主干,为何编入文集为*卷?因贯穿散论的红线始终带有读史论政的意味,这些散论串联起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生活的环境与治学的心路历程。 《史记研究》 总论司马迁其人其书,兼及司马谈作史研讨;研讨《史记》疑案,为
本书对清末立宪运动资料进行一次系统的搜集和整理,能全面地反映这场运动发生的社会历史环境、酝酿与兴起、发展和声势,以及与清廷预备立宪和辛亥革命的关系,各派立宪人物与立宪团体活动的重要史实及其影响。能够为立宪运动史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大舜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大舜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而清代考据学家崔述在《考信录》自序中更有言道:“《考信录》何以始于唐虞也?遵《尚书》之义也。《尚书》何以始于唐虞也?天下始平于唐虞故也。”又说:“尧在位百年,又得舜以继之,作为《典》、《谟》以纪其实,而史于是乎始。是以孔子祖述尧、舜,孟子叙道统亦始于尧、舜。然则尧、舜者,道统之祖,治法之祖,而亦即文章之祖也。”可见,中华文明肇始于唐虞时代,虞舜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基,也是人类社会延续最为长远、影响最为深广的精神力量。 对于虞舜其人其事,古往今来原本就众说纷陈。近年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寻根问古之风大兴,各地为了自身的事业,往往纠缠于舜帝的生葬考证,持一说而不顾其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老照片》豪华典藏本(壹-拾伍辑)是已经出版的1-75辑《老照片》的精装合订本,是截止目前收录已出《老照片》全的一套版本,具有很强的典藏性。随书附赠的《你没见过的历史照片》精装本(上下册),系此前出版的《你没见过的历史照片》1-5辑的合订本,囊括了台湾著名老照片收藏家秦风先生十几年收藏之精华。
本书辑录并点校福建漳州地区自唐代至民国的内容或背景与宗教有关的碑铭1771通,其中八成以上都是编者30多年来带领几代师生上山下乡、走村串庙访得的一手史料,实物正在遭受自然风化或人为破坏而陆续消亡,内容涉及儒释道、祖宗崇拜、圣贤崇拜、丰功伟烈/名宦乡贤/忠孝节义祭祀、鬼神巫蛊、天人感应、风水学说等,切入传统中国政教和民俗生活的繁多截面,展示了地方社会变迁的广阔图景。
有关立宪运动的史料相当丰富,内容广泛。它包含历史档案馆与全国各地档案馆、图书馆所藏的各种未刊档案和私人档案、已刊的档案及官方文书、大量报刊、清朝官员的著述和有关人物的著述、往来文稿、师友书札、日记、笔记、电稿、年谱、回忆录、各立宪团体所发表的文件、会议记录、各种宪政宣传资料等。
有关立宪运动的史料相当丰富,内容广泛。它包含历史档案馆与全国各地档案馆、图书馆所藏的各种未刊档案和私人档案、已刊的档案及官方文书、大量报刊、清朝官员的著述和有关人物的著述、往来文稿、师友书札、日记、笔记、电稿、年谱、回忆录、各立宪团体所发表的文件、会议记录、各种宪政宣传资料等。
本书初版于 1925年,为西方中国艺术史研究巨擘喜仁龙的名作,直至今天仍被西方学者奉为研究中国古代雕塑的 圣经 。文字部分 主要介绍了 5 14世纪中国雕塑的历史演变,以及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和代表作品。图录部分近千张图片按照时间和省份编排,既集中展示了同一时期不同地域雕塑的艺术特征,又呈现了不同时期同一地域的风格演变。这些海外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古董商、私人收藏家珍藏的中国文物,相当一部分已经下落不明,更有一些名胜古迹和文物珍藏屡遭劫难,今已绝迹世间,足见本书之珍贵。
本书以1949-1978,1979-1999,2000-2019三个时间段,分三个部分收集、整理了七十年来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过程。主要内容有:陶瓷产业恢复发展,工商改造建立体制,夯实基础完善体系,技术革新工艺变革,产品创新国运兴瓷,科技兴瓷技术改造,科教文博体系完善,国企主导市场多元,推进改革变革图强等。图文并茂,完整地再现了景德镇陶瓷产业七十年来的发展。
本书内容是从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高清复制的航拍照片,为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美国空军在中国领空维和时拍摄,涉及北京、天津、上海、青岛、旅顺、大连、通州、昌黎、唐山、秦皇岛、塘沽、即墨、胶州等地及周边。这些照片,正是当年经典中国的一个缩影。历经70年的沧桑,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消失,有些已被改造。选编者对每一张照片认真做了历史辨析考证,全景式地再现了当时中国北方重要城市的风貌,是极具观赏价值的历史照片,也是不可多得的中国现代历史影像资料。
定格历史 收藏记忆 1996年底,山东画报出版社的《老照片》丛书一经面世,即以别开生面的图书样式、回望历史的新颖视角,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曾经创下每辑发行30余万册的销售业绩,引发了风靡全国的“老照片文化热”。《老照片》的成功出版,开启了中国出版业的“读图时代”,相继被业内权威媒体评选为: 新中国出版业五十件大事; 1978-1998二十年难忘的书; 改革开放30年原创畅销书; 改革开放30年来*影响力的300本书; 共和国60年60本书。 作为一套陆续出版的丛书,《老照片》每两个月出版一辑。专门刊发20年前拍摄的照片,辅以意味隽永的文章,图文并茂,回望历史。辟有“故时风物”“旧事重温”“私人相簿”“名人一瞬”“事件写真”等多种栏目。2015年4月,《老照片》将出满100辑。近20年来,《老照片》共刊出